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国为何和怎样鼓动藏独,清政府的无能

来源: 龙剑 2009-09-11 15:47:4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338 bytes)

始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家形式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国力日渐衰弱,对西藏的防务也不断松弛。而自十七世纪初,英国在印度成了东印度公司,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不仅完全占领印度,而且其周边的喜马拉雅山国和地区,如喀什米尔、拉达克、不丹、尼泊尔、锡金等也相继成为大英帝国的附庸。此种形势下的西藏便处于英国势力的包围之中。

英国为了打开通往西藏的通道,同西藏直接进行贸易。在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多次派人秘密入藏,试图与西藏上层进行接触,均遭拒绝。1876年英国与中国签订《烟台条约》,英国乘机在条约正文之外附加一个关于西藏的专条,其内容是:英人可以“探访”印度西藏间的路程,探访的路线,一是由北京出发,经甘肃、青海,或由四川等处入藏抵达印度;二是由印度与西藏交界的地方入藏。

因此,英国在之后多次派人进入藏区。但藏人既坚决抵制英人到西藏活动,也反对清政府把英人放进西藏,并声言要以武力相拒。噶厦政府甚至进行战争防备,应付可能发生的冲突。也正因为此,英国多次照会清政府。清政府屈服英方的压力,从而对噶厦政府施压,命其撤除军事哨卡。噶厦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向驻藏大臣文硕多番申明,英人所谓与藏通商,不仅为经济而来,主要是“志在地土”,“唐古特大众僧俗,以英吉利人性阴鸷,教道不同,且见其与他处部落,并闻其复辙”,“此则边境门户攸关,更非边外通商可比,藏人不允其所请,尤为情理所必至”。文硕因此上奏朝廷,力主抗击英人,并且督促噶厦派高级官员奔赴前线指挥,面授作战机宜。但清廷指责文硕“识见乖谬,不顾大局”,文硕被革职回京,由帮办大臣升泰暂主藏事。

后西藏和英印之间再次发生多番冲突。清政府则派升泰于1890年3月17日前往印度加尔各答,和印度总督兰斯顿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约》[1]。通过这个条约,哲孟雄(锡金)成为英国的保护国,一切内政外交皆听命于英人。西藏由此失去藩篱,再无险可固;此外,条约划定藏哲边界,使西藏丢失了岗八宗以南的大片牧场和险要地区。西藏上层对此条约非常反对,向驻藏大臣衙门上禀帖谴责升泰的作为。

龙剑评论:如果接受文硕的意见,把升泰革职,结果就大不一样,一步错,步步错,令人扼腕叹息。

藏印条约中的多个问题没有得到实际解决。在英国的压力下,清政府派何长荣于1893年12月5日与英国代表保尔(A. W. PAUL)在大吉岭签订《中英会议藏印条款》,其内容是:开放亚东为商埠,在五年内免纳进出口税;英人在该地享有领事裁判权;在哲孟雄游牧的藏人应照英国在哲孟雄随时立定游牧章程办理。自此,英国人最终打开西藏的大门。

1895年,第十三世达赖喇嘛阿旺8226;罗桑土登嘉措亲政。由于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一系列有损西藏的条约,驻藏大臣在西藏的威信不断受到考验,西藏和清政府之间也逐渐疏远。十三世达赖喇嘛首先对与涉外有瓜葛的人实行严厉惩治,凡查出确实与英人入侵有关的人或被处罚、或籍没、或入狱、或枭首。再是派人推到印度人在藏印边界上竖立的界碑,对印度进口货物依旧课什一税。

在英国对西藏的图谋不断扩大的同时,沙皇俄国也表示了他对西藏的“兴趣”。俄国通过曾任十三世达赖喇嘛侍读堪布阿旺8226;德尔智与西藏取得联系。德尔智作为达赖喇嘛的特使受到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接见,尼古拉二世让德尔智给达赖喇嘛带去信函和礼品,赠给达赖喇嘛“大教主”衔及俄国主教服装,并邀请达赖喇嘛访问彼得堡。

1903年,英国正式入侵西藏。6月,西藏政府发布征兵广告以回击英军。刚接替裕钢驻藏大臣之职的有泰此时仍旧奉行妥协政策,对藏军进行多方约束和限制,向清政府提出“今欲折服其(西藏)心,非任其战任其败,终不能了局”。七月初,英军占领江孜,达赖喇嘛感到败局已成,便派人与英人接触以阻止其进犯拉萨。但英军领率麦克唐纳仍旧率军前进,七月底渡过雅鲁藏布江。8月3日,荣赫鹏占领拉萨。达赖喇嘛已于7月27日率亲信出走内地,临走前指定嘎丹墀巴罗桑坚赞为代理摄政。达赖喇嘛的出走加之对西藏气候的不适应,英军不能在拉萨长驻。荣赫鹏找到驻藏大臣有泰,并拿出已经准备好的条约草案,要他诱逼西藏代表进行谈判。1904年9月7日,代理摄政罗桑坚赞在《拉萨条约》上盖上了达赖喇嘛的印章,其余的噶伦、三大寺代表等也被迫签了字。

