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中国音乐之行的最后一个夜晚

来源: swang20000 2010-07-25 21:02:0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34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swang20000 ] 在 2010-07-26 13:22:4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世博中国音乐之行的最后一个夜晚

——记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海燕合唱团音乐会


    为时十多天的世博中国音乐之旅结束了,明天我就要背起行囊返回美国。临走前我想去上海音乐学院看看能否买上几本有关声乐书籍。于是我就打的来到坐落在汾阳路20号的上海音乐学院。
 
    和中国所有机关单位院校一样,音乐学院的大门旁就是门卫。我便向门卫询问校园内是否有书店。我被告知校园内没有书店,但可去图书馆看看是否有书卖。

    走进校园,眼前就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里面竖着一幢人物塑像。由于地处南方和气候关系,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园景色比起北京的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要美得多。
 
    到了图书馆,一位学生告诉我图书馆不卖书,在校园外不远处有几家书店。我想既然到了学校里,还是先在校园内溜达溜达再说。当我走到学院的音乐厅,一大型广告牌映入眼帘:《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海燕合唱团音乐会》。
 
    哈哈!有偶无独。我们,一个由美国华裔为主的海外合唱团,刚刚在北京的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一场演出。这里,在上海音乐学院,也有一个海外合唱团要举行一场音乐会。仔细一看海报上的演出日期,“2010年7月13日19:00”,就是今天晚上。
 
    好奇心驱使我决定要看看今晚的演出,可是海报上没有任何售票信息。我想此场音乐会一定和我们北京音乐会的一样,是免费赠票的。好在海报上列出了主办单位是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好,目标声乐歌剧系!
 
    经过一番打听和搜索,我终于找到了位于教学大楼十一层的声乐歌剧系的一间办公室。办公室里坐着几位声乐系的老师。我走进办公室,向老师们说明我的来意。一位姓周的教师(我猜想她可能是系办公室主任)接待了我,她大致介绍了一下音乐会情况,并开始打电话为我安排票务事宜,并让我晚上在检票处等她拿票。我在向她表示了一番深深的谢意之后,离开了校园。
 
    据周老师的介绍,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海燕合唱团是由印尼华人黄海燕1996年创办。黄海燕女士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曾拜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为师学习声乐。她还邀请上海音乐学院的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担任海燕合唱团的艺术顾问。此次海燕合唱团在上海的演出,实际上主要由海燕合唱团及上海合唱协会安排,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协办(尽管海报上写的是主办单位是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所有票务事宜皆由合唱团和合唱协会处理。
 
    傍晚,我早早来到音乐学院附近的天天艺术书店。我挑了几本书,正在付款时,见两位亚裔青年女子因不懂中文,无法与售货员交流,我便为他们翻译了一下。我猜想这两位女子一定是印尼合唱团的团员,一问,果然就是。于是我就与她们闲聊了几句,得知合唱团的成员基本上都是印尼本土人,而非海外华人。

    晚七点,我在检票处等到了周老师带来的票,进了音乐厅。音乐厅是以已故贺绿汀院长命名。据周老师介绍,厅内可容纳大约八百名观众。我看了下观众席,九成座位已满。据说当晚的观众大多是上海各合唱团的来宾。
 
    音乐会的第一个节目是由七位印尼小伙子表演的印尼民族器乐古铃铛合奏。古铃铛是一种打击乐,我从来既没听过也没见过。从外观看来,与其说是铃铛,倒不如说是更像木琴。舞台上的每一架古铃铛,各自都有自己的音域。古铃铛声音十分悦耳,加上七架古铃铛从高音到贝司,覆盖了很宽的音域,听起来层次分明,音色丰富。特别是贝司部分,效果很好。由于乐手们都是业余的合唱团员们兼之,在演奏技法上略显单调了一点。


    从演出的节目看来,合唱团由两部分团员组成。一个是青年团,另一是中老年团。青年团为二三十岁的青年组成,包括演奏古铃铛的小伙子们。青年团的节目以无伴奏合唱为主,辅以拍手,跺脚,及各种动作,具有很强的节奏性和表演性,表现出了热烈浓厚的民族风味。他们在合唱技术上也是可点可圈的。中老年团则以钢琴伴奏的合唱为主,其和声效果及表演性都要略逊一些。值得赞赏的一点是,团员们所有的合唱都不带乐谱上场。可看出他们是对待这场演出是做了精心准备的。

    青年团的指挥是一位来自UC SAN DIEGO的音乐教授。这位华裔女教授指挥风格具有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准确,对指挥无伴奏合唱可以说是恰到好处。而中老年团的指挥是一位印尼本族裔的男性业余指挥。
 
    为了使整台节目更加丰富多彩,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四位青年教师也参加了演出。两位女高音,两位男高音,每人各唱了两首歌曲。我对两位女高音教师不熟悉。但从声音看来,那位压轴的美声女高音水平很高,声音有着非凡的穿透力,一定是一位意大利歌剧演唱高手。两位男高音,唱的都是民歌。其中一位叫陈剑波,一年前我就买了他编写的《高等艺术学院声乐教材——男声民族卷》及DVD。另一位教师叫赵勇,他在上述教材的示唱中出现过多次。所以两位对我来说算是熟人了。从当时现场演出效果来说,我感觉两位男教师的演唱好于DVD中的示唱。

    音乐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在古铃铛伴奏下的大合唱,它将整个音乐会推上了一个高潮。高潮中,九十多岁高龄的周小燕教授神采奕奕,在合唱团团长及演员的簇拥之下走上舞台,音乐厅顿时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随着掌声的渐渐去,我坐上的士,也慢慢地消失在上海的暮色中……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漫谈历届青歌赛民族唱法男选手们
  • 歌曲欣赏 【青藏女孩】
  • 歌曲欣赏 【沙梁梁上站了个俏妹妹】
  • 论声乐教学中的男高音训练
  • 假声漫议
  • 所有跟帖: 

    谢谢分享!!! -故乡小路- 给 故乡小路 发送悄悄话 故乡小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5/2010 postreply 21:08:51

    回复:读“世博中国音乐之行的最后一个夜晚”有感,我熟悉的人和地方 -songofsongs- 给 songofsongs 发送悄悄话 (170 bytes) () 07/25/2010 postreply 22:28:27

    真是难得滴好机会~~~。谢谢分享~~~ -oukei49- 给 oukei49 发送悄悄话 oukei49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6/2010 postreply 06:43:34

    好文章,好图片。我再给你加几张两年前我探访故居 (图) -newmic2- 给 newmic2 发送悄悄话 newmic2 的博客首页 (506 bytes) () 07/27/2010 postreply 08:37:0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