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督复活的讨论谈基督教文化

来源: 月潜 2010-12-29 13:11:3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1656 bytes)

月潜按: 近来颇见有些朋友谈论基督教,但读后 感觉则是:作者似乎大都对基督教的基本事实并无了解,所以所谈所论,实际上只不过显示 并非基督教实意的个人的“高明见解”而已。兹奉转一文如下,并愿就如下问题就教于各位,欢迎大家批评讨论:
1. 如果各位认为基督复活不是一个事实,请问为什么他的那些弟子会愿意为一个谎言献身?为什么保罗(他并非基督亲传弟子)愿意为了基督而奉献他高贵的地位和生活,甘愿颠沛流离最终奉道而死?这仅仅是因为一个心灵寄托可以解释的吗?
2. 基督教从其诞生之日,就被人视为愚拙, 歌林多前书第2章第27节:『上帝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教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軟弱的,教那些強壯的羞愧。』 -----各位每谈论基督教,其神态语气皆有高高在上之慨,但是请问,对着生命的奥秘,对着宇宙的由来,各位心中真的就那么有自以为高明的底气吗?要知道,基督来到人间,实行拯救的同时,也在启示着宇宙的真理,耶稣复活如果可信,则其真理的启示也就同样可信,谦卑才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态度啊!
3. 许多朋友,虽然热心于批驳基督教,但据我看,这种批评恰恰是出于一种失落的心理, 就是说,感慨于自己的茫然孤寂,而羡慕乃至不平于别人的生命有所依寄的平安,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愿 告慰 您:以平和谦卑之心,您必然会找到基督之爱!
4. 对于那些已经确认自己已经找到生命真理的朋友,我也愿意对您说:愿您的旨意成全,而我们基督徒所常常祷告的是:原上帝的旨意成全。二者皆来自于我们的自由意志。

下为转文:

耶稣基督复活的证据


谈到信仰,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通常认为,科学家的信仰立足于观察和数据,是客观、真 实的,而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信仰,则源于人的主观意念,因而是不可靠的。我过去也这样认为,所以对基督教不屑一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基督教信仰有别于其 他宗教的根本点,在于基督徒的信仰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上的真实信仰。这一客观事实就是耶稣照《圣经》所预言的那样从死里复活。
  耶稣基督的复活是一个历史事实,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石。“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我 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十五14、19)。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他是神的儿子,要拯救一切相信他的人。如果基督 死后乃不能复活,那么信他的人哪里还有永生的盼望呢?可见,耶稣基督的复活确为基督徒信仰的根基和核心。对这样一件在两千年前发生的重大事情,我们怎样监 别其真伪呢?
  对一般人而言,“历史性”意即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即使是一件空前绝后、令人费解的事。但许多历史学家则认 为,只有在我们的时空及因果关系中发生的事,才能称之为 “历史性事件”,因而把死里复活这类事件排除于“历史”的范畴之外。有趣的是,新约《圣经》中关于耶稣复活的记载,完全符合这些史学家的要求。福音书完全 没有描述耶稣从死里复活的实际过程,更未尝试去探讨其中所包含的生理或其他因素,他们所记载的全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即符合我们时空观和因果关系的事), 就是耶稣被安葬后的第三日,尸体不见了,以及那些看见耶稣显现的人的种种经历。我很赞同一些学者的看法,即,耶稣复活的过程及意义是神学的范畴,而耶稣复 活这一件事本身却属于历史的范畴,可以用考察一般历史史事的方法加以考察。