此时的有泰更加上奏朝廷,说“达赖喇嘛兵败潜逃,声名狼藉”,请求褫革达赖喇嘛的封号,由班禅额尔德尼来拉萨掌理宗教事务。清政府于是下令“将达赖喇嘛名号暂行革去,并著班禅额尔德尼暂摄”。有泰同时将拉萨条约的内容报告给清廷,条约公布后广泛引起公愤,俄国也对英国在西藏独家牟利提出质疑。于是清政府决定和英国商谈修改拉萨条约,赔款由清政府偿还。

1905年1月,外务部右侍郎唐绍仪率参赞张荫棠、梁士诒奉命赴印加尔各答与英印政府上一修改条约事宜。英人派外交大臣费礼夏为全权代表同中国代表谈判。唐绍仪要求删去条约中的第九条,坚持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但英人坚持只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11月12日,英方提出停止谈判。

1906年4月,英方再次恢复和中方的谈判。27日,中国代表唐绍仪与英国代表萨道义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共六款,《拉萨条约》作为附约。条约第二款写明“英国国家允不占并藏境及不干涉西藏一切政治,中国国家亦允不准他外国干涉藏境及其一切政治”。

这段时期西藏政局甚为紊乱。张荫棠“领副都统”衔后,由清政府指派以驻藏帮办大臣的身份进藏“查办藏事”。张荫棠入藏后,先向中央政府弹劾有泰以及其他相关十余名满汉官员。再提出治藏建设十九条及西藏地方善后问题二十四款。1906年11月29日,清廷下令革除有泰等人的职务。但“新政”建设未及实现,张荫棠便被调离西藏前去印度商定《藏印通商章程》。

1907年6月,中英双方谈判关于藏印通商章程事宜。谈判前,英方坚持要有权签字的西藏官员参加会议。尽管张荫棠识破其“志与藏人直接,不欲我国干预”,“若一经承认直接交涉,西藏即成独立国性质”,但势弱之下只便增派西藏噶伦汪曲结布,携带噶厦议事签字全权文凭赴会。1908年4月20日,中英双方签订《中英修订藏印通商章程》[2],共十五款。中方代表张荫棠,英方代表韦礼敦代表各自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西藏大吏选派嘎布伦汪曲结布为掌权之员”后“秉承张大臣训示,随同商议”。

出走内地的达赖喇嘛,开始驻锡青海塔尔寺,后听德尔智之言前去外蒙古库伦,受到俄国礼遇。为防备达赖喇嘛亲俄,清政府同意恢复其名号,同时派蒙古王公前往宣慰,并准备送其回塔尔寺再则日返藏。时值拉萨条约的谈判时期,英国反对达赖此时返藏。清廷最后令其移居五台山。后清政府为给慈禧太后祝寿,召达赖喇嘛进京。达赖喇嘛抵京之后,请求今后有直接向中央奏事之权,以摆脱驻藏大臣的约束。但清政府拒绝了他的请求,仅加封他为“诚顺赞化西天大自在佛”,并年给廪饩银一万两。在见慈禧太后之时,达赖喇嘛被要求行跪拜之礼,使其朝见规格低于五世达赖和六世班禅。达赖喇嘛随后返藏。

清政府任命赵尔丰为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但其未能赴任。1910年2月,钟颖统帅二千余名川军抵藏。已回到拉萨的达赖喇嘛约见帮办大臣温宗尧,希望其令川军停止越轨行为。温宗尧同意约束川军不再骚扰百姓,不侵害达赖喇嘛固有地位。达赖喇嘛遂将在各地阻击川军的藏军调回拉萨,并奏谢朝廷封赏,恢复对驻藏大臣的一切供应。但驻藏大臣联豫对达成的意见多加指责,并拒绝在给达赖喇嘛的复信上签字盖章。是时,拉萨盛传联豫的卫队向群众开枪,达赖喇嘛感到形势严峻,于2月12日夜在布达拉宫召开紧急会议,午夜后再次出走。2月21日,达赖喇嘛由亚东英商务处代理麦克唐纳引至印度。联豫反而奏报朝廷,再次褫夺了达赖喇嘛的名号和部分官员的官阶品第。

所有跟帖: 

学习了。痛。 -觉皇- 给 觉皇 发送悄悄话 觉皇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1/2009 postreply 17:44:08

外敵得寸進尺,窮兇極惡, -子英- 给 子英 发送悄悄话 子英 的博客首页 (164 bytes) () 09/11/2009 postreply 19:13:52

子英君,周末愉快!对比一下,略早的左宗棠进军新疆,令人叹息不已! -龙剑- 给 龙剑 发送悄悄话 龙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1/2009 postreply 20:10:11

記得多年前聽大人說起, -子英- 给 子英 发送悄悄话 子英 的博客首页 (334 bytes) () 09/11/2009 postreply 20:25:28

谢。我以前对政治课中说到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嗤之以鼻”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218 bytes) () 09/12/2009 postreply 14:39: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