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指挥了淮海战役?

来源: mltd 2010-04-07 16:40:1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844 bytes)
是谁指挥了淮海战役?是刘伯承指挥了淮海战役?还是邓小平、粟裕指挥了淮海战役?只有从除了要具备的官衔、职权论外,还要看他是否具有这样的军事指挥才能及资历威望,要从很长的一段历史来论说。1932年-1953年,中央党委的领导机构设立有:总书记主席团主席 主席团成员 政治局主席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委员会委员等。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1945年6月至解放1951年左右),刘伯承、陈毅、邓小平都是中央委员(民称中央领导),邓小平官位排在陈毅、刘伯承之后,按照党政军领导的原则,“下级服从上级”(官衔大小排位)。也就是陈毅、刘伯承在党权方面领导了邓小平。中央军委的领导机构(中央级 1932年-1953年)中设立有军委主席、副主席、军委委员。刘伯承、陈毅1937年8月后已是中央军事委委员,邓小平是在刘伯承、陈毅当了军委委员17年之后的1954年10月以后的后来,才当上了中央军委委员,可算晚辈了。总前委书记、政委的官衔,在中央党委的领导机构(中央级)中是没有的,在中央军委的领导机构(中央级)中也是没有的;淮海战役总前委(临时机构)书记、政委是地方(下级)集团军队领导组织中的官衔,是中央军委的下属单位官职。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政委的官衔与军委主席、副主席、军委委员的官衔是不同级的。邓小平是属地方级官职(前委书记),刘伯承、陈毅是属中央级官职(军委委员),是上下级关系,是大小官职之分,两者不能相提并论的。虽然邓小平身为前委书记,但邓小平仍然是刘伯承、陈毅的下级官员。如果当时邓小平身兼中央军委委员或更高的官衔,并且职权分工管理是主领导(指挥权)军事的,那么就不同了,可是当时邓小平全都不是。实际上,解放战争前到解放战争后的1954年6月前,按民间论大、中、小官员而言,刘伯承、陈毅是大官(中央军委委员),邓小平只是中小官(地方军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但现在有些人错误认为刘伯承、陈毅是中小官员,邓小平是大官员,这是本末倒置了,是某些人世殊事异了。

1948年11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前三者为常委 )刘伯承(为司令员)、陈毅(为副司令员)、邓小平(为书记) 统一指挥淮海战役。邓小平是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而不是淮海战役总前委总书记,也不是前委总书记。不要认为总前委书记就是总前委总书记或前委总书记,淮海战役总前委只设书记,不设总书记。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是中央军委委员之下的官衔(官职),而不是中央军委委员之上的官衔(官职),中央军委委员(刘伯承、陈毅)是上级官员,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邓小平)是下级官员,这有本质上的区别。是由三人统一指挥淮海战役,这是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主意。但是后来的一些有关文中却被改为:11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在“邓小平为书记”,的名字前面简略了刘伯承、陈毅的名字。“一名改变,万文不同;一字改变,万意不在”。这样就变成了以一人邓小平为首(书记),统一指挥了淮海战役,"断章取义,混淆视听"——是造成了他人误解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主意电文主体是: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刘伯承(为司令员)、陈毅(为副司)令员、邓小平(为书记) ,统一(由三人为常委)指挥淮海战役。在此之前,刘伯承为司令员、陈毅为司令员一直分别都是下军团部队的军事主指挥官,邓小平为政委(文职)主管党职工作。淮海战役总前委成立时,中央军委电文并没有明确主意决定邓小平书记为淮海战役的主指挥官,中央军委电文(或军衔制度上)也没有明定前委书记是下军团部队的军事主指挥官,除非中央军委有特别变更命令,否则,邓小平为前委书记的官衔就没有自然得到军事主指挥官权的存在。以上所述,现存淮海战役的历史资料中已证实。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时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为什么在战争爆发10天后,才成立了淮海战役总前委(临时机构)?根据确立淮海战役的总方针,使淮海战役从“小淮海”发展到“大淮海”一样,中野攻占宿县,切断徐蚌线,使中野在淮海战役中的地位从配合华野作战,发展为两大野战军战役上协同作战,即两大野战军从战役上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淮海前线总前委设立的重要基础。两大野战军需要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是淮海前线总前委设立的现实要求。淮海战役前刘伯承所部、陈毅所部各为两个不同番号的野战军,一个野战军以刘伯承为司令员所领导,另一个野战军以陈毅为司令员所领导,两个野战军军合二为一,为了便于统一领导指挥,所以设立淮海战役总前委。合并后的集团军中不能同时有两个正司令员,不能同时有两个正政委,必然是一个为正司令员,另一个改为副司令员,政委改为前委书记(与政委时的职责一样,负责军队中的文职党职工作下同)。中央电文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排名顺序是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这个排名顺序在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中是分前后的,本身包含了官衔(职权)的大小。应排除以下排列,1.如果按年长应是刘伯承(1892年) 、陈毅(1901年) 、邓小平(1904年),恰好相符,但在党政军历史上从来不按此排名;2. 如果按生肖排名应是陈毅(牛) 、刘伯承(龙)、 邓小平(龙);如果按姓氏笔划排名应是陈毅、邓小平、刘伯承;4.如果是按得票多少排列,但此事又不存在任何资料说明。从中央军委电文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人员任命排名,充分可以肯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只是换汤不换药。刘伯承仍为司令员,陈毅改为副司令员,邓小平改为前委书记。老大刘伯承,老二陈毅,老三邓小平。刘伯承仍是军事上主指挥官,陈毅改为军事上副主指挥官,邓小平为前委书记仍负责党职工作。实际上还是沿袭淮海战役前的官职衔分工。

