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中国导演的耻辱课? -------- copy from other source

来源: ahsh 2010-01-08 08:18:0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294 bytes)
阿凡达:中国导演的耻辱课?

如果我说去年就看过《阿凡达》了,这话连自己都觉得很鸡贼,准确的说,应该是在2009年最后一天,有幸赶在元旦大假下班高峰前先睹为快。一同观影的还有陶虹、徐峥、刘力扬等艺员以及尹力、阿甘、马俪文、蓝海瀚、金依萌(《非常完美》导演)和柳云龙几位导演。把柳云龙划归到导演的队伍,一是因为他执导的电影《东风雨》4月上档,三爷坐镇票房预期2亿以上,4个月后中国市场没准又多一位亿元堂票房导演;二来是因老一票导演越来越令人失望,私心里也渴望中国电影杀出几个导演版的程咬金来。
要特别说明的是,《阿凡达》我是在北京的百丽宫影城完成3D观影的,这不是在给电影院做广告,而是要引发如下话题:当我们最资深的电影人还在企图通过指责“座山雕”用《2012》打压《三枪》时,我们最优秀的导演还自满和沉溺在“二人转”舞台的拷贝时,迟来的《阿凡达》用6亿票房告诉我们,世界电影正开启另一道想象力的大门,正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观影革命——百丽宫影院所属影院为了能够抢占《阿凡达》票房市场,花费巨资抢先在全国影院更新了全球最先进的3D放映技术,该项技术很快全球脱销,令不少动手晚的影院懊恼莫及,到目前为止《阿凡达》用6亿的票房证明了这些投资人的先见之明。
去年12月《2012》最后以4.558亿中国新票王身份收官,如果说《2012》冲击了人类的视觉和身心承受极限,令人观众心力憔悴接近绝望的边沿,那《阿凡达》就是冲破了人类想象力的极限,为我们开启了另一扇充满希望而且瑰丽的大门。3000多个特技镜头是《2012》的两倍,而且较之《2012》以惨烈为极致的创作,《阿凡达》更凸显的是极致的浪漫美学。潘多拉星球上的一草一木,每一个生灵都充满着瑰丽的想象,从造型到色彩,从静态到动态,从昼到夜,从黑动物与动物间的通灵到人与植物之间的通灵,想象的张力华美而充满诗性的浪漫。
也许几年之后的山寨电影会这样恶搞纳美人:绿巨人躲到潘多拉星球之后,寂寞难耐,忍不住搞上了一匹母斑马,他们共同的后代就是身长3米高、绿色皮肤、长着斑马纹的纳美人。但这样的恶搞一点都不会影响我对纳美人造型的认可,反倒是这些斑马纹的“绿巨人”,让我看到了人性可爱的另一面。纳美人善于与潘多拉星球上的其他动物交流,就算是对自己刀下的猎物,也要敬畏地感恩,感谢他们牺牲躯体成全他们的生存。纳美人同时还善于与自然界的植物交流,尊重植物的生长,对木精灵种子敬仰和对圣树的图腾让他们得到一个和谐的家园。纳美人绝不滥杀无辜,就算是出手救人,冒死搏杀了几只穷凶极恶的毒狼,也会心存悔疚,自觉荼毒生灵。影片里除了几个标志性的异兽,让我眼睛为之一亮的小玩意不少:飘荡在空中的精灵水母,带着类似直升机彩翼一般的精灵蜥蜴,一碰就叮咚收缩的螺旋草,天真的孩子一样游荡的木精灵……都会引来内心深处的惊叹与哗然。
此前有报道称卡梅隆说《阿凡达》的美是从张艺谋哪里偷来的,这话估计是个玩笑话,要么就是宣传的噱头。堕落的张艺谋何德何能,能让卡梅隆成为他的粉丝?果真那样的话,那将是世界电影的一种“2012”——灾难!话说22岁的卡梅隆观看了十遍乔治•卢卡斯经典科幻片《星球大战》之后,任督二脉打通,天眼开启,从此好片不断,一次次刷新票房神话,1984年《终结者》全球票房7000万美元,到了1991年《终结者2》则狂收5亿美元,1994年《真实的谎言》3.7亿美元成绩也不俗,到了1997年《泰坦尼克》更是创下了18亿的票房神话。说到票房,有人可能又要拿出来说事了,但和卡梅隆影片美誉和票房双赢完全不一样的是,中国电影所谓大师往往相反,票房线直线上升,美誉度却是连年下降,到了几乎崩盘的边缘。所以说卡梅隆跟张艺谋偷“美”,那是胡扯蛋。
有人说《阿凡达》剥离出瑰丽的制作外的剧情也没什么了不起,这我同意,编剧不过就是给善良的主人公树立一个自大狂妄不通情理甚至不择手段的大反面,对立和剧情冲突就这么发生,但不管《阿凡达》剧情的骨架如何模式化,我们要看到的是,在这个模式化的骨架上,卡梅隆却做出了一个超乎我们想象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崭新世界。《2012》亦如此,标准的好莱坞式的故事框架,但是人家装进的却是摧枯拉朽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作为商业电影,能像《阿凡达》或者《2012》那样震撼人的心灵,那就是大成者。记得张艺谋的《英雄》之后一个著名的导演跟我说:“这有什么呀,给我那个钱,我也能拍,没什么了不起的。”多年过去,这位导演除了拍些清宫烂剧,也没见他有任何作为。而继《英雄》之后,中国电影市场并不缺投资,号称过亿投资的大片也有之,但除了几部伪大片,激发观众口水外,连开启中国票房市场的张艺谋,也沦为了《三枪》这有的“山寨王”,成为众怒之下的头号靶心——今年中国电影第一届“金扫帚奖”非他莫属。
今早本有二度观看《阿凡达》的机会,最后还是把电影票给了谭飞和曾子航,好东西要分享。谭飞看完说:“《阿凡达》这种电影中国导演是拍不出来的,就算给他们30亿人民币,最好的技术。观念——某种想象力的飞翔是必须在自由状态下才有的。”这话有所影射,前半句我很认同。就目前那几位被票房冲昏了头脑的所谓中国大师,就那些急功近利的山寨电影导演,除了玩弄点小丑玩意,他们还有什么想象力可言?
《阿凡达》胶片版、3D版、IMAX-3D版等多个版本同步推出已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电影观念和技术的革命,《阿凡达》的到来可以说为中国导演上了一堂很好的耻辱课。中国电影还真不是什么杨子荣能逞强的环境,为了票房份额搞暗战,搞无间道,搞潜伏,中国人似乎就好玩这手,才不管是不是低级的玩意。过去的一年是烂片的盛年,大家有目共睹,所以谁也别跟谁较劲了,有本事拿出几部实实在在的作品说话,别急着说给全球市场投几颗响蛋,能真心诚意的虏获几位中国观众就阿弥陀佛了——花钱进电影院吐口水去,傻子才会老干。看吧,别看《阿凡达》迟到了,票房的后劲会十足,而且最后还烙下一个深刻印记:这就是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差距!世界级大师和中国导演的差距!


