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次秘密立储:道光择储始末

来源: 雕塑佛 2009-12-12 06:28:1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127 bytes)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二十五日,热河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内,60岁的嘉庆皇帝气息奄奄,病势沉重。嘉庆自知病将不起,即召赛冲阿、索特纳木多布斋等王公大臣,公启镁鐍匣,宣示御书。鐍匣内,有嘉庆四年(1799年)四月初十日,由嘉庆亲书立旻宁为皇太子的朱谕一纸。戌刻,嘉庆病逝。八月二十七,旻宁即皇帝位于太和殿,以明年(1821年)为道光元年。这样,清王朝又一个以秘密建储方式确立的皇位继承人接续了帝统。此即为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代皇帝——道光皇帝。

嘉庆皇帝共有五子,旻宁为嘉庆第二子,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初十日诞生于撷芳殿,为孝淑睿皇后所生。旻宁虽为嘉庆次子,因长子早殇,这样,旻宁在他三个成年的弟弟中实际居长子之位。旻宁6岁入上书房课读,检讨万承风、编修秦承业是他的开蒙老师。等到旻宁年龄稍长,学有所长之后,礼部右侍郎汪廷珍暨翰林院学士徐颐与之“朝夕讲论”,旻宁因而得到进一步深造。在诸位老师中,万承风深得旻宁敬重。在他即位后,忆及冲龄就傅情景,犹盛赞万承风“尽心讲贯,深资启沃”,决定对已谢世的万承风晋赠礼部尚书衔,并赏给万承风之子万方熙举人的功名。关于旻宁课读期间学业上的成就,除了《清宣宗实录》中,“经史融贯”、“圣业益精”的堂皇记载而外,无从查证。旻宁幼年就读,自然不只是熟读四书五经、先朝圣训,国语骑射也是同样重要的功课。史载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旻宁10岁的那一年,随祖父乾隆行围威逊格尔。突然,一头惊慌失措的鹿被人轰出了丛林,旻宁眼捷手快,弯弓搭箭,直射奔鹿,鹿应声倒地,围场上立时欢声雷动。旻宁的这一手,使得80高龄的老祖父乾隆笑逐颜开,心花怒放,当即赐旻宁黄马褂一袭,翠翎一支。事后,兴高采烈的乾隆特咏七律一首以志其事。句中有:“老我策聪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争先早二龄”。1乾隆看到旻宁10岁初围得鹿,不由忆及自己12岁时,木兰从狝初围获熊的得意往事,故有“所喜争先早二龄”之句。乾隆对幼孙的“神武智勇”十分欣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故而诗中又云:“家法永遵锦奕叶,承天恩贶慎仪刑。”隐然以承继帝统的厚望寄托于旻宁。旻宁既得祖父乾隆如此赞誉和恩眷,作为旻宁父亲的颙琰,自此对这个实际居长子地位的儿子另眼相看,给予他更多的关顾。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决定禅位于已经密建的皇储颙琰。嘉庆元年(1796年)元旦令节禅让礼成后,旻宁的父亲颙琰做了皇帝,是为嘉庆皇帝。然而,处于太上皇乾隆和乾隆宠臣大学士和珅双重压力下的嘉庆不过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傀儡。嘉庆深感自己处境险恶,自己的皇位尚且岌岌可危,哪里还谈得上考虑密建皇储?因而,嘉庆在即位后的三年中,没有确定皇储。嘉庆四年(1799年)年初,乾隆病逝,嘉庆开始亲政。嘉庆在办完诛灭和珅,巩固了权力这件大事后,即于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亲书旻宁之名,缄藏鐍匣。自密定储贰后,嘉庆对旻宁关怀备至。长夏炎凉,则有瀛台读书之命,仲春肄武,則有南苑习围之谕。摒窥测,杜猜疑,尽全力维护旻宁。寿皇展拜,则命随行,裕陵敷土,则命恭代。至于郊坛之祈报,陵庙之荐享,时复主鬯代行。嘉庆十三年(1808年)旻宁嫡福晋钮祜禄氏病逝,嘉庆特命座罩用金黄色。嘉庆竭力以这些特殊待遇来突出旻宁在诸皇子中的特殊地位。嘉庆十八年。(1813年),紫禁城内的一场变乱,使旻宁的“神武智勇”获得了又一次表现机会,从而也进一步巩固了旻宁的地位。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天理教徒200人发动起义,在宫内太监的接应下进入东华门和西华门,在宫廷内与宫廷守卫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浴血奋战。在起义军攻打隆宗门并进入内廷之时,旻宁与诸皇子正在上书房。旻宁闻变,急差人取内撒袋、鸟枪、腰刀,迅速披挂停当。这时,京城禁卫军还未入宫,旻宁见有五六名起义军正在养心门对面南墙外膳房房上从西大墙向北攻击,旻宁立即举枪射击,一名起义军即刻坠墙身亡。旻宁又见一名起义军手执白旗,正向其余几名向北进攻的起义军指示方向,旻宁举枪又将执白旗者击中。连遭狙击的起义军被迫撤离西大墙。午后申时,留京诸王及内务府大臣引兵入神武门增援,原准各派往滑县镇压天理教起义的火器营1000多人也被调入宫内。突入宫门的起义军被残酷地消灭了。宫廷内一场殊死搏斗以起义军的失败而告结束。

