杭州故事(二)杭州六井(下)

来源: 龙剑 2011-12-31 15:35:5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04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龙剑 ] 在 2012-01-10 08:26:0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李泌应该见过这种引水方法,它由水源、管道和储水器三部分组成,依靠水位落差输水,于是就借此解决杭城居民饮水问题。他先在杭城人口稠密的地方,大致沿今天的延安路,距离西湖东岸约三百步的南北一线,由南到北开凿了西井(相国井之西南)、金牛井(西井西北)、方井(俗称四眼井,相国井之西北)、相国井(今井亭桥略西)、白龟井(龙翔桥西)和小方井(俗称六眼井,原钱塘门内今小车桥一带),统称六井。它们实际上是面积较大、可容纳较多水量的地下蓄水池,井壁和底部用砖砌成,能够防渗漏,其深度根据和入水口水位保持足够输水的高程差确定。第二步,在疏浚涌金门至钱塘门之间的西湖东岸后,按照到对应井口最近距离处的湖底砌上砖石,做成入水口,外面打上木桩护栏,在入水口中蓄积清澈的西湖水,有的还设有水闸,可随时启闭。最后采用“开阴窦”即在入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开挖深沟,安上竹管,覆土后成为暗渠,引湖水入井。两节竹管用类似以麻布和漆制造漆器的方法连接,使水不渗漏。苏轼称赞此项工程说:“自唐李泌始引湖水作六井,然后民足于水,井邑日富”。

        四十多年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西湖以及至六井的通道都已严重淤塞,市民又在饮用苦水。白居易疏浚了西湖,并制定一些管理西湖的法规,下文将会详细介绍。同时他又清理阴窦竹管,恢复了六井,尽管只当了两年多的杭州刺史,政绩有口皆碑。此后六井经历多次淤塞,由于对杭城民生的重要,又多次重新修通。

        苏轼第一次到杭州,就任通判,当时六井又废,他亲自负锸执畚协助知州陈襄整治六井。十几年后苏轼以知州身份第二次到杭州,六井再废。他研究了历史上历次六井堵塞的时间,发现周期越来越短。结合上次整治的经验,知道问题出在输水管道:本来竹管就容易朽坏,使得阴窦堵塞,随着城市发展,车辆不仅数量增多,载重量也增加,越来越容易压坍竹管或阴窦,就像今天的桥梁常被超载的重型卡车压坏一样。于是他改用细腻的陶土烧成的陶瓦管代替竹管,四周再用石函保护,避免阴窦泥土坍陷堵塞,取得很好效果。

        后来苏轼被贬到惠州安置,一举一动都受监视,不能擅离贬地。有一次他接到广州知州王敏仲来信,告知广州正流行瘟疫,百姓死亡人数众多,特地想讨教有何良策。苏轼在惠州有一位朋友,罗浮道士邓守安,十分了解广州情况,两人一起探讨解决办法。认为广州人饮用咸苦的水是致病的重要原因,而白云山有水质很好的泉水。于是苏轼回信建议引白云山蒲涧水入城,改善水质防疫,并介绍了杭州六井所用的引水方法,又把土法自来水推广到广州。

        随着时间推移,杭州地下水质逐渐变好,明代以后人们就地掘井的井水也能饮用,原有六井的功能减退,除相国井外其余五井都已废弃填埋。相国井座落杭城中心的解放路和浣纱路口西侧,可能是六井中最大一口,因李泌后来任宰相而得名。井上原有亭保护水质和供人休息,浣纱路本是民国初年填没的一条小河,河上的桥就叫井亭桥,现在此处地名仍叫井亭桥,只是既没有河也没有桥更没有亭。

        民国时在原址用红砖砌了一个大井栏,一九八七年重修,改用白色大理石制作井圈护栏,在井旁立石碑记其事,并将相国井列为杭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〇〇四年又在湖滨三公园当年向西湖取水的入口处,重建李泌引水装置和六井各不相同的井栏作为纪念标志,表达杭州人民对李泌、白居易、苏轼这几位德高望重老市长的缅怀和尊敬之情意。

        李泌是历史上著名的神童和贤相,所以古代杭城及周边各县的举子进京赶考,都要先来到相国井虔诚参拜,往相国井里投入银钱求赐功名,这应该是相国井一直未废的原因。直到文革以前,绍兴等外地学子来杭参加考试,还慕名到相国井,向井里投币。高考恢复后最初几年,又有不少学子到此井投入硬币,那时水清见底,可以见到堆积着一层白花花硬币。

所有跟帖: 

看到后人修井立碑,联想到北京王府井大街也有一井,修的古今中外均益,猛赚游人眼球。 -废话多多- 给 废话多多 发送悄悄话 废话多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31/2011 postreply 17:52:2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