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后面所附的一篇文章:

来源: 万家述评 2010-08-25 22:39:4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77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万家述评 ] 在 2010-08-28 20:32:1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白芳礼神话”折射的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新华社每日电讯》9月29日报道,天津一位名叫白芳礼的老人74岁以后的十几年生命中,靠着一脚一脚地蹬三轮,挣下了35万元人民币,他把这些钱全部捐给了天津的多所大学、中学和小学,资助了3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而每一个走近他的人都惊异地发现,他的个人生活几近乞丐,他的私有财产账单上是一个零。一个近乎神话的故事就是这样在我们身边发生了。   
中国教育经费的窘况让我们的古稀老人寝食难安,就连外国人也为我们担忧。联合国调查员托马赛夫斯基女士严厉批评中国的教育状况说,中国的教育开支之少是排在全世界倒数几位,连穷国乌干达都不如。话虽说得有点难听,可她说的中国政府公共预算只占教育总经费的53%,剩下的47%要靠家长或其他来源去填补的情况,我们从日常生活中还是能体会到一斑的,白芳礼老人的捐资可能就属于“其他来源”的一种吧。   

白芳礼的壮举不可谓不有利于社会,不利于人民,但是感动之后更多的是让人心酸。我们不禁要质问,靠白芳礼式的英雄行径能解中国教育之忧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3》的报告,从1999到2001年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9%,同期的印度和伊朗达到了4.1%和5.0%。中国教育的种种怪现状说到底不就是一个钱字。不能说我们国家没钱,关键是我们把钱花到哪了。与可怜的教育经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78~2003年,我国GDP增长了31倍,而同期的行政管理经费增长了87倍;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4.7%增加到14.8%。   

今天的人们越来越看重起点的平等,也逐渐认同了由于发展潜力的不同而造成的机会拥有方面的某些合理的“不平等”,期望社会在生存与发展方面能够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起点。白芳礼吃的千重苦无非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贫寒子弟走到这样一个的平等的起点。往者不可咎,来者犹可追。如果我们再也不想仍然让很多人因贫因教育高收费而上不起学,不原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古稀老人因为实在看不下去而不得不做新世纪的“武训”,是该在国家的教育预算上动点功夫了。来年政府再编制财政支出计划时是不是也能听证一下?这样我们才能不愧对九泉之下的白芳礼老人。

所有跟帖: 

老人的事迹太令人感动了。 -zhaozijun- 给 zhaozijun 发送悄悄话 zhaoziju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5/2010 postreply 23:14:58

谢万兄的补充资料! -元梁- 给 元梁 发送悄悄话 元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5/2010 postreply 23:56:58

叹~~ -苏茉儿- 给 苏茉儿 发送悄悄话 苏茉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6/2010 postreply 12:20:1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