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国办学校的布局

民国元年,兴办学校成了政府很重要的事。在一个推行了几千年愚民政策的国家想实行全民教育,是一项极为艰难的任务,别的不说,老师就没有地方去找。
教育部研究了一个法子,到各地招聘清末的秀才和一些资历资格相当于秀才的人,进行岗前培训。国文很好办,秀才的国文底子都很过关;有点难度的是数学,中国过去没有阿拉伯数字,全是一二三、壹贰叁,现在秀才们可真是从0学起,也真难为他们了,好在秀才们都识数,也会背九九歌,简单的加减乘除通过培训基本能够掌握,可是分数、平方就把这些人给难住了。
所以,在村一级学校,也只能开初小的课程,课程只需按教育部给出的课程表开就可以了,于是,老式教育培养出来的秀才,在新式教育的短期培训下上岗了,教“洋学堂”。
那时候,由于师资力量不够,大一些的村子或者富裕一些的村子里,也只能有初级小学(1~3年级),一般的县城才有高级小学(4~6年级),至于中学,一般都是专区级别的城市才有,例如徐州、济宁等。
简单介绍一下民国时期学制,初小三年,高小三年(小学六年),中学四年(没有初高中之分),大学四年。那时候,能读完初小就算知识分子,在后来的八路军中就能当干部;当时的大学生一毕业就可以当县长,丰县县长王公愚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口碑非常好。
国办教育刚开始时,推行的异常艰难。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啻于一场革命,别说一般老百姓,就算那些教新学的秀才都未必会接受,他们会在课堂上或公开或暗示的发表一些对新教育不利的言论。
老百姓思想守旧,不接受新式教育,不让孩子上学,认为学习没有用处,认为学习是地主家的事情,跟老百姓没有关系。虽然民国政府允许男女同时上学,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女孩子被家长送来上学。
资金困难,没钱盖新学堂,只好用一些村子的公屋或者大家族的祠堂,征用这些地方,会让这些地方的村长或族长做校董,由政府给他们适当的补贴。可当时连年战乱,有些村子连一间像样的屋子都拿不出来,而附近也没有,再加上百姓不支持,孩子们也就丧失了上学的机会。
由于对洋学堂不理解,有些地方有条件也不成立新学堂,所以,很多地方依然是私塾,反正对家长来讲,读洋学堂和读私塾都要交钱,为什么不读私塾呢。也就是说,在很多地方,存在着私塾和洋学堂地位之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私塾先生除了有人管吃住之外,一年的薪俸也就是一担粮食;而洋学堂的先生却是拿大洋,薪水相当高,可能是私塾先生薪俸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有一个现象也值得一提,当时的大地主对新式学堂非常支持,我们现在所说的某地开明士绅热心办学,这个开明士绅肯定是大地主。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因为大地主家大业大,上面必须有保护伞,他们站的位置高,看得远,知道将来的天下必然是新式教育的天下,自己的孩子只有读新式学堂才能进权力部门工作,才会有保护伞,才能保住自己的家业,所以,他们是新学的最热心支持者。当然,还有更高瞻远瞩的开明士绅,认定新学是强国之路,积极参与办学,如天津南开中学的张伯苓等。
但大地主终究是少数。由于师资不到位,资金不到位,风气没打开,民国初期的学校教育一直没有普及。
这种情况直到北伐成功、国民党主政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政令统一,风气打开,而且很多受过新思想影响的人逐渐充实到基层。
北伐成功后,国民党的行政管理也发生了变化。民国初年,是沿袭清朝的行政管理方式,府下面设县,县下面直接管理村,没有后来的区、乡概念;直到国民党执政,才有县、区、乡、村的行政区划。由于师资、资金等软硬件都较以前大幅提高,所以高小这样的学校区、乡都能开办,这个时候,国办教育才算基本打开局面,平民子女入学比例大幅提高,而且女孩子入学比例和绝对数量都大大增加。
民国时期学生上学,只交书本费,没有学费这个概念,学费由政府出,如果道远回不了家,学生就要在学校搭伙,需要出饭费和柴火费,通俗些说,就是学生需要合伙请厨师,厨师的工资实际由学生出。由此看来,民国的时期的义务教育还是需要交一些费用的,在那个赤贫的时代,老百姓出一分钱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民国时期的义务教育还不是大众的教育。
解放后,新政府继续推行义务教育,而且力度加大,目的是在全中国消灭文盲,每个村子都有学校,但还是需要交书本费,不过学生吃饭就不需要交饭费和柴火费了,只需要带自己吃的米面就可以了,而且如果你吃六十斤小米,国家会给你补贴四十斤,你自己只需掏二十斤小米就行了。
解放后,农民的思想依然很守旧,认为孩子上学没用,不如在家里帮家人干些活,尤其是对女孩子。政府在让孩子上学方面采取了很强硬的措施,在五八年的时候,如果不让孩子上学,公共食堂就不给家人饭吃。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后来之所以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就是因为五八年国家采取的这个强硬措施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