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民国时期中国商场之冠,大新公司创始人,粤商蔡昌

来源: wxcfgh85 2010-06-13 11:58:0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059 bytes)

蔡昌:开启中国 现代百货业之门

2010-03-31 晶报记者 王恒嘉 实习生 黄盈盈

蔡昌的名字与大新公司连在一起。大新公司是民国初期“四大公司”(大新公司、永安公司、先施公司和新新公司)之一,其规模之大、管理之现代、设备之先进和销售手段之独特,影响了一代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在中国近代商业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而其创始人蔡昌,从一个农家的穷孩子到澳洲淘金热的追随者,再到名震港穗的企业家,其开拓发展的过程散发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珠海金鼎镇外沙村,蔡昌的故居混杂在一大片老宅中,并不醒目。倒是他有所成就后在1929年出资修建的礼和小学,依然屹立着,这栋9层的建筑仍然是当地最高的建筑,它在所有的建筑里冒出一头。而蔡昌也和这栋建筑一样,超越了自己的时代……

14岁赴海外经商

1877年11月3日,今珠海市金鼎镇外沙村一户贫困潦倒的农家,又一名男婴哇哇坠地。家里已经有了两个男孩,他们的父亲农忙时下田种地,闲时出海捕鱼,日夜辛劳,但仍难以维持一家人的衣食。由于家庭贫困,这个孩子长大后只读过3年私塾,接着便像村里的其他孩子一样,每天替人放牛、拾粪。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百货业巨子——蔡昌。

与著名民族实业家马应彪的经历相似,蔡昌在19世纪末到了澳洲。澳洲在19世纪中期发现金矿,据说当时消息一经传出,10天内就有上千人丢开一切来到这里。在这场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淘金热中,有5万多名华人来到采金区,福建、广东很多贫困青年结伴越洋闯荡。蔡昌的哥哥蔡兴就是其中一个。

蔡昌14岁那年,哥哥蔡兴从澳洲回乡探亲。蔡兴因淘金热的消散吃了不少苦头,但经过多年苦心拼搏,此时的蔡兴已经在澳洲经营蔬果店,并与马应彪合开了永生公司,有了不错的收入。看着瘦骨嶙峋的弟弟每天靠放牛、拾粪谋生,蔡兴决心带上弟弟,回到澳洲一起去打拼。

蔡昌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

从小过惯苦日子的蔡昌从帮工做起,后来又协助哥哥在悉尼郊外开荒种植蔬菜水果,除供应给水果档外,还供应给矿山,而矿工则用金砂向他们购买。8年之后,蔡兴先回国,留下蔡昌继续看护水果摊。青年蔡昌就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着自己的经商经验。

蓄势待发立志创业

笔者成文时,珠海已经是华南“珠三角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之一。而一百多年前,这片土地还只是无人闻知的中国边陲一角,中国内地的商业,也还基本停留在货郎担与杂货店的水平。按照近代观念创办综合性大型百货商店,这一页仍然空白着,等待着热血青年们去书写。

1899年1月8日,蔡兴与拍档马应彪在香港创办了先施百货公司,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蔡昌第二年回国后,在先施公司任职。受西洋文化的影响,先施公司经营理念大胆创新,采用前所未见的“不二价” 和“女销售员”的销售手段,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蔡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磨练了整整10年,对经营销售、公司组织管理等都有了丰富的经验和认知。尽管职位和酬薪都比一般工人高,但他心中并不满足。他抓紧业余时间补习文化知识,平时留意观察经营百货商店的门道,一有空就跑到外商经营的大公司去参观学习。在其后来大手笔的经营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时候的蔡昌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的力量。

