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过一本杂志专门研究闽粤语言的,这有些背景资料:

李如龙:闽粤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征 转
李如龙:闽粤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征
【原文出处】暨南学报:哲社版
【原刊地名】广州
【原刊期号】199906
【原刊页号】4~10
【分 类 号】H1
【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0003
【标题】闽粤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征
【标题注释】本文根据1998年在曰本京都大学的演讲整理成文,后在香港举行的第七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上宣读过。先后听取过一些同行专家意见,作过修改。
【 作 者】李如龙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

【内容提要】方言的文化特征就是方言在内外关系和古今流变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本文从四个方面比较闽粤方言的文化特征的异同:1.方言的内部差异和代表点方言;2.方言与古今共同语的关系;3.方言的运用和方言间的接触;4.方言演变的类型和整合的模式。
【关 键 词】闽粤方言/文化特征
【 正 文】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总是忠实地反映着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的历史和文化,通行在一定地域的方言则是各种地域文化的最直接的体现。研究方言既应该研究它的内部结构,展示该方言的语音的词汇的和语法的特征;也应该联系该地的历史文化研究其文化特征。
  什么是方言的文化特征?经过多年的思考,我认为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方言的文化特征就是方言在内外关系和古今流变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所谓的“内外关系上的特点”,包括在一个方言区里的各种小方言之间是差异很大或相当一致?有没有权威性方言起规范作用;方言与共同语之间关系如何?共同语是否普及,方言是否受到共同语的重大影响?在与周边方言相处中谁者是强势的谁者是弱势的,强者对弱者如何扩展其地盘,施加其影响?所谓古今流变中的特点包括:方言的形成叠加着多少历史层次,那一个层次是决定性的?方言定型之后演变速度是快是慢?历史上的共同语对它施加影响是大是小?有无其他民族的语言渗入?在演变模式上有什么特点?所有的这些,都不是方言的内部结构所决定的,而是它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因而,它不是方言内部的结构特征,而是方言外部的文化特征。
  不同的方言之间,既有明显的方言差异(结构特征),也一定有不同文化差异(外部特征)。比较研究方言的文化特征,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存的方言共时系统的形成的历史背景,而且对我们了解地域文化的特点有很大的启发。
  本文从四个方面就闽粤两大方言的文化特征的异同作一番比较,借国际粤方言研讨会之机,就正于诸位方家。
      一、关于方言的内部差异和代表点方言
  同一区内的小方言之间,有的差异甚大,甚至没有明显的有代表性的中心方言:有的差异甚小,有高威信代表点方言,并对各地方言发挥很大的影响。前者是离心型方言,后者是向心型方言。在这一点上,闽粤方言就有明显的差异。相对而言,粤方言内部差异是比较小的,即使在有明显方言差异的地区,例如粤西的高雷地区和桂南的钦廉地区,代表点方言广州话也可以通行无阻。不仅如此,在香港,虽然百余年间沦为殖民地;在吉隆坡和旧金山,虽然远隔重洋,那里所通行的粤语竟比广东省内的一些地方的粤语更加接近广州话,甚至于一般的别方言区的人都难以辨别。像这样高度集中的向心型方言在汉语方言中是任何方言所无法比拟的。在闽方言之中虽然有些二级方言区也可称为向心型方言,福州话在闽东可通行十几个县,厦门话通行于闽南20多个县和台湾省全岛,汕头话在粤东10几个县市,海口(文昌)话在海南全省,海康话在雷州各县市也都通行无阻。而在闽北和闽中,建瓯话和永安话通行就有些免强了。至于各小区之间,不但没有形成共通的代表性方言,各方言之间还相差甚大,大多并不能通话。在闽语可以说是二级区多为向心的,少数也离心;整个闽语的一级区应该说是离心的,换句话说是大分散小集中。