  比如,我们虽未目睹辛亥革命,但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事实,及许多当事人的回忆录及史学家的考证,我们确信一九一 一年中国发生了这场伟大革命。现在,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即事实本身的证据、历史的考证、《圣经》的预言、事件对后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来考察耶稣复活的证 据。
事件本身的证据
  事件本身的证据包括尸体不见了、耶稣复活后的多次显现和门徒的改变三个方面,现在逐一加以讨论。
  尸体不见了
  耶 稣在星期五被钉十字架气绝后,他的门徒向罗马巡抚彼拉多求情,取下耶稣的遗体裹好后,安葬在耶稣的门徒约瑟新凿好的一个石墓里。墓用可滚动的巨石封好后, 由一队兵士看守。第三日(即周日)几个妇女来到耶稣墓地时,发现封墓的石头已被挪开,裹尸布完好地留在原处,但耶稣的尸体却不见了,仅是一座空墓。对耶稣 的尸体不见了这一事实,耶稣的门徒与反对耶稣的人没有分歧。但尸体到哪里去了呢?近两千年来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不外这几种看法:耶稣的门徒偷走了尸 体;犹太人或罗马人偷走了尸体;妇女们看错了坟墓;耶稣在十字架上没有死、安葬后醒过来逃走了;耶稣从死里复活了。
  根据〈马太福音〉的记载,当几位目睹耶稣复活的守墓士兵进城、把经过告诉犹太祭司长后,“祭司长和长老聚集商议,就拿许多 银钱给兵丁说:‘你们要这样说:‘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来把他偷去了。’倘若这话被巡抚听见,有我们劝他,保你们无事。’ 兵士受了银钱,就照所嘱咐他们的去行;这话就传说在犹太人中间,直到今日”(太二十八 11~15)。门徒偷走尸体、制造耶稣复活的神话这一说法最具蛊惑力。但只要冷静分析,此说是站不住脚的。第一,此说的逻辑是自相矛盾的。守墓的兵丁若醒 著,绝不会让门徒把尸体偷走;若兵丁们都睡了,他们怎么知道是门徒把尸体偷走了呢?第二,门徒不具备勇气和能力。耶稣的门徒虽追随耶稣三年之久,耶稣也一 再告诉他们他死后第三日要复活,但门徒们似乎仍不明白。所以当耶稣被抓后,门徒即四处逃散。耶稣钉十字架时,门徒中仅约翰在场。耶稣被安葬后,门徒们失去 了依靠,悲痛、胆颤、闭门不敢出屋,各人准备重操旧业,赖以为生。在这种状况下,门徒没有勇气冒著与全副武装的士兵正面冲突的危险去偷尸体;即使他们有这 样的勇气,并巧妙地避开了兵士的视线,进入了坟墓,他们也绝无那种从容,细心地把裹尸布层层解开、放好,然后只把尸体偷走。第三,门徒没有偷尸体的动机。 若真是门徒偷走尸体、捏造复活的谎言,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欺骗了。门徒们也当是千古罪人。但耶稣的门徒(卖主的犹大除外)都是正直、诚实、品德高尚 的人,决不至出此下策。许多正统的犹太教徒,他们虽不赞同基督徒的信仰,但均不同意门徒盗尸的说法。他们认为耶稣门徒的品格清高,不可能作出这种卑鄙的事 来。另一方面,如果真是门徒偷了尸体,造了谎言,他们的动机又何在呢?谎言背后总隐藏著一己或集团的私利,或名、或利。但门徒盗尸无任何私利可图。相反 地,他们宣扬主耶稣的复活,所得到的只是讥笑、谩骂、殴打、入狱和死刑。耶稣的门徒中,除约翰外,全部为主殉了道。历史上,为了自己的信仰赴汤蹈火、笑对 屠刀的可歌可泣的事例不胜枚举。但为自己捏造的谎言、明白无误的虚假信仰去受苦、受死,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门徒偷走尸体一说,既不符合门徒 的主、客观条件,又与情、理相悖。
