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中央“三室”对林彪反革命集团罪证存疑

来源: soccermom 2009-11-11 17:21:4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207 bytes)
中央党校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以下简称“三室”),自2007年初就林彪、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反革命集团案,进行复核。今年3月中旬,以“三室”名义给中央政治局递交了《关于林彪定论为反革命集团主犯,若干主要罪证成立有疑》的意见报告。
“林彪反革命集团案”不能成立
该报告指:林彪和陈伯达之间的关系,陈伯达和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之间的关系,林彪和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会作之间的关系,从已公开和非公开、防扩散的证据中,林彪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无另立组织,无要推倒、颠覆宪法中社会制度,无搞有组织性活动。在个人之间或在聚会时,对当时的路线、政策或党中央主席有意见、有批评(包括激烈的指责),都属党的组织性、纪律性范围,所以“反革命集团”罪状难有法律依据确立。
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关系
该报告指: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相互勾结,欠缺勾结反革命犯罪事实,而“勾结”活动基本上或称主要目的是维护毛泽东亲自领导的文化大革命、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毛泽东思想。林彪和江青称谓勾结,同样是为了保卫毛泽东,捍卫毛泽东发动、领导文化大革命。林彪和江青之间的斗争,有权力斗争,有对文化大革命立场上的分歧,实际上是林彪和毛泽东的分歧。该报告指:林彪问题的实质、性质,纯属党内斗争、宗派斗争,也包含着反对毛泽东专制、独裁、政治狂热的正确方面。在特殊年代、极不正常的政治环境下,林彪追随或同意毛泽东的路线、决策,是属于严重的政治错误及行政上渎职。
林彪四次推辞当接班人
该报告指:林彪并无参与决定文化大革命和制定文化大革命路线。
林彪在1966年8月1日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前后,曾四次推辞当接班人,包括两次书面报告。毛泽东在林彪第二份报告上作了批示:“考虑甚久,惟有林彪最宜接班,请接受委托”。结果,林彪把毛泽东的批示报告撕碎扔进痰盂里,说了一句:“我不想倒在润之之前”。叶群令机要员退下,把报告捞出来,并在一起粘贴上,锁在保险柜内。 【注:毛泽东,又名毛润之】
该报告指:1958年5月,中央八届五中全会上,增选林彪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副主席。宋任穷、陶铸、粟裕、罗瑞卿上门祝贺。林彪并无兴奋,还写了几句,重复二次:“晚年要平安,要避锋芒,要避政治,要避会议,要避聚会,要避润之,要避表态”(摘自宋任穷、罗瑞卿揭发材料)。
该报告中引证了有关揭发材料和有关档案资料,在很大程度上争鸣:林彪有其独立思想、政治判断,而不少判断是正确的,如:要结束文化大革命,要求抓生产,搞建设;要求发展科学,恢复高等教育;要求改善和苏联、东欧的关系,等。
关于林彪提出设国家主席的意见
该报告中指:林彪别有用心地提出设国家主席的意见,这属于党内正常生活。事实上提设国家主席,是毛泽东本人。1970年3月9日,毛泽东和周恩来、康生、李德生谈话时说:“党有个主席,一个国家也要有主席,人选还要议一下。”
该报告中指:1970年3月12日,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前夕,林彪给毛泽东写了封信,信中提出五点看法,“请主席指教:对文化大革命设一个时间;全面恢复党组织、政府部门、各机关企业、农村公社、社会秩序;抓战备,发展国民经济,解散一切群众组织,停止内战。党内外清查出七百五十五万多人的案例给以明确、宽恕处理。”毛泽东把信批给周恩来、康生、江青三人阅,并批上:“阅后,可以坚持个人意见、立场。”
关于批陈伯达整风运动
该报告指:1970年8月29日,毛泽东写了《我的一点意见》一文,严厉批评陈伯达,送林彪阅,附上“等候意见”,但林彪没复。31日在九届二中全会上公开了。
1970年11月18日,林彪对周恩来、康生、纪登奎,就中共中央在11月16日发出《关于传达陈伯达反党问题的指示》,在党内上层展开检举、揭发事件听取意见时说:“中国马列主义理论家、主席的助手也反党,谁还有意见?”
1970年12月20日,毛泽东提议:“凡有关党主席的谈话、批示,凡有文件起草或决议案等,直接下达至政治局各委员”。12月23日,毛泽东又加上:“经恩来传达至政治局各委员”。
1971年2月,全国各级党组织开展“批陈整风”运动。
毛泽东不接受林彪请辞
1971年3月22日,林彪经周恩来给毛泽东一封信,信中提出请辞,和妻子、子女回湖北家乡养病的要求,信中再次提及结束文革,恢复党、政、正极、社会正常秩序。
4月20日,周恩来传达毛泽东给林彪的答复:“请辞不妥,恐会引发党内外混乱,你还是副主席。党章规定的接班人。我(毛泽东)不能接受请辞。养病为重。”
林对毛反感的公开化
1971年4月27日,周恩来传达毛泽东邀请林彪身体可行,出席观赏五一国际劳动节晚上的烟花演出。林彪以不回答拒绝。5月1日晚,周恩来见毛泽东上天安门后,三次和林彪、叶群通话。最后,周恩来对林彪说:“能否看在我周恩来恳求您的面子上,即来,否则影响太大、太大。问题我会尽力的。”
林彪晚了23分钟到天安门城楼,又提前半小时离开。整个过程,没和毛泽东打招呼。

所有跟帖: 

林彪不可能称毛为“润芝”。 编造者画蛇添足,弄巧成拙了。 -NewCommer- 给 NewCommer 发送悄悄话 NewCommer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2/2009 postreply 14:03:55

回复:ZT 中央“三室”对林彪反革命集团罪证存疑 -akc- 给 akc 发送悄悄话 (417 bytes) () 11/12/2009 postreply 14:33: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