作者:善良的流氓♀2009-1-12 05:25 回复此发言

--------------------------------------------------------------------------------

2 李如龙:闽粤方言的不同文化特征 转
  闽粤方言在这方面的差异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从地理环境说,粤方言分布的中心地带珠江三角洲是平坦的河网地带,在省外和国外的分布也大多集中于市镇(如南宁、北海、香港、澳门、吉隆坡、旧金山),各粤语区之间交通较为便利,人民之间历来彼此交往频繁,更重要的是南粤商品经济早在一千年前就十分发达,商业流通正是方言沟通和混化的润滑剂。广州是一千多年的都城,也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南大门,广州话在粤语区内的权威地位是自然形成的。而在闽语所分布的地区,虽然也有平坦的闽江、晋江、九龙江等出海口,但彼此相距遥远,没有联成一片,这几闽语区历来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划(3个省5个州),其余各区多半是崎岖的丘陵地,向来交通不便。泉州、漳州、厦门和汕头也曾有贸易港口,由于兴衰历变,并未形成稳定的大型的商业中心。省城福州虽然历史悠久,政治经济的力量都有限,显得鞭长莫及,未能成为全区的中心方言。
      二、关于与古今共同语的关系
  在闽语区,方言和共同语素有双语并用的传统。各地闽语多数的字都有文白异读。白读是方言固有的读音(说话音);文读则是早期共同语的读音(读书音——也就是读书时模仿得不准的正音)。从以下例字福州话和厦门话的文白读就不难看出,文读音是接近于《广韵》系统的中古音的。
  附图


  近代社会以来,闽语区逐渐出现了普通话和方言的双语制。雍正年间,鉴于闽粤官员说话别人听不懂,曾有诏令要求闽粤两省设立正音书院教习正音,后来在福建就陆续出版了一些推广官话的读本,例如蔡伯龙的《官音汇解》、张锡捷的《官音便览》、黄绍武的《闽音正读表》,连一些地方韵书如《汇音妙语》和《十五音》也收入了一些“正音”。辛亥革命以后,福建所办的新学堂至少在闽南地区识字教育都是用注音符号拼注“国音”,然后用方音“解说”的,因而脱盲后的青少年大体上都能免强听懂普通话。在西部山区,由于外地人口的不断涌入,本地方言又格外分歧,有时一个县内就有几种不能通话的小方言,为了交际的需要,最近的半个世纪之内,都先后推广了普通话。在大田、尤溪、将乐等县先后创造了突出的推广普通话的成绩受到中央的表彰。
  而在粤语地区,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可以说是方言为体,共同语为用。在口语方面,真正在普通百姓之中推广普通话还是近二十年间的事。由于识字教的是方音,连知书识理的文化人都只能用方音读书而很难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书面语方面,不论是纯粹的方言口语或是参杂着文言成分和书面语的混合文体,都可以书写成文。早先的木鱼书、通俗小说和现代香港报章的副刊、广告都是这类方言书面语。而且共同语书写的书面语,由于识字是经过方音,用方音去阅读也便可以理解。这就是粤式的方音为本,言文同音而异词,文白夹用,雅俗共赏。换言之,在粤语区,说话用粤音,读书也用粤音,在书面语可用的语文也可用方言,还可夹用文言成分。文言、白话、方言三语共一音。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的普通话教育有明显的进步,社会上则因大量外省打工者的涌入,促使了普通话的逐渐普及。
  由此可见,共同语对方言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在书面语方面的标准、规范的地位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方言区只有作用力大小、作用方式不同的差异。
  从闽粤方言的这方面差异也可以看出两地的历史和文化心态的诸多不同。
  闽语的形成主要是汉人四次移民潮叠加的结果,第一次是汉末东吴人移居闽北闽东;第二次是东晋南迁时辗转入闽;第三次是初唐陈政、陈元光的平定闽西、闽南;第四次是唐末王审知的据闽、治闽。头两次时代久远,批量较小,在闽中分布面也较窄;后两次批量大、分布广、影响更大。这两次移====体虽然也是避乱南下的农民,但是多为加入行伍的兵卒,后来在闽中掌权落籍了(陈元光是漳州刺史,王审知是闽王,其所部后来都在福建各地安家落户)因此形成了浓重的正统思想。虽然远处东南海陬,关山阻隔,无复北顾,总是以“中原贵胄”、“华夏传人”而引为自豪,不论传到多少代还是忘不了中原老家的郡望,盖起房子便在大门口写明“某某衍派”的堂号。宋以后,闽中文教渐兴,士子应举十分热衷,取得功名者不在少数,于是一些文化汇萃的古城往往自称“海滨邹鲁”。这种注重故土的血缘、地缘的“根”的意识至今不衰。许多后来移居台湾乃至东南亚的闽裔,至今还记得自己是“陇西李”、“颖川陈”或“燕山黄”。这种“根”的意识对于注重学习主流的“官话”和“正音”,显然是十分重要的。闽语区所以素有方言与共同语双语并用的传统,乃根植于这种崇正意识之中。

(来源:http://tieba.baidu.com/f?kz=525297710)

所有跟帖: 

谢谢一梅姐,长见识了。 -ling1984- 给 ling1984 发送悄悄话 ling1984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7/2009 postreply 08:48:2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