1910年,经过一番思索,蔡昌决定自己筹资创办大型的百货公司,他与哥哥蔡兴商量,蔡兴非常赞赏他的勇气,并鼎力支持。随后,他们两兄弟频繁往返于穗港之间,向华侨商界多方游说,在华侨中风风火火地开展募股集资活动,最后筹得400万港元。他们租得香港的辅道中的狭长铺面,于1912年春天,开设了香港大新百货有限公司,英文取名为“The Sun”,寓“旭日初升,大展新猷”之意,并用出云旭日为商标,蔡昌任经理,开始了他在中国商界的风云岁月。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无暇东顾,因此在香港的民族资本乘机得以发展。此时的香港商贾如云、竞争激烈,邻近的“先施”、“永安”已是远近皆知,广东一带的人甚至坐船到此逛商场,一些商人甚至来这里购买货物,抬上船运回去卖。对青年时代开始就饱受生活压迫的蔡昌来说,要让自己开创的大新公司站稳脚跟,必须要付出努力。

刻苦奋发、事事亲躬,是蔡昌不变的行事风格。他每日四点就起床安排工作、而且亲自掌握进货品种、数量,严格检查商品质量、讲究信誉,慢慢扩大业务。渐渐地,香港大新公司信誉日增,生意日渐红火,成为后来居上的大型百货商场。

在香港站稳脚跟后,蔡昌再出大手笔,把业务扩大到广州。

广州分店名震港穗

昌兴街,中山五路新大新公司旁边的一条小巷,在广州几乎家喻户晓。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条小巷子的命名正是源自新大新公司的创始人蔡昌和他的哥哥蔡兴。

熟悉广州的人都知道,中山五路和珠江西堤都位处闹区,人气旺盛。1916年,蔡昌将目光投向广州,在广州惠爱中路(现中山五路)开设了大新百货分公司。 1918年又在广州珠江西堤开设了大新公司(现南方大厦),兼营亚洲酒店,觉天酒店,据称这两个大新是当时华南最宏伟、最华丽、花色品种最齐全的百货公司。人们习惯把其中一个叫城内大新(现中山五路新大新公司),另一个叫城外大新(现南方大厦)。

两间商店的经营项目不同:西堤店主要是百货零售兼营亚洲酒店,其中有觉天酒家、天台游乐场、西餐厅、理发室、照相处、验眼配镜等;惠爱分店则是百货零售,兼营天台游乐场、酒业部、饮冰室、浴室等。

在经营环境、经营手法上,蔡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不断创新改革,追求第一。例如,西堤公司大楼是12层钢筋水泥的大厦,1至4层设有环形汽车小道,小车可沿楼蜿蜒而上。室内设有4部电梯,自备发电装置,各类货物、服务几乎应有尽有,每日人来人往所谓“唔买都睇下”(不买东西都要去看一

下)。许多人专程来增长见识,大新成为当时广州最受欢迎的购物及娱乐中心。而最令蔡昌欣慰的是,广州分公司的营业额约在30万-80万元,领先于广州同业各公司。蔡昌也逐渐名震港穗,众人称之为“大班昌”。

可惜,好景不长。在1938年秋,日军进逼、广州沦陷,西堤大新公司遭火焚毁,未及疏散的货物及设备荡然无存。惠爱路分店虽未遭战火,但因货物家具都疏散到本认为更坚固的西堤支行,同样受到重大损失,一直不能复业。原在惠爱中路的分店,解放后改名为中山五路百货商店,1987年拆除旧楼,建成现在新大新百货大厦商场。1954年,荒废了16年的西堤大新公司被加固和修复,定名为“南方大厦”。现在,当你再到南方大厦,满眼尽是卖手机的摊子,一个挨一个,让人感叹物是人非、沧桑巨变。

上海大新创造营业奇迹

时光再倒溯到1934年,在熙熙攘攘的上海闹市区的街头,一名中年男子带着一袋豆子,一连数天,自早至夜,专注地盯着街上的行人和来往车辆,手中的豆子一颗一颗从一个袋子被放进另一个空袋子,那些身着各色旗袍婀娜多姿的上海女子,那些在十字路错穿梭的车辆,中年男子都只是用一粒豆子代替。原来他在用豆子计数行人及各种车辆往来的流量。他的内心正在描绘着一幅新的创业蓝图,这个人就是已经年近六旬的蔡昌。

