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评价中国的科技进步 - zt 自《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来源: 退休船长 2010-05-23 21:50:5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69 bytes)

我们可以说两代人从1900年开始就把先进的近代科技知识介绍到中国来了。

不过到了1950年,20世纪中叶,我们可以说中国已经引进了一些科技,可是科技在中国还不能认为已本土化。为什么呢?因为受到训练的科技人才虽然有,可是数目还是太少。引进的科技方向虽然有,可是不够广,而且没有工业基础支持尖端的试验工作。同时1900年到1950年的50年之间中国社会有种种的动荡,这些运动使需要稳定环境的科技研究不能蓬勃发展。可以说1900年至1950年这50年之间,中国开始引进了近代的科技,可是还没有达到科技本土化这个目标。

从1950年到今天这40年时间,新中国通过人才的训练,通过科研机构的建立,通过工业的发展,可以讲近代的科技在中国本土化了。如果你需要证明的话,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中国在近代科技方面近年有了哪些惊人的发现。

反应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近代科技,在美国是1942年第一个建造的。这个反应堆是费米教授主持的。费米教授当时参加了美国战时的工作,后来他在芝加哥大学当教授,是我的导师。中国在1956年建了第一个反应堆,是通过苏联的帮助设立的。原子弹在美国第一个炸出来的,是在1945年,在中国是1964年。氢弹在美国是1952年,从原子弹到氢弹一共花了7年时间,中国氢弹是1967年,从原子弹到氢弹只花了两年零八个月时间。中国氢弹的窍门是两个人想出来的,一位叫邓稼先;一位叫于敏。中国只花了两年零八个月解决无数的技术问题,而且想出来这个窍门,当时大大引起震惊,因为法国还没有做出来,法国前后用了8年时间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中国卫星上天是1971年。这又是一个震惊世界的科技成就。中国的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每一个做出来都使得世界的科技界震惊。

如果总结一下我刚才讲的几个时代,我们可以这样说,在公元1400年以前中国的科技是领先的,1400年至1600年是举步不前的;1600年至1900年是极端抗拒新科技的引入;1900年至1950年两代的速度就引进了西方很多的科学;1950年至2000年,中国已经加入世界先进的科学国家之间的竞争。

那么,有人问,到21世纪会发生什么现象?要想预测未来当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一个长远的社会动态通常都有很深的很长远的因素。我个人认为,以下的几个长远的因素是使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能够有辉煌的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一个是需要有聪明的年轻人,有头脑做科学研究;第二是需要有重视纪律、重视忍耐心、重视勤奋的社会传统;第三要有决心;第四要有经济条件。我认为这四项在21世纪中国都会具备的。当然有人讲,你讲得太简单了。中国将有许多问题,会有政治动乱,有接班人问题,政治体制问题,贫富不均问题,外交问题,简直数不清的问题。

不错,不错。这些问题都会发生。可是我们看看20世纪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世纪是中国以极高的速度从零开始达到一个把近代科技本土化了的局面。这样一个发展是在什么情形之下出现的呢?是经过两次大革命,经过了无数次的内战,经过了日本的侵略,经过了种种的困难,经济的困难,外交的困难,经过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摧残。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并没有阻挡中国20世纪科技的蓬勃发展。为什么,因为科技的发展所需要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我刚才所讲的四个条件,只要有人才,有纪律,有决心,有经济的支持。中国在20世纪有前三者,到了21世纪我认为将四者具备,所以我对21世纪中国科技的发展是绝对乐观的。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