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上海地下党“三刘”

来源: 亦中 2009-08-15 18:34:2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21 bytes)
电视剧《潜伏》,让我想起了1949年前的中共上海地下党。

而直接领导这支地下秘密力量的就是当年的传奇人物“三刘”。

他们分别是老刘--刘晓,胖刘--刘长胜,瘦刘--刘宁一。

刘晓,湖南人,1926年入党,任地下党上海局书记。解放后出任上海市委第二副书记,驻苏大使。

刘长胜,上海宝山人,1926年入党,任地下党江苏省工委书记,解放后任全国总工会主席。

刘宁一,河北人,1926 年入党,地下党江苏省城工部部长,解放后任全国总工会主席。

他们是1949年前上海地下党的第一线领导人。在他们的领导下,当时的上海俨然形成了另一个地下市政府, 其下有不同的分工和部门,如工运,中学学区委,大学工委,民主党工作,以及策反委员会等等。沉重打击了敌伪政权,国民党政府,为抗日救亡,国内战争,上海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其实,《潜伏》中提到的“龙潭三杰“:李克农,钱壮飞,胡底。他们都是上海地下党的优秀成员,只不过他们的身份太特殊,并不受上海地下市委领导,而是直属中央苏区周恩来的管辖。

地下党在中共解放后红火了一阵,以后就一直坐冷板凳,大多数干部未受太大的重用。原因很多,其中有所谓“红白之争”。红区干部即南下干部认为天下是老子打下来的,我们当然是主导地位,而白区干部即地下党干部则认为南下干部文化不高,土老帽, 常有轻视之嫌。地下党由于长期在大城市生活,甚至在旧社会高层周旋,所以生活习惯上会比较“小资”, 南下干部对此颇为反感。更重要的,地下党人历史上常有被捕记录,虽然绝大多数人被捕后并没有背叛或变节行为,不过,这毕竟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清的历史负担, 也多少阻碍了他们的仕途前程。比如说,“三刘”都曾经在不同时期吃过国民党的牢饭。

据说,当中共刚开始实行离休制度时,曾经规定只有1949年以前全职参加革命的干部才有资格享受离休待遇。这就一棍子把绝大多数地下党干部打出界外,因为几乎全数的地下党员在1949年前都有另一掩护身分, 所以不能算全职参加革命。按照这种说法,余则成肯定是没有资格离休的, “龙潭三杰”说不准也差点劲。这种歧视性的规定理所当然遭到地下党干部的强烈反对。现在看来, 这种规定简直是在开历史的玩笑。

粉碎“四人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干部知识化的需要,上海地下党人才真正地走向了高层领导岗位。其中包括江泽民,吴学谦,乔石,钱其琛等等,都是1949年前活跃于大上海的年轻地下党员。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