这时的蔡昌,并没有在已取得的成功中沾沾自喜,而是怀着新的创业热情,把目光投向当时的经济中心——上海。多年经营之后,蔡昌心里非常清楚,正确的选址对公司的成功发展意义重大。于是,他一如既往地亲自披挂上阵。

最终,他选择上海南京路、西藏路和六合路的交汇处,成立了上海大新公司。此处多系里弄房屋,产权分属多个业主。为防止各业主哄抬地价,心思细密的蔡昌采取分头购买的办法。几番周折后,终于成功地买进该处8.2亩的地基。

1936年1月10日上海大新正式开张,引进了每小时可供4000人上下的室内扶手电梯,其面积之大,设备之先进,管理之新颖,成为当时全国百货之冠。据说刚开张时,南京路上人山人海,商场内更被挤得水泄不通,不得不于下午四时提前关门,进行整顿。从1936年到1939年期间,上海大新年营业额达 300-400万元,谱写了一段商业百货传奇。

走在今天的南京路上,四幢古老的欧式建筑举目可见,见证着它们不老的传说……在20世纪中期的上海南京路上,上演了一场百货大战。蔡昌的大新公司与马应彪的先施公司、郭乐的永安百货公司、李敏周的新新百货,这四大百货被认为是开启中国现代百货业的钥匙。至今很多人谈到当时的情形仍觉津津有味——四大百货在竞争中各出奇招,每一间都有不同的特色。上海第一间有空调的商店是新新公司;第一家有日光灯的和以天桥连接两幢大楼的是“永安”;东亚第一家有轮带式自动扶梯的是大新公司,现在到上海还能看到那个自动电梯;最有名气的高档化妆品则陈列在“先施”柜台上。据说能在这几个公司谋到一份职业,在当时也是一定社会地位的象征。拥有了丰厚的资金,四大百货开始涉足金融、保险、服务、娱乐等广泛的领域,从而把近代最新式的商业运作模式带进了上海。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大创始人也有令人惊讶的相似经历,都是中山人,都在早年出国,积蓄了一定资本后回国创业,而且都以中西结合的经营理念,成功创办四大百货公司,在中国近代商业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上海大新公司虽未停业,但由于货币贬值,加上当局的变相掠夺,元气大伤。1947年蔡昌携全家定居香港,逐渐将上海大新资金转移到香港,上海大新公司已成一个空架子。解放后上海大新公司在人民政府的关怀下,改为国营上海第一百货商店,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百货商场。虽然如此,大新公司的故事在老上海人心中似乎还没结束,提到“大新”,几乎个个都指向南京路的第一百货商店,那个商场几乎是国人到上海逛街必去的地方。

打破传统 明码标价

大新公司无论是在香港还是上海,都属于后来者,但却多次创下营业额奇迹。而说起后来居上的原因,不得不提到蔡昌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

在外观上,蔡昌愿意砸下重本,力求给顾客与众不同的享受。如上海大新装修考究,借鉴了日本大阪大丸百货公司的设计,建筑费用150万元,比先施、永安、新新公司更为新潮,商场面积1.7万平方米,为全国商场之冠。除了冷暖气空调设备、升降机,还新设了两座全国独有、远东首见的自动扶梯。

在定价上,早年广州大新公司效法先施公司,打破讨价还价的传统交易方式,实行售货不二价。除了一些普通的品种,一般零售价要比市面上的零售店稍微高一点,故利润较佳,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仍青睐大新百货,可以说大大得益于蔡昌多年来在经营公司时对公司形象的注重。“不二价”意味着明码标价,客人不用担心被漫天要价,也少了讨价还价的麻烦,所以,对当时的消费者来说,这种消费方式也是一种时尚。除此之外,为了招徕顾客和推销积压残次商品,节日期间,进行大减价,或者按价值发奖券,抽奖赠品;也有礼券出售,方便顾客馈赠亲友。“彩票”、“礼券”、“摸奖”、“电台广告”等词都是在当时这些竞争激烈的百货公司中诞生的。

