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化妆品之王香亚化妆品厂及它背后的粤商老板

来源: wxcfgh85 2010-03-07 19:49:5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444 bytes)

上海市地方志 >>区县志 >> 区志 >> 闸北区志 >> 第十一编工业 >> 第一章工业溯源 >> 节

第三节 轻工业

三、日用化学品业

光绪三十三年,董甫卿投资3000银元,在永兴路开办境内首家日用化学工厂裕茂皂厂,生产双喜、狮牌洗衣皂,年产5000箱。民国元年,胡国光在虬江路创立沪上第一家电池厂——国华电池厂,专制各种干电池,后又制成蓄电池,改名中国蓄电池厂,生产干、湿电池和炭精充电机等产品。一二八日军入侵上海时被炸,后有所恢复。民国8年,美籍华人将开设在美国旧金山的香亚化妆品厂迁入境内,资本为50万元法币,工人45人,生产金钟牌化妆品,其中“芝兰霜”最负盛誉,年产值50万元法币,时称沪上化妆品之王。民国23年,有日用化学工业工厂41家,占全市同行业工厂数13.67%。八一三日军入侵上海,境内华商化妆品厂、肥皂厂大都毁于炮火。中国火柴厂厂房、机器及1000箱火柴付之一炬。至解放前夕,有日用化工业工厂15家,但大多为化妆品小厂,南山路99号丽来化工厂稍具规模,生产“白熊脂”雪花膏,闻名沪上,畅销国内外。其余分布在七浦路、天潼路、浙江北路一带。

出自于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文章<<略论民国时期广东商业文化的对内辐射力>>

上海香亚化妆品公司创办人郑藻森、刘电生等系粤籍华侨,公司职员亦多粤人,“富有同乡性质,利不外溢”〔37〕。

<<上海老牌化妆品牙膏香皂等日化产品创始发展历史(长篇)>>
转自上海地方志--上海轻工业

注意当中这句话: 此时,化妆品厂已发展到130家,但大都是小型厂,产品繁多,最负盛名的有香亚公司的芝兰霜、永和实业公司嫦娥霜及先施化妆品公司的白兰霜、千里香等。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后,肥皂、火柴、油墨、化妆品等日用化学品陆续传入我国,促进了上海日用化学(以下简称日化)工业的兴起。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华商在昼锦里(今汉口路山西路口)最早开设老妙香室粉局,专制和合牌香粉(鹅蛋粉)、花露水、头油。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叶澄衷投资5万两白银,在虹口朱家木桥(今唐山路)创办上海首家最大的燮昌自来火公司,至19世纪末雇佣工人增加到800余人,特请精通火柴生产的技师指导,因产品优良,在竞争中迫使英商燧昌火柴厂倒闭。光绪三十三年,华商董甫卿投资3000元,在闸北永兴路首创裕茂皂厂,生产双喜、狮球牌洗衣皂,年产量达5000箱,为上海华商制皂之鼻祖。旅美华侨梁楠采用西方技术,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唐山路开设广生行上海分工厂(1895年在香港创立广生行有限公司),生产双妹牌花露水、生发油、雪花膏、爽身粉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沪外商企业纷纷停工歇业,日化产品供不应求,华商乘势增办日化工厂。在此期间,先后开办的肥皂厂有丰泰、汇中、亨利、鼎丰、立大、隆茂、华丰、中华兴记等8家;新增火柴厂有祥森、荧昌、利民等3家;新开化妆品厂有五花香品厂、永和实业工业社等4家。方液仙在民国元年(1912年)投资1万元创办中国化学工业社(今上海牙膏厂),至民国4年,又集资5万元,组织股份有限公司,迁址重庆路88号,继生产三星牌牙粉后,又研制生产了三星牌蚊香,成为上海最大的日用化学品工厂。

