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空军中国飞虎研究学会上的介绍,有当时漫画和照片

来源: wxcfgh85 2009-07-23 12:53:2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6040 bytes)
原文出自十四航空隊中美空軍混合聯隊CACW中國飛虎研究學會(原空軍退役人員協會)网站

http://www.flyingtiger-cacw.com/new_page_356.htm

陳瑞鈿:美國空軍中的“中國戰鷹”

1997年10月4日,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的美國空軍歷史博物館所屬的美國空軍戰鬥英雄館舉行儀式,表彰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位空戰英雄。出人意料的是他竟是一位華裔,此人就是二戰空中豪傑陳瑞鈿。

陳瑞鈿(Arthur Chin),祖籍廣東省台山縣大江村,父親是華裔,母親是秘魯人。1913年,陳瑞鈿出生於美國俄勒岡州的波特蘭市。作為一名混血兒,他身材高大,膚色潔白,鼻梁高挺,一雙蔚藍色的大眼睛炯炯有神。早在高中時期,他就進入華僑航空學校學習飛行。在日本入侵中國時他取得了美國的飛行執照。

1932年“九一八”事件發生後,波特蘭市華人決定派遣志願軍回國參加抗日空戰。當時陳瑞鈿已從當地華人創辦的美洲航空學校畢業,他便同其他13名愛國青年一起來到了中國。

戰功:驍勇善戰,敢打敢衝,擊落6架敵機

1937年“八一三”事變的第二天,陳瑞鈿就參加了震驚中外的“八一四”空戰。兩天後,他駕駛美制“霍克”雙翼戰鬥機,擊落了日本的“三菱”轟炸機,首開了自己擊落敵機的紀錄。

在1937年至1939年間,他共擊落敵機6架,並協助僚機擊落敵機3架。在空戰中,他驍勇善戰,敢打敢衝,其座機曾3度被敵機擊落,但他都跳傘成功幸運生還。其中有一次,當他的座機被擊中後,他奮不顧身地駕機直衝敵機,將其撞毀。而他自己則是在座機失去一個機翼的情況下成功跳傘生還的。還有一次他跳傘也成功了,但他的命運卻因此而改變。

1939年秋,時任空軍副大隊長的陳瑞鈿曾兩度率機掩護蘇聯援華空軍轟炸崑崙關一帶的敵佔區。在12月27日廣西南寧附近上空的戰鬥中,中方參戰的3架飛機與日本10多架戰鬥機遭遇。經過激烈空戰,中方共擊落了3架敵機。在戰鬥中,陳瑞鈿的座機油箱不幸被敵機擊中起火,自己全身也著了火。他帶火跳傘。為借助高速氣流吹滅身上的火焰,他跳傘後並未及時開傘,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直到快著陸時才開傘。雖然跳傘成功,但他面部和全身上下仍被大面積燒傷。

因當地交通不便,整整用了3天陳瑞鈿才被送往柳州醫院。當時他面部傷口已感染發炎。

由於當地醫療條件較差,他不能得到很好治療。以後陳瑞鈿又輾轉香港、衡陽,最後經“飛虎隊”的陳納德將軍和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女士的幫助,才於1940年返回美國就醫。

在美國,他的面部雖然經過5年的整容治療但並不成功。1945年,他不顧面部已扭曲變形,毅然返回祖國, 在“駝峰航線”執行空運任務,繼續為抗日貢獻力量。

開始他的英雄事跡當時被廣為傳頌,被譽為“中國戰鷹”(China's Warhawk),同時還被編成美國英語課外讀物《中國戰鷹》出版。美國於1945年發行的《真正英雄的真實漫畫故事》(Real Heroes,True Stories in Comics)系列叢書,在當年3-4月出版的第13期,以《真正英雄的動人故事》(Thrilling Stories about Real People)為題,介紹了他的抗日戰績和不平凡的經歷。為紀念他1937年以相對落後的雙翼霍克戰鬥機擊落日本先進的三菱九六式單翼轟炸機的戰果,美國著名畫家羅伊﹒格林內爾(Roy Grinnell)還專門作畫表現了當時激烈的空戰場面。

陳瑞鈿前後有三位夫人。第一位是愛國華僑伍月梅,是孫中山先生革命政府外交官員伍遷芳之女。她是在廣東讀書時與陳瑞鈿認識的。在一次日本飛機夜襲柳州時,為救丈夫,她扑伏在丈夫身上不幸被彈片擊中遇難陳瑞鈿與伍月梅育有2男。

開始第二位是他在美國紐約的五年治療過程中認識的一位護士小姐,美國人弗朗西斯﹒梅爾道克(Francis Murdock)。1945年,由於陳瑞鈿出院後又返回祖國抗日,所以他們從此分手。兩人育有一女。