当天理教起义军于京城发难时,正值嘉庆秋狝木兰。旻宁本也随扈木兰,因阴雨减围,旻宁因而先还京师。京城变乱平定后,旻宁偕皇三子绵恺飞章嘉庆行在。嘉庆览奏,对“汉唐宋明未有之事”竟在大清朝发生,感到十分震惊。九月十七日,嘉庆在返京途中,颁“罪己诏”,祈求上苍赦罪、保佑大清江山。在这次京师变乱中,唯一能使嘉庆聊以自慰的是,已被密建为皇储的旻宁的表现。嘉庆对旻宁的报告“垂泪览之”,看完之后,内心深处充溢着对旻宁无限的嘉许之情,激动的心情竟使他无法找到确切的语言来表达对儿子的赞扬。尽管如此,嘉庆在上谕中还是用 “有胆有识”、“忠孝兼备”之词盛赞了旻宁。旻宁因此被封为“智亲王”,连为其立过汗马功劳的所用之枪,亦被嘉庆冠以“威烈”之名。

旻宁于京城急变之时,临危不乱,身先悍卫,保住了清廷重地,对清王朝来说,确实“功在社稷”。身为皇子的旻宁深知,谨慎、谦虚,在这种时候对于确立他在嘉庆和王公百官面前的完美形象是多么重要。他在给嘉庆的奏章中,始终不忘把握住这一点。他在给父皇报告京城之变的第一个奏章中,即有“子臣实出无奈”,“子臣手足无措,大胆在官內放枪”的语句。嘉庆阅后,虽云旻宁“大胆无奈”的说法“殊觉过当”,然而,“词语谨饬”的赞语显然是对旻宁故作姿态的肯定。在嘉庆褒奖旻宁的上谕颁发后,他在谢恩奏章中,又进一步将自己当时诚惶诚恐之状淋漓尽致地加以宣染:“事在仓卒,又无御贼之人,势不由己,叨天祖皇父皇母鸿福,却贼无事,子臣年幼无知,于事后愈思愈恐”。3旻宁的表演大获成功,他得到嘉庆“功在社稷”,“不自满假”,“有大能谦,不矜不伐,圣人之功,超迈前古”4的高度评价。由此,嘉庆对旻宁信任弥坚。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东巡拜谒三陵的嘉庆,特命旻宁随侍行礼,瞻仰太祖太宗所贻法物。嘉庆耳捉面命,谆谆告诫旻宁“缔造维艰,守成匪易”。嘉庆又御制《大礼庆成记》,首述高宗密建隆恩,又隐示社稷付托得人,克绳祖武之意。这表明,嘉庆对亲政后选定的皇储是很满意的。这一年七月,嘉庆于病重之际,颁诏山庄,旻宁继位,乃顺理成章之事。

旻宁的继位可谓一帆风顺,然而,继位后的道光皇帝而临的是他的历代老祖宗从未遇到过的复杂政局。

有清一代,在经历了被称作盛世的康乾时代之后,到嘉庆朝,整个社会已呈现一片“四海变秋色”的衰败之象。嘉庆统治时期,清王朝又经历了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的冲击,清王朝的衰败一发而不可收。这表明,在中国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制度已然病入膏肓。当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正缓慢地徜徉于历史长河之中时,世界形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美的一些主要国家已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经济正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强国恃其经济实力和坚船利炮,不断在中国沿海叩关破门。清政府竭力维持的闭关锁国的局面再也无法继续下去了。内则战乱频仍,外则边患四起。一个以传统方式造就出来的皇帝,要治理的却是一个既有旧矛盾又有新危机的古老帝国。

(网文)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陈明忠谈1976台湾“陈明忠叛乱案”(组图)
  • 1899年,洋医代表整个西方世界首次进紫禁城
  • 国民党阻挠李四光回国 周恩来委托叶剑英接应(组图)
  • 1981年,暗杀教皇保罗二世(组图)
  • 王光美谈高饶事件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