  怀疑罗马人偷走了尸体是缺乏理由的。当时巴勒斯坦在罗马人统治之下。犹太人一直盼望旧约《圣经》中预言的弥赛亚 (救主)早日来到,以便领导他们反抗罗马政府,重新独立。如果耶稣从死里复活,证明他就是弥赛亚,这将加速该地区的动荡,这是罗马政府所顾虑的。因此,罗 马人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决不会假造耶稣复活的骗局。至于说是犹太人偷了尸体,则更不合理了。当时担任祭司职务的撒都该人和充当文士的法利赛人虽熟读旧约 《圣经》,但他们拒绝承认耶稣就是旧约中预言的那位弥赛亚,进而以亵渎神的罪名迫使罗马巡抚彼拉多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们不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也深恐 耶稣是弥赛亚,因为他们无法担当钉死耶稣的重罪。所以,在耶稣被钉死的第二天,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来见彼拉多,说:“大人!我们记得那诱惑人的,还活 著的时候,曾说:‘三日后我要复活。’因此,请吩咐人将坟墓把守妥当,直到第三日;恐怕他的门徒来把他偷了去,就告诉百姓说: ‘他从死里复活了。’这样,那后来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利害了。”彼拉多说:“你们有看守的兵;去罢,尽你们所能的,把守妥当”(太二十七62~65)。可 见,反对耶稣的犹太人唯恐他的门徒把尸体偷走,而绝无自己把尸体藏起来、助长耶稣复活的神话之理。即使他们一时打错了主意,将耶稣的尸体收藏起来了;当门 徒四处宣传耶稣从死里复活时,他们可以立即把尸体拿出来,一举打垮门徒的宣称。但事实是,当门徒宣称耶稣复活时,他们除了满心愤怒、恐惧、对门徒们诉诸武 力外,一愁莫展。当权者的沉默成了复活的见证,与门徒的见证一样有力。
  有人猜想,妇女们发现空墓时,是否是她们找错了坟地?尽管第三日早上妇女去看耶稣的墓时,可能是黎明时分(约二十 1;太二十八1;路二十四1),但找错坟地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至少有两名妇女亲眼看见约瑟和尼哥底母安放耶稣身体的情形(可十五47;路二十三55), 她们甚至“对著坟墓坐著”(太二十七61),看见安葬的全部过程,所以不易错认坟墓。即使妇女认错了,不可能门徒和法利赛人全都找不到葬耶稣的墓。更重要 的是,耶稣并非被葬在公墓中,而是在约瑟的私人墓地,约瑟当然不可能认错(太二十七57~60)。
  再一种企图解释空墓的原因的是所谓“耶稣昏蹶论”,即认为耶稣在十字架上只是昏蹶过去,但被误认为死了,于是在空 墓中得以喘息而醒过来逃走了。这种理论现已基本为人所废。因为一切早期的资料都强调耶稣已死。直到十八世纪法国的理性主义者范德瑞尼 (Venturini)才提出这个理论,要用理性可以接受的方法,化解耶稣复活的伟大神迹。但此理论经不起查调和推敲。持此种观点的人,对十字架酷刑的极 其残忍性缺乏了解。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被钉的人也难还生,何况耶稣的死是由罗马士兵、百夫长、约瑟等检查后所公认的。一个罗马士兵在耶稣肋旁扎了一刀 后,就有血和水流出来。最怕耶稣复活的精明犹太人,也对耶稣的死笃定无疑,只是担心他的门徒盗尸而已。再说,假若耶稣被从十架放下来后没有死,只是昏蹶过 去,怎么可能想像他不吃不喝,在冰冷的石墓中躺一天两夜(身上紧紧地被布裹住,还有百十斤香料)后,竟可能奇迹般地醒过来,推开封墓的巨石、躲过兵士的严 密防守而逃脱了?退一步讲,如果这一切真的都发生了,耶稣也只是在死亡线上残喘而已。按理他也应远走他乡暂时隐蔽才是,为何反而多次显现(下面要谈到)、 并让门徒四处宣扬他的复活呢?他这样做不仅有悖常理,而且与他无瑕疵的品格(见第三章)是格格不入的。耶稣是世上唯一一位无罪的人,他绝不会撒谎、欺骗。 再说,这样一位从昏蹶中醒过来、衰弱不堪的人怎能给门徒那样大的激励以至为宣告主的复活而不惜殉道呢?这种解释这么不合情理,以至不相信耶稣复活的怀疑论 者史特劳斯(David Friedrich Strauss)也不敢苟同:“一个从坟墓里偷溜出来的半死之人,又弱又病,需要药物的治疗,需要包扎伤口,需要力量与休息,却还能让他的门徒觉得他已经 胜过死亡与坟墓,使他们觉得他是赐生命的主,使他的门徒凭著这样的印象进入世界,达成他所托付他们的任务,这是不可能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苏醒过来的耶稣, 只会削弱他们对他的印象,最多只能为他自己带来一片哀悼声,但绝不可能将他们的悲伤转变为狂热,将他们对他的尊敬提升到敬拜的地步”