邓小平说淮海战役“毛主席对我说:‘我把指挥权交给你。’”这是上个世纪80年代后,在绝大多当事人都已去世后,邓小平自己及自己的家人及支持者所说出来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及《我的父亲邓小平》等)。但历史不得以高谈阔论、阿谀奉承、道听途说所肯定。要言之有物、言之凿凿、言之成理;不要言之无物、无稽之谈、不合成理。从1948年11月淮海战役直至198几年。40年来,人们众口一词是刘伯承司令员(按官衔职权等)领导主指挥了淮海战役,或是粟裕(按战功淮海战役胜利的最大功臣)主指挥了淮海战役;40年后,就凭邓小平一句话等,领导指挥淮海战役的主人刘伯承、粟裕,突然间变成了邓小平,真让人茫然不解,真使人们惊诧!众所周知,淮海战役前的战争年代,邓小平一直都是从事于文职党务工作(政委),刘伯承、陈毅元帅一直都是邓小平的上级,也是刘邓所属军队的最高统帅和最高主指挥官。按邓小平的说法,淮海战役总前委成立后,他就成了淮海战役的主指挥官,取代了此前的刘伯承、陈毅。是否邓小平的官衔升擢了呢?从近两次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名单:(1945年8月)主席:毛泽东 副主席: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 委 员:陈毅、贺龙、林彪、叶剑英、聂荣臻、刘伯承、徐向前秘书长:杨尚昆;(1949年10月19日) 主 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程潜、高岗、林彪(1951年11月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3次会议增补,下同)、刘伯承(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2次会议增补,下同)、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没有邓小平的名字,可以说邓小平的官衔还未得到升擢,还是在刘伯承、陈毅之下。既然毛主席突然把淮海战役的最高主指挥官权交给邓小平,对于刘伯承、陈毅来说,意味就是停职(权)(在此之前最高军事主指挥官权是刘伯承或陈毅的),停职(权)原因是什么?可以说淮海战役临阵换将了,那么造成毛主席临阵换将的原因又是什么?