民国7 年,陈栩园投资1万元在静修路三乐里创办家庭工业社(今上海日用化学品四厂),研制成以碳酸镁为原料的无敌牌擦面牙粉。同年,随着印刷业的兴起,叶兴仁创建的全国第一家中国油墨厂最早生产彩色油墨。这些企业的开设,为上海日化行业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五四运动后,全国掀起抵制洋货运动,推动上海民族日化行业的继续发展。民国10年,五洲药房总经理项松茂以白银 20.5万两从张云江处盘进德商开办的固本皂厂,改名为五洲固本皂药厂,全部设备从德国运来,成为中国最大的机制肥皂厂,并与英商中国肥皂公司的祥茂肥皂争夺市场,最后国产固本肥皂取胜。至民国17年,上海已有南阳、亨利等32家皂厂,年产肥皂50~60万箱。是年,家庭工业社扩大规模又投资4.5万元,扩建新厂,产品发展为13大类270多个规格品种。此时,化妆品厂已发展到130家,但大都是小型厂,产品繁多,其中最负盛名的有香亚公司的芝兰霜、永和实业公司嫦娥霜及先施化妆品公司的白兰霜、千里香等。由于制皂、化妆品业的发展,带动了香精香料行业的兴起。民国18年,李润田开始研制并推销自制的飞鹰牌香精。百里化学厂从事香精配方的研究,独创叶氏(叶时愚、叶心农、叶忠涛三兄弟)调香术,打破了依赖进口香精加香的局面。

九一八事变后,日商燧生火柴厂(上海火柴厂前身)更名为美光火柴公司,随即发行股票2500股,每股50美元,共计 12.5万美元。利用这些资金,将原有厂房重新建造,并添置最好的设备,成为完全用机器制造的火柴工厂,至民国21年全部财产达50万美元,雇佣职工 500余人。民国22年,嘉福香料公司与华嘉洋行、比金公司合并,改组为嘉福香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皇冠牌混合香精和香基。民国26年7月,曹莘畊、李祖华等集资法币4万元,在淮安路172号创办新华薄荷厂,生产白熊牌薄荷脑、薄荷油,始销美国。到民国26年,上海有肥皂厂21家、化妆品厂39家、火柴厂 30余家、香精香料厂37家和油墨厂10家,形成初具规模的上海日化行业,产品中知名度较高的有三星牌牙膏、三星牌蚊香、三角牌雅霜、无敌牌蝶霜、固本肥皂和飞鹰牌香精等。

八一三日军侵沪,上海日化行业遭到严重破坏。地处南市、闸北的华商化妆品厂、肥皂厂大部分毁于炮火,中国火柴厂厂房机器及火柴1千余箱均付诸一炬。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五洲固本肥皂厂、英商中国肥皂有限公司、美光火柴公司和中国化学工业社等主要日化企业被日军控制,生产萎缩。同时日货香料、油墨大量进入,占领上海市场,直至民国34年,上海日化行业处于衰落时期。

抗日战争胜利后,五洲固本肥皂厂、中国化学工业社、英商中国肥皂公司和美光火柴公司先后恢复生产。由于通货膨胀,肥皂、油墨和火柴等日用品一度被投机商囤积,从而刺激了生产,造成日化行业畸形发展,工厂大量增加。民国35年以后,有化妆品厂129家,火柴厂40家,油墨厂36家,香料厂24家,肥皂厂48家。民国37年,因国内交通不畅,产品销路呆滞,全行业又陷入半开工状态。

上海解放后,日化行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1950年,私营工厂发展为358家,其中95%以上为中小企业、手工作坊,此时,为适应工农群众的需要,大量生产雪花膏、发油、蛤蜊油。国家对困难企业进行救济性收购,如收购大中华等火柴厂滞销火柴千余箱,帮助上海地区8家火柴厂、火柴梗片厂内迁,还先后对明星香水肥皂厂和美光火柴公司进行接管和军管,成为行业中最早公私合营的企业。是年,为加强对上海日化行业统一管理,成立了国营益民油脂公司。1952年又依法接管英商中国肥皂公司,成为上海日化行业中第一家国营企业。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