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回忆

来源: week 2009-10-25 18:08:3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168 bytes)
在天安门城楼两侧各有一个公园。
如果你面向毛主席像,那么你的左手方向是中山公园,右手方向是劳动人民文化宫。

对于中山公园的记忆,大多与春游有关。
一大堆白菜堆儿和小土豆们,兴高采烈地被几辆公共汽车拉到公园门口。
跑过郭沫若题字的保卫和平牌坊,绕过长廊,看过五色土,直奔登月火箭。
那登月火箭是一种电动转椅。一个大圆盘,上面设置了一圈座椅。整个圆盘与地面倾斜大概45度角。开起来座椅是顺时针转动。记忆可能有误差。现在它早已成古董了。
当时春游的目的一是坐登月火箭,二是吃果料面包。心里还得想着回去这作文可怎么写。
后来的课上我被同学指出把登月火箭外围圆筒形铁皮包装上画的星星的颜色给弄错了,忘了我们双方各自认为的是哪种颜色了,反正不是白的就是黄的,最后决定下次再去时用事实来说话。

下面是网上找到的中山公园图片,依次为:牌坊,长廊,五色土,音乐堂外部,音乐堂内部







相比来说,劳动人民文化宫更幽静一些。里面的苍松翠柏我至今记忆犹新。

中学时到那里去逛书市,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每年都举行?
那时买读者文摘,青年文摘什么的,尽管同一篇文章这本杂志里有,那本杂志里也见。书市上还亲耳听见有中年人认真地对读者文摘摊位的阿姨说:“喜欢你们的杂志...”
后来读者文摘因为知识产权方面的缘故而改了名,叫读者了。想想当年挺无知,对版权什么的从没想过。老师说:“你们要提高作文表达能力,要去摘抄好词好句。你看我给你们念一段儿,‘...夕阳掩映,水面上就象撒上了一把碎银’,看看,形容得多好,你们向人家学学!” 过了些日子,老师又批评我们说:“我说你们怎么每人都往湖上撒一把银子?你们就不能有点儿想象力吗?!”
于是我们每个人眉头都拧成小疙瘩,去找东西抄在自己的周记本子上。而所抄的东西大部分来自这文摘那文摘什么的。这抄袭而不注明原作者的习惯直到出了国才被制止。

扯远了,看看两张网上找到的文化宫的图片吧





下面是网上对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的介绍。
(开抄)

source: http://www.book-hotel.cn/date/art/369.html

北京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位于天安门西侧,面积22余公顷。原为辽、金时的兴国寺,元代改名万寿兴国寺。明成祖朱棣兴建北京宫殿时。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为社稷坛。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1914年辟为中央公园。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18年改名中山公园。

  从南门入园,过门厅,穿过彩绘长廊,迎面看到蓝琉瓦顶的由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石牌坊(原称“克林德”坊和“公理胜”坊)。北边是成片的古柏,这些古柏大多是明代所栽。其中有7株挺拔参天,态各异的古柏相传为辽时种植,迄今已逾千年。还有一株槐树与柏树相抱生。称“槐柏合抱”,至今仍枝繁叶茂,蔚为奇观。西行到坛门,可看到一对石狮,系北宋遗物,是1918年从河北大名的一座古庙废墟中发掘的。

  公园的主体建筑社稷坛位于轴线中心,坛呈正方形,为汉白玉砌成的三层平台。坛之北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孙中山先生灵柩。1928年改名中山堂。堂后门内两侧原列有72支镀金银的铁戟,故称戟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将铁戟全部掠走。

  社稷坛外西南面,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等附属建筑。

  社稷坛东边,环境清静,称长青园,园内叠假山、搭花棚、筑花坛、置盆景。在松柏苍翠,杉竹相映中,点缀着松柏交翠亭、投壶亭、来今雨轩等景点;西边的唐花坞是培育各种名贵花木的温室花房。

  此外,园内还从各地迁移来一些古建筑,在唐花坞以西,著名的“兰亭碑亭”与“兰亭八柱”,原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是19l7年迁来的。亭为重檐蓝瓦八角攒尖顶,立在中间的石碑上刻有“兰亭修禊曲水流觞图”和乾隆帝所写的有关“兰亭”的诗作,八根石柱上分别刻着历代书法家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帖,是珍贵的石刻文物。1915年从清代礼部衙门移来的习礼亭,原建于鸿胪寺内,是各地初入京的文武官员和外国使臣朝谒皇帝习礼之地。

  公园后部植一片柏树林。筒子河上可划船,冬天冰封期能滑冰。隔河与故宫相辉映,波光楼影,景色如画。




source: http://www.cei.gov.cn/index/serve/showdoc.asp?Color=Eleven&blockcode=wnjxzh&filename=200212092911

劳动人民文化宫


  劳动人民文化宫原为太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祖的宗庙。依据古代王都“左祖右社”的规划,与故宫、社稷坛同时建造,是紫禁城重要的组成部分。

  劳动人民文化宫占地14万平方米。为了突出祭祖的主旨,四周围以三道红墙及层层松柏,衬托起金碧辉煌,错落有序的建筑,营造出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建筑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琉璃门、汉白玉石拱桥、戟门、三大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井亭、神厨、神库、配殿依次排列于两侧。

  亭殿(前殿)是皇帝举行大祭活动的场所。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殿内地铺“金砖”,梁柱为名贵的金丝楠木,气势雄伟,比故宫的太和殿高2米,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象征。寝殿是供奉帝后神位之处。祧庙是供奉皇帝远祖神位之处。

  太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规模最宏大的皇家祭祖建筑群,是古代最重要的宗庙建筑,堪称“天下第一庙”。

  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总理提议,政务院批准辟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毛泽东主席亲书匾额,成为首都职工的学校和乐园。

(抄完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