   上述人们所提出的各种对耶稣尸体不见了的解释都站不住脚,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耶稣确实战胜了死亡,从死里复活了。有人会想,用这种排除法,从尸体不见 了,推论耶稣的复活不十分准确、可靠。这种考虑有一定道理,因为人们也许不能列举出尸体不见了的所有可能性。但我们也不应该忽视,以上列举出的关于尸体不 见了的各种可能性,是人们两千年来所能推测出的、较能成立的几种可能性。所以,用这种排除法论证耶稣的复活,仍有很重的分量。另外还须指出,尸体不见了, 只是耶稣复活的证据之一;耶稣复活还有一系列的证据。综合考虑这些证据,才不会落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试探之中。
  耶稣复活后的显现
  福 音书记载耶稣在复活后的四十天内显现了十次,后来又在大光中向扫罗(即保罗)显现一次,一共十一次。有时是向个人显现(如向抹大拉的马利亚、彼得、雅 各),有时向一小群人显现(如向以马忤斯路上的二人,十一位使徒等),最多一次是同时向五百多人显现。耶稣的显现有两个特点。一是耶稣可以随时随地地显 现,出现和消失都相当突然和神秘,已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二是,复活的耶稣绝对不是一个灵魂而已,他常在光天化日下显示自己,并参与日常生活(如旅行、用 餐、捕鱼等)。他能同门徒们一起吃东西,又可邀请心中疑狐的多马,伸手去摸他手上及肋旁的伤痕。这些表明复活后的耶稣,不再是一般人的血肉之体,乃是一个 再不会朽坏的灵体;这个灵体不仅是个灵或魂而已,而是有灵、有体的实体。虽然人有限的头脑无法了解耶稣复活的实际过程,也不能测透复活后的耶稣其身体的特 质,但耶稣殉难后的多次显现,是耶稣复活的直接证据。
  有人曾试图用幻觉来解释耶稣的显现,认为人们看到的耶稣只是一个非真实存在的幻影而已。这种解释是缺乏生理学和心理学的依 据的。首先,人产生幻觉是变态心理所致,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比如,一位在战争中失去独子的母亲,常常思念自己的儿子,伤心落泪。当她坐在儿子的卧室 里,或昔日与他共餐的厨房里,触景生情,思虑过度,有可能产生看见儿子的幻觉。但耶稣的门徒的情况则完全不同。虽然他们跟随耶稣三年,但对主耶稣的认识、 了解,却仍相当不够和肤浅。虽然主耶稣曾一再告诉他们,他受难后第三日必将复活,但他们仍无法理解和相信。在耶稣被抓后,门徒即四处逃散。耶稣受难后,门 徒个个惊恐、害怕,情绪低沉,有的甚至重操旧业,下海捕鱼。不用说他们没有切切盼望耶稣从死里复活的心态,即使当妇女们告诉他们耶稣复活后,他们却是不 信,以为是胡言。当主亲自在他们中间显现时,他们仍惊慌害怕,以为所见的是魂,以至主耶稣责备他们不信,心里刚硬。门徒们的这种心态,很难产生看见耶稣的 幻觉。从客观环境看,耶稣不仅在门徒藏身的那间小楼上显现,而且在各种时间、场合向不同人显现:有时在屋里,有时在路上、湖边、山上;有时在清晨,有时在 上午、在下午。此等显现的各种环境不能用幻觉来解释。其次,幻觉往往是个人和主观的,但看见耶稣显现的不仅是一、两个人,有时是一群人,最多一次是五百多 人。虽然也曾有多人同时经历相同幻觉的事例(如我从前看过一篇关于一群在野外露营的人,在夜里同时发生梦游的报导),这些人往往在精神生活及肉体状况上, 同时经历一种变态的亢奋状态,如过度紧张、恐惧的情绪等。但同时看见耶稣显现的人,其身体状况、情绪、性格都不相同,多数人并无变态心理,他们同时看见复 活的耶稣,无法用幻觉来解释。再则,与幻觉完全不同的是,复活的耶稣的显现均非惊鸿一瞥就消失了;门徒们不但看见耶稣,而且在不同场合中与他有过长时间的 交谈;复活的耶稣还曾在加利利海边为门徒预备早餐。最后,耶稣复活后,在四十天以内频频向人们显现,但四十天以后,耶稣的显现突然停止了(只有一次在大马 色的路上再次显现给扫罗看),这也很难用幻觉来解释。因此,人们看见的不是幻影,而是复活耶稣的实体。
  门徒改变了