刘伯承、陈毅都是我军久经沙场、身经百战、赫赫战功的著名帅将,毛主席为何搁而不用?并且是一搁两将?早期的不说,只说人们对五大野战军的评价就知道,解放军五大野战军杰出的运筹帷幄、身经百战、骁勇善战、赫赫战功、赫赫有名的著名将帅有:一野,彭德怀、王震、杨得志、许光达、贺炳炎、彭绍辉、郭鹏、余秋里、罗元发、郑维山等;二野,在刘伯承、陈赓、杨勇、陈锡联、王近山、杜义德、周希汉、王秉璋、曾绍山、秦基伟等;三野陈毅、粟裕、皮定均、陈士榘、宋时轮、许世友、王建安、韦国清、成钧、陶勇等;四野,林彪、罗荣桓、萧劲光、黄克诚、邓华、谭政、刘亚楼、李天佑、陈伯钧、洪学智等;五野(华野),聂荣臻、徐向前、罗瑞卿、萧克、杨成武、苏振华、耿飙、胡耀邦等。邓小平的名字还不在其中,是人们对邓小平忽略了吗???人们对五大野帅将评价、评定是名副其实的。邓小平能算是运筹帷幄、身经百战、骁勇善战、赫赫战功、赫赫有名的著名将帅吗???论军事指挥才能方面而言,邓小平与这些将帅们相比还是相形见绌的。三大战役是决定国共两党、两军生死存亡的大决战,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之一是阵中帅将。淮海战役进行的是军事、是战役,而不是文职党务工作,战役中帅将是靠作战的军事指挥才能来取胜,而不是靠方针政策才能来取胜,战场阵地上,兵戎相见,是以枪说话,靠的是能指挥枪的将帅。毛主席是一位高瞻远瞩的军事家,如果毛主席在临阵中换掉主指挥官刘伯承,那么只有陈毅、粟裕其中一位接任;如果毛主席是早有准备,那么淮海战役主指挥官的人选,只能是十大元帅、十大大将等中的某一位。在这之前,邓小平从未做为主指挥官指挥过大、中型战役,毛主席突然把这场生死攸关的战役指挥权交给少不经事的邓小平。毛主席能冒此风险吗?有必要这样做吗?毛主席能放心吗?这是兵家之忌。如果军内没任何将帅胜过邓小平,只能矮仔中挑高佬,那可以理解,可是摆明有这么多能运筹帷幄、身经百战、骁勇善战、赫赫战功、赫赫有名、卓越贡献的著名将帅(十大元帅、十大大将等)在,毛主席就视而不见吗?堪称用兵如神的毛主席对此是胸有成竹的。再说,邓小平是否取代刘伯承成为淮海战役的主指挥官,是属政府行政行为,是靠政府行政行为来实施。是由公文公函、电文公函、会议方式等,具有公布行为来实施。但是,证明邓小平是淮海战役主指挥官的公文公函、电文公函、会议方式等历史资料却全无。并且在淮海战役中,中央军委电文给淮海战役总前委或淮海战役总前委给中央军委电文中,刘伯承、陈毅的名字还是排在前面,邓小平仍排其后,有时是绕过邓小平发电报的。如果邓小平是淮海战役的主指挥官,那么就不可能绕过邓小平发电报的,如果邓小平是淮海战役的主指挥官,那么电文中应是邓小平的名字排在前面,而不是排在后面,这才合乎情理呀!有谁能证明毛主席对邓小平说过“我把指挥权交给你”?人们不必去考究毛主席对邓小平是否说过此话,人们只需要知道毛主席是否做过说过此话的事的证据,人们只需要的是原有淮海战役的史实资料,至今淮海战役的史实资料中还没有证实毛主席这样做过。“人证不如物证”,人会说谎话,而物不会说谎话。淮海战役中的电报等,是最有力的物证。
“事实存在”是最有力的证据。党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支持或缺乏理解的人以“党指挥枪”的原则,错误认为邓小平是主指挥了淮海战役。他们理由是,党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邓小平当时是管党务的,刘伯承、陈毅是管军务的,换句话来说,邓小平是党的领导,刘伯承、陈毅是军(枪)的领导。“党领导军”,“党指挥枪” ,自然而然邓小平成了淮海战役第一号领导人(最高指挥官下同),真是太盲从了。管党权党事的领导人不等于是军权军事上的领导人。怎样去理解“党指挥枪” ?中央委员就定能有权领导非中央委员的各军区司令员的军事工作吗?军内总前委书记就定有权领导军内司令员的军事指挥工作吗?这要看当时中央党委、中央军委给予的官衔职权分工是什么?分管党权的就是管理党权工作,分管军权的就是管理军权工作,除非两者兼职,否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如:吴邦国为委员长,温家宝为总理。按党权排名吴邦国为大,但吴邦国并不主领导国务院工作,而是吴邦国主领导了人大工作,温家宝主领导了国务院工作。四渡赤水前的很多战役及四渡赤水战役或后来的一些战役时,在党权排位上,毛主席等也不是党内头一、二、三号(总书记等)领导人。胜利以后,为什么人们把这功劳归功于毛主席的领导?为什么不把这功劳归功于当时为总书记的张闻天等人领导?因为毛主席领导了这些战役是历史事实存在,所以人们就要肯定事实追认历史。十一届六中全会至十四届一中全会(1981年6月-1992年10月),党权排位上,邓小平也不是党内头一、二号(总书记等)领导人。改革开放所得的伟大成绩,为什么说是邓小平领导取得的?胡耀邦等人当时不是党的总书记吗?邓小平为军委主席嘛!“党领导军,党指挥枪”嘛?为什么不说是胡耀邦等人领导取得的?因为当时的历史事实存在是邓小平领导取得的,所以人们就要肯定事实追认历史。不能单纯以“党指挥枪”等,一概而论是肯定历史和否定历史人物作用的人,事实胜于雄辩,证据是验证历史事实的唯一标准。