第三位夫人叫楊瑞芝,是上海人。她是在中國航空公司作地勤服務工作時與他認識的,於1948年結婚。他們育有一個男孩,現為美國國務院駐新加坡的一名外交官。陳瑞鈿現共有子女4人、孫子10人,曾孫1人。

抗日戰爭勝利後,陳瑞鈿轉任中國航空公司飛行員至1949年夏天 。他回到波特蘭市並於1952年在當地一家郵局從事信件整理、分發工作,直到1983年退休。

正名:經過一名“飛虎隊”隊員幾十年的力薦入選空戰英雄榜

在關乎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戰爭中,陳瑞鈿作為一名華裔飛行員,為打擊日本侵略者,奮不顧身,出生入死。他的英雄事跡在美國被廣為傳頌,被譽為“中國戰鷹”。

令人不解的是,當時國民黨掌管的宣傳工具上卻見不到陳瑞鈿的名字。這主要是因為當年陳瑞鈿從美國抵達上海時,未能被國民黨中央軍收留,後來輾轉廣東參加了廣東空軍。正是由於陳瑞鈿不是嫡系中央軍,所以國民黨對他採取了不宣傳、不表彰的政策。

陳瑞鈿老師(左二)為美國華僑(1989飛虎年會),抗戰初期回國參加空軍,戰功卓著,曾為司徒福上將(左一)之飛行教官,他的面部曾因作戰時被灼傷,其為國犧牲奉獻之精神令人感佩,(左四)王廣英曾為三十二中隊中隊長。(圖片右)為十四航空隊協會副會長Malcolm Rosholt對陳老師抗戰期間英勇事績,深表示崇高的敬意。

陳瑞鈿的英雄事跡之所以沒有被人遺忘,得益於一位叫肯恩·傑恩斯特的美國人。

肯恩·傑恩斯特曾是“飛虎隊”的一名飛行員。在對日作戰中,他取得了摧毀12架敵機的輝煌戰績(空中擊落日機5架,擊毀地面日機7架)。因此,他早就獲得了美國空戰英雄(ACE)的頭銜。

在陳瑞鈿1940年乘機返美就醫時,肯恩·傑恩斯特同他搭乘同一架飛機。從兩人的交談中,肯恩·傑恩斯特了解到陳瑞鈿的作戰事跡和感人經歷。他認為,陳瑞鈿應該是美國二戰中的第一位空戰英雄。

肯恩退役後,一直擔任俄勒岡州參議員。他竭力向美國空軍歷史博物館顧問委員會推舉陳瑞鈿入選空戰英雄榜。入選該館的空軍英雄必須具備擊落5架以上敵機的戰績,陳瑞鈿是當之無愧的。

經過肯恩堅持不懈地奔走、遊說,終於得到了顧問委員會的認可,陳瑞鈿的名字於1997年刻在了美國空軍戰鬥英雄館的英雄榜上,正式被評選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的第一位空戰英雄。

當年的10月4日,美國空軍戰鬥英雄館專門舉行儀式,表彰陳瑞鈿。陳瑞鈿得知這一消息後,原打算親自到場參加儀式。不幸的是,就在儀式舉行前的一個月,這位令人敬仰的華裔空戰英雄病故了,享年84歲。

文章來源: 有部份摘自中國國防報(張曉軍、陳宇)

陳瑞鈿,一個國人並不熟悉的名字,其實是中華民國空戰英雄(雙翼機)排行榜的狀元,也是美國空軍英雄館第一批入選的戰鷹。2008年3月5日,美國聯邦眾議院決議把奧勒岡州一間郵局命名為「陳瑞鈿」,讓大家重新翻閱這段幾遭遺忘的歷史。

奧勒岡州選出的華裔眾議員吳振偉(民主黨,新竹出生)告訴記者,陳瑞鈿的故事非常感動他,所以提案,經眾院院會無異議通過,把陳瑞鈿生前服務過的奧州一間郵局建物命名為「陳瑞鈿少校郵政大樓」Major Arthur Chin Post Office Building. 作為永恆的懷念。接下來參議院通過後,將咨請總統簽署,那就更為隆重了。

陳瑞鈿這樣一位英雄人物,為什麼國人很少聽聞?中華民國政府把高志航、劉粹剛、樂以琴等人的故事拍成電影「筧橋英烈」,還發行紀念郵票,可是有關空戰英雄的“國際網站”排行版中,高志航、劉粹剛、樂以琴擊落敵機的排名都在陳瑞鈿之後,何以政府的文宣罕見陳瑞鈿之名? 實因非筧橋嫡系,我軍史因此並未留名,陳瑞鈿反而在美國得到了更多的尊榮。
 

所有跟帖: 

由於陳瑞鈿不是嫡系中央軍,所以蒋光头把持的國民黨不宣傳,不表彰 -lubbock- 给 lubbock 发送悄悄话 lubbock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4/2009 postreply 00:53: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