名导陆川感言
1.早上在华星的IMAX厅终于看了传说中的《阿凡达》。!!牛!!!
2.完片出来,暴雪中冒死给老曹电话,“你鸭赶紧的!必须看!”

3.两个礼拜前在江志强老师面前盛赞《2012》的数字特技,江老板淡淡地丢了一句话:“《2012》的导演看了《阿凡达》只有磕头。”(大意如此)
我极其怀疑,能好到这种地步?!我极其怀疑,能好到这种地步?!



看了,信了。

4.
这是一场大师级的视觉盛宴,是绝不可错过的一次梦境旅行。
很多次,我都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童年的时代,变成一个粉嫩的充满幻想的小孩;那目不暇接的柔软的强悍的触目惊心的不断颠覆我们想象疆界的影像流,仿佛清澈无比的小溪在不断涤清那已沾满灰尘的灵魂,让我们自己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听到自己的呼吸;这种感觉让我很多次热泪盈眶。

童年的时候,无数的夏日傍晚,绿草地上,凝视着天空那曾经只能在脑海中翻滚的,只属于一个孤独少年的幻想,这一次真真切切地目睹了;

《阿凡达》张开了想象,也张开了你内心的善意。
导演对生命的敬意,在电影中流露无遗。
这不是文化人高深莫测晦涩艰深的表白,是一个普通人挚诚的呐喊,简单的隐喻:丛林民族完全可以在非洲和印第安人身上找到血统的归属,完全符合大众的阅读。
本质上《阿凡达》是一个简单的电影,故事大致可以描述为:反殖民主义(非洲/印第安)+神雕侠侣+环保主题。但是简单的故事毫无问题,剧情非常抓人。
当然这也不是让你产生更多形而上思考的电影,甚至电影看完出来,会有些许的失落,仿佛是一场久违的高潮之后的空落感,心中似乎没有太多深刻意义的留存,然而这丝毫不能减低我对电影的敬意。

《阿凡达》让我知道,我们差的不是技术,技术是可以拿来的;
阿凡达突然让我意识到,我们电影的情怀和简单的美好距离有多远;我们和清澈的纯真距离有多远;我们和炙热的梦想距离有多远;一直在扭曲阴暗扯淡的纠结的庸俗中奔走狂欢的我们,距离到真诚,还有多远!


面对《阿凡达》的纯净,我们应该羞愧。

5.
电影今天就要上映了,我坚信它会再次成为所有中国观众的宠儿。如果政府不限制《阿凡达》的上映日期,我相信它会击碎所有这块土地上关于电影所有真的假的制作的炒作的哄骗的哄抬的纪录;
观众会用口碑来完成这个纪录。
这是我们中国电影人要集体目睹的,集体服气的一次完败。
这可能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战争,本质上是美国电影人取代我们民族电影工业向我们中国的观众作的一次心灵接引;
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是一个无可奈何的事实。
因为绝大部分有可能发言有权利发言的我们,都自觉放弃了通往崇高的道路,而彻底拥抱了低俗。我们在虚高的票房中裸奔和狂欢的时候,我们彻底放弃了作为一个电影人,一个民族精神文化产品创作者应有的操守。

这样的我们被击败,是活该的;因为只有这样的失败,才会让我们清醒。
也只有这样的失败才会让我们奋起。

所有跟帖: 

三维效果不错,剧本导演演员很一般 -大眼贼- 给 大眼贼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9/2010 postreply 13:44: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