在公司的内部管理上,蔡昌坚持事事躬亲的原则,当时大新的职工达八九百人,除少数经人介绍外,绝大部分为登报公开招聘,经考核严格挑选,最后由蔡昌逐个审定,因此员工素质都较好。此外,他制订了严格的组织规程,规定最高权力机构为股东大会。由股东大会成立董事会,由董事会委任总经理和司理,具体负责经营。设立秘书、进货、送货等部门,并按商品种类分设若干部售货,设部长主其事,有稽查员负责巡视各方面情况及时反映,研究解决。

作为大新公司的总经理,蔡昌平时对公司员工要求严格,奖罚分明。为提高职工的素质,要求大家平时要补习算数、珠算及英文等课程,还请体育教师负责教导职工体育运动,并聘请医务人员为职工免费诊病及配药。大新公司还规定于年终补助工资一个月给全体职工,平时工作表现好的,年终往往得到用信封包着的额外奖金。对违反店规的人,轻则通过各部长给予处分,重则下令除名,不讲情面。

发达后的蔡昌虽腰缠万贯,但他没有忘记生他养他的根,对社会公益事业与家乡建设颇为关心。

在香港,他曾担任数家医院董事。对港、穗、沪三地的社会福利事业捐款甚多。1929年,他曾参加以唐绍仪为首的中山训政委员会,被推为九委员之一,并被选为常委与财务委员会主任及中山县民众实业公司董事长,为建设模范县献策出力。

1930年,他在老家外沙村新建礼和小学,免费招收附近村童入学;创办“慈善福寿帛金会”,捐资救助年老贫穷乡亲。在外沙村,如今知道蔡昌的都是老人了,每个人都讲他好。

1947年,蔡昌携全家定居香港。1950年后,曾先后任香港慈善机构保良局局长、东华三院董事长、香港中山海外同乡济难总会委员等职。

在经营环境、经营手法上,蔡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1918年,西堤公司大楼就是12层钢筋水泥的大厦,1至4层设有环形汽车小道,小车可沿楼蜿蜒而上。许多人专程来增长见识,大新成为当时广州最受欢迎的购物及娱乐中心。

□蔡昌大事年表

1877年:蔡昌出生于珠海金鼎镇外沙村。

1891年:蔡昌到澳洲谋生。

1900年:到香港先施公司工作。

1912年:开设香港大新百货。

1916年:创办大新百货有限公司广州分行。

1929年:建造上海大新公司大楼。

1936年:上海大新公司开业,公司为上海四大百货公司之冠。

1938年:广州沦陷,大新公司被日机轰炸,葬身火海。

1947年:蔡昌转移上海大新公司资金至香港。

1953年:蔡昌在香港病逝,上海大新百货后经人民政府改制成上海第一百货公司。


所有跟帖: 

在上海话中"大新"是个形容词,意指不正统,劣质,冒牌。不知和大新公司有无无系 -继开- 给 继开 发送悄悄话 继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3/2010 postreply 12:50:09

大新公司的大新是公司英文命字the sun的音译,如果上海 -wxcfgh85- 给 wxcfgh85 发送悄悄话 wxcfgh85 的博客首页 (260 bytes) () 06/13/2010 postreply 17:26:44

老黄历,专卖假货发生在在抗日战争前南火车站上海大兴路。 -天天喝茶- 给 天天喝茶 发送悄悄话 天天喝茶 的博客首页 (632 bytes) () 06/13/2010 postreply 19:45:19

可见不一般,47年就知道大陆不保。 -彭定康- 给 彭定康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3/2010 postreply 20:01:5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