  读 新约《圣经》时,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四福音书中灵性迟钝的门徒们,因耶稣的受难而陷入绝望;但一翻开〈使徒行传〉,门徒们一扫怯懦、颓废之气,充满 了信心、勇气和爱心,拼死为耶稣基督做见证。门徒突然地焕然一新,原因是五旬节圣灵的降临和浇灌。但圣灵的降临正是耶稣复活、升天的结果。耶稣的复活释放 出伟大的道德和属灵的力量。门徒的改变可视为耶稣复活最伟大的见证。
  在十二门徒中为首的西门彼得性格十分鲜明。他心直口快、热情冲动,但又常常显出其个性上的软弱、愚顽。他深爱耶稣并对耶稣 有超然的认识,然而当主耶稣告诉门徒他将要受害时,彼得马上出面阻拦,完全体贴肉体,不明白基督降世的目的。耶稣快被捉时,彼得在客西马尼园和其他门徒一 样沉睡,让主耶稣独自祷告;当犹太人来捉耶稣时,他又冒失地拔刀削掉一来者的耳朵,并不体会主的旨意。耶稣被捉前,特别警告他要坚固信心,但彼得自恃刚 强,以为即便众人都跌倒,他却永不跌倒。耶稣被捉后,多数门徒们都跑散了,彼得却远远尾随,想看个究竟。不想被人认出门徒身分。为了保全自己,在慌乱之 中,他三次当众矢口否认是耶稣的门徒。当他第三次否认主后,鸡就叫了;他立即想起主耶稣事前对他说的话:“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太二十六34),于是痛哭悔改。这样一介莽夫,在主耶稣复活显现后,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五旬节后在耶路撒冷放胆证道,一次使三千人悔改、信主。 他满有属灵的力量和智慧,奉主的名能叫死人复活、跛子行走,能识破虚假,审判罪人。最后彼得为主殉道。相传他在罗马被倒钉十架,因为他觉得自己不配与主同 钉十字架。
  耶稣另外一个门徒叫多马。《圣经》中记录了他的三次发言,都显出疑惑、不信。第一次是马大、马利亚的弟弟拉撒路死 后,耶稣要让拉撒路复活,叫门徒一起到耶路撒冷附近的拉撒路所在的村子里去。当时,耶路撒冷的犹太人正准备杀害耶稣,门徒们有些顾虑;但多马则问道:“我 们也去和他同死吧。”(参见约十一1~16)第二次是在最后的晚餐上,主耶稣对门徒说,我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儿去。多马则问道:“我 们不知道你往那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约十四5)?第三次是,耶稣复活的当天晚上,在门徒所住的地方向门徒显现,当时多马不在场。事后十位门徒同作见 证,多马仍不相信耶稣的复活,并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约二十25)。多马的多疑心态可见一 斑。过了八日,耶稣再次向门徒显现,当时多马也在场。主耶稣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约 二十27)。多马在看透他心思意念的复活的耶稣面前,彻底地降服了。他虔诚地呼叫说:“我的主!我的神”(约二十28)。从此以后,多马再没有疑惑过,勇 敢、坚定地传扬福音。传说他后来到里海一带传道,遍及阿富汗、印度,寻找失丧的犹太人,领他们归主。现在印度仍有历史悠久的多马教会。相传他最后在东印度 为主殉道。
  雅各也为马利亚所生,从血缘或肉身讲,他是耶稣的亲弟弟。耶稣受难以前,雅各并不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耶稣复活后 曾向雅各显现一次。这使雅各由疑惑到确信,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柱石,后来以身殉道,被石头打死。使徒保罗原名扫罗,曾竭力残害基督徒。一次去大马色的路 上,主耶稣在大光中向他显现,质问扫罗为什么要逼迫他。扫罗的眼瞎了三天,也不吃,也不喝,恳切祷告,彻底悔改、归主,大有能力地为耶稣作见证,成为向外 邦人传福音的伟大使徒。在新约《圣经》中,保罗的书信占使徒书信的三分之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基督徒。如今每天有千万人读他写的书,引用他不朽的名句。 保罗两次被监禁在罗马狱中,最后亦为主殉道。