邓小平说:“否定一个人,就否定一段历史”,所以我们要尊重历史,不要鄙薄历史。无论伟人的历史,或是凡人的历史,以本来面目出现,人们就会认识你、铭记你;以虚来面目出现,人们就会陌生你、忘却你。现在大多电影、电视剧等都是把邓小平似乎为中央级领导人,把刘伯承、陈毅似乎为地方级领导人,其实刘伯承、陈毅才是中央级领导人(中央军委委员),邓小平只是地方级领导人(前委书记或政委),把邓小平做为刘伯承、陈毅的上级及领导者,把刘伯承、陈毅做为邓小平的下级及被领导者,把邓小平做为淮海等战役的主指挥官,把刘伯承、陈毅做为淮海等战役的副指挥官,或把刘伯承、陈毅与邓小平视为同级别的官员,把邓小平做为主角色,把刘伯承、陈毅做为副角色,这不符合历史事实。刘伯承、陈毅当时是中央军委委员、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是中央级官衔,是上级,是淮海等战役总前委的最高主指挥官;邓小平是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是中央军委委员之下的地方级官衔、是下级。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最高军事长官是身兼中央军委委员、司令员、副司令员的刘伯承、陈毅,而不是总前委书记或政委的邓小平,中央军委委员的官衔与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的官衔是不同级别的,刘伯承、陈毅是大官员(中央军委委员、司令员),邓小平只是中小官员(前委书记或政委),这就是历史事实,任何人都否定不了。徒有虚名只能得到一时赞美,百年斥责。是谁主指挥了淮海战役?从整体是说,是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统一指挥了淮海战役;从个体(按官衔职权分工等)是说,刘伯承主指挥了淮海战役;从战局结果(决定胜利的领导关键)是说,粟裕主指挥了淮海战役。毛主席说:“粟裕为淮海战役胜利立下第一功”。

所有跟帖: 

是我指挥了淮海战役~:) -鄭教授- 给 鄭教授 发送悄悄话 鄭教授 的博客首页 (93 bytes) () 04/07/2010 postreply 20:05:14

好资料---短小但够狠! -mltd- 给 mlt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7/2010 postreply 21:07:48

(1948年)11月9日,刘伯承从豫西来到柘城与陈邓会合。。。。。; 故 毛主席 中央军委 的来电 只提: 陈 邓,, -鄭教授- 给 鄭教授 发送悄悄话 鄭教授 的博客首页 (1533 bytes) () 04/07/2010 postreply 23:46:1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