  门徒们的改变是耶稣复活极强有力的证据。前面已谈到,门徒们(除卖主的犹大外)个个品德高尚,不会编造耶稣复活的 谎言。编造谎言者总有攫取名利的个人动机。但门徒宣扬耶稣的复活所面对的是惨害和死亡。事实上,忠于耶稣的十一个门徒中,除约翰一人活到近百岁、在拔摩岛 上见到异象、写成《圣经》的最后一卷书〈启示录〉(〈启示录〉的作者一般认为是使徒约翰)外,其余十位全部为传扬主耶稣的复活、劝人悔改信主而殉道。他们 能如此勇敢地牺牲自己,必定是得到了耶稣复活、以大能显明他是神的儿子的确据。古往今来,很多人为了自己的信仰而献身。他们的信仰有正确、谬误之分,有真 实与虚假之别。但是,当他们在临死时,肯定毫不怀疑自己为之捐躯的信仰是神圣、高尚、真实的。还未见过任何人为自己编造的、或明明知道虚假的一种信仰去受 死的。何况,纸包不住火,谎言总有一天会被揭穿的。但耶稣复活之事,两千年来无人可以推翻(下面还要讨论)。
  查理'寇尔森(Charles Colson)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三年任美国总统尼克森的特别顾问,被称为尼克森的刀斧手,后因水门事件入狱,在狱中悔改信主。出狱后他创办了监狱团契, 专门向狱中的犯人传福音,并著有《重生》(Born Again)、《爱主你的上帝》(Loving God)、《当代基督教与政治》(Kingdoms In Conflict)等书,内涵丰富、深刻,可读性很高,是我喜爱的作者之一。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耶稣的复活作见证。根据他的回忆,水门事件刚被披露出来 时,尼克森本人和他的智囊团并不在意。但尼克森终于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把最忠于他的十名亲信召在一起,统一口径,企图把事情掩盖过去。当时,全国人 声鼎沸,他们受到很大的压力,但绝无生命危险。为了保全自己,“立功赎罪”,他们都纷纷背叛其主。从尼克森知道事件的全部真相、订立攻守同盟,到亲信们向 检查官处全盘托出,前后不过三个星期!寇尔森说:“水门事件叫我看见,以谎言为本的密谋很快便会被揭穿,不论行骗的人是多么有权、有势、有头脑。……然 而,基督的门徒,一批无权无势的软弱小卒,竟然能够坚定不移见证他们亲眼看见基督从死里复活,最后甚至以身殉道在所不辞。除非基督的复活确有其事才有可 能,否则为一个谎言作一点暂时的牺牲已经绝无仅有,更妄论捐躯了”
使徒保罗的生命的改变和证词

保罗(3年—67年),原名扫罗。保罗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属于便雅悯支派的以色列人,是出生在国外的犹太侨民。由于出生在罗马帝国的直属领地,根据出生地 国籍原则,具有罗马公民的身份。他的家在犹太北方,基利家的大数城,这里是当时罗马帝国的主要学术中心之一。据《使徒行传》和《圣经》中保罗书信记载,保 罗是一名严厉的法利赛人,循规蹈矩忍辱负重,同时激烈反对并参与迫害基督徒。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激烈逼迫基督徒的人,后来却弃其尊贵的地位和生活如鄙履, 用他的全部生命和热情, 为基督做出了卓绝的见证! 这实在是令人惊讶的奇妙,而这奇妙而真实的历史,则再次有力的彰显了耶稣死而复活的可信。
除福音书外,新约《圣 经》中的〈使徒行传〉中,详尽地记录了复活后的耶稣,在大光中向保罗显现,使保罗悔改认主的始末。使徒保罗本人则在〈哥林多前书〉中,为主耶稣的复活提出 强有力的见证。此卷书是保罗在第三次旅行布道期间,写给位于希腊半岛南部的哥林多城的教会的,成书期间约在公元五十五年。如果主耶稣是在公元三十年左右受 难的话,保罗写此信时,距耶稣的受难、复活仅二十多年。他在信中写道:“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 了;又如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以后显给雅 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末了也显给我看;我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林前十五3~8)。保罗在见证复活的主显现时,特别提到耶稣曾在加利利,一次显给 五百多弟兄看;而且在他写这书信时,五百多弟兄中的多半还健在。这是何等有力的见证!如果保罗在此信中所谈稍有不实,早就被人揭露了,此信不可能留传至 今,脍炙人口。试想,如果有人公开发表文章,编造说在六十年代末、或七十年代初去世的某知名人物,死后又复活了,他的文章一定会受到猛烈的抨击和令人嗤之 以鼻。〈哥林多前书〉被收入新约《圣经》正典,至今广为人们所颂读、喜爱,是见证耶稣复活的巍然挺立的历史丰碑。

史学家的记载
  在 第三章讨论耶稣的历史真实性时我们谈到,尽管非基督徒史学家留下的记载不多,但仅有的记载是十分肯定、可靠的。关于耶稣复活的史料亦是如此。一个犹太人在 罗马的边陲省分巴勒斯坦被钉死,在罗马新闻界是微不足道的,恐怕连见报的资格都没有。直到几百年后,当基督教如火如荼地席卷全世界时,史学家才猛然惊醒、 回首。所以,除了当事人的见证外,史学家关于复活的记录不多,但已有的记载却相当确凿。
  著名犹太史学家约瑟夫在《犹太古史》记载道:“这时犹大地出现一名叫耶稣的智者(如果我们能这样称呼他的话),他能行神迹 与奇事,又是许多喜欢追求真理之人的导师。跟随他的人除了犹太人之外,也有不少是希腊人。这人就是基督,但罗马巡抚在我们民间领袖的怂恿下,判钉他十字 架。起初就爱他的那群人一直没有离弃他,因为他在死后第三天又复活了。众先知曾预言他的复活及许许多多有关他的神迹奇事。基督徒就是从基督得名的,至今仍 未完全绝迹”
1。
  他勒(Thallus)是生于撒玛利亚的史学家,是外邦人中最早提到基督的,其作品多在主后五十年左右写成。可惜原著已失传,只能从他人的作品中窥测一、二。公元二二一年左右,基督徒作家犹非利加纳斯(Julias Africanus)在评论他勒的作品时说:“他勒在其所著的史书第三卷中,把耶稣受难时,遍地都黑了的情况解释为日蚀,照我看来似乎不合理”
2。这 个评论是十分中肯和重要的。第一,耶稣受难正值犹太人的逾越节当天或除夕。犹太人的历法也是一年有十二个月,像中国的农(阴)历一样,是依月圆月缺计算 的:月亮绕地球转一圈为一个月,月亮绕地球转十二次便为一年。阳历则以地球绕太阳转一次为一年。阴历一年与阳历一年差十一天,须用闰月来补足。世界通用的 公历是阳历。有资料认为,以色列人住在埃及期间可能用阳历,但离开埃及后,便改用阴历。出埃及那一个月定为正月(相当于阳历三、四月),逾越节在正月十四 日;那天晚上,是一年的第一个圆月之夜(这是犹太人的宗教历法)。此外,他们还有一种方便农作、以宗教历的第七月(相当于阳历的九、十月)为正月的民事历 法。(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圣经》启导本第178页的“以色列人古代宗教。民事历、节期与阳历对照表”。)圆月时,地球应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并在太阳与 月亮的连线上,故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反光的全月。日蚀的发生是因为月亮恰好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并在前两者的连线上,此时月亮是以背光面对著地球,我们看不 到月亮(所谓新月期)。当月亮开始遮住太阳时,我们就看到太阳出现一个弧形的缺,当月亮全部遮住太阳射到我们眼中的光线时,就是日全蚀。耶稣受难时正逢满 月之日,把他断气时遍地变黑归结于日蚀是不符合天文学常识的。
  其次,福音书中详细记载了耶稣受难时遍地变黑之事。“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日头变黑了;殿里的幔子从当 中裂为两半。耶稣大声喊著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的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路二十三44~46;另见太二十七45~50;可十五 33~41)从犹非利加纳斯的这一段评论可以看出,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黑暗降临大地之事在当时是家喻户晓的,以致不信耶稣是弥赛亚的人,必须要想方设 法,用自然现象来解释黑暗发生的原因,企图抹掉这一神迹。不信者的这种解释,虽与科学知识相悖,但却成了耶稣受难、从死里复活的史实的极佳注脚。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