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解长征之谜9:周恩来事无巨细多勤勉 转折关头最关键

来源: 人太多 2009-04-30 16:32:1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975 bytes)
 记忆超人不知疲倦,担心睡着不肯骑马,酒量颇好茅台纵情,肝病发作情谊不忘——

  中央红军万里长征一开始,周恩来就成为全军的“总管家”。每到宿营地后,油灯大都彻夜不熄,各种重要事务大都要由他亲自处理。他自己从中央苏区出发时所带的个人行李,只有两条毯子、一床被单、做枕头用的包袱里有几件替换衣服和一件灰色绒衣……

  斯大林倍加赞赏 自己却认为不适合当一把手

  20年代初留学法国并在那里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周恩来,从参加革命起便显示了非凡的组织和领导才能。他回国时年仅26岁,很快就因才华过人,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被众多年纪相仿的学员尊为永久的师表。

  在共产党内,周恩来一向以品德高尚、才智过人、不求名利而享誉全党,并在国际共运中有很高的威信。1930年周恩来前往莫斯科时,斯大林对他倍加称赞,并希望他能担任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周恩来却认为,自己不适合当一把手,而应辅助他人,主要负责大政方针确定后的具体落实工作。

  1931年秋,周恩来从上海潜入中央苏区担任中央局书记,他很尊重有实际斗争经验的毛泽东。后来临时中央迁至瑞金,周恩来身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中国工农红军总政委,却没有最后决策权,而只是负责处理具体事务。长征出发前,准备工作由以博古、李德、周恩来所主持的最高“三人团”决定,其中博古负责政治,李德负责军事,周恩来负责督促军事计划的实施。

  他对远征和留下的干部的安排都考虑得细致入微。得知陈毅负伤后躺在医院中无法动手术,他马上下令打开已装箱准备抬着出征的X光机,为他拍片并开刀取出碎骨。对于编入休养连的体弱同志,周恩来也做了周到布置。
起到关键作用 力推毛泽东指挥

  周恩来在湘江之战后,便坚决反对李德再来指挥红军。一向为人谦和的周恩来,曾在宿营地同这个洋顾问吵得拍桌子震翻了马灯。这时博古也不再出面袒护,而要周恩来“不要理他”(指李德)。据当时为李德当翻译的伍修权回忆,湘江战役后,“李德已经无法全面指挥,只能根据各部队来的电报提出意见,真正在部署作战行动的是周恩来同志。”就此,军委的集体领导得以恢复,结束了由洋顾问瞎指挥的不正常状态,毛泽东的意见也得到采纳。周恩来以其军委核心领导人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对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毛泽东曾对贺子珍说:“如果周恩来不同意,遵义会议是开不起来的。”

  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力主毛泽东来指挥红军。尽管会上决定“恩来同志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然而他遇事总是征求和听从毛泽东的意见。长征到达陕北甘泉时,毛泽东提议周恩来担任军委主席,却被坚决推辞,从此在党内多年间有了一个亲切的称呼“周副主席”。

  长征时担任红九军团政治部主任的黄火青在回忆当年战斗经历时,曾有一个总结:“我们打胜仗靠的是毛主席战略方针路线,但每次战役布置,使战争胜利,是靠周副主席指挥。”“副主席知道敌人中哪个是嫡系,哪个是杂牌军,作战能力如何,都很清楚。对我们哪个师战斗力强,哪个战斗力弱,更是了如指掌。”

  记忆力惊人 睡眠很少 在茅台镇连喝25杯

  周恩来在党内军内一向有“管家”之称,他的勤奋精神无人能及。周恩来的记忆力惊人,各师、团领导来汇报时,对于有多少人员、多少弹药他差不多都能记得,经常还能具体讲出某次给了多少弹药,并把时间和数字都说得丝毫不差。下级干部对周恩来的这种能力都极为敬佩,汇报前都要详细准备,丝毫不敢懈怠。

  长征期间每天到达宿营地,其他人能够休息,周恩来却要马上接电线、挂地图,收看电报和侦察材料,然后同其他中央领导一起听取汇报,详细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研究下一步的军事部署和行动。周恩来每每拖着疲惫的身体,以惊人的毅力处理各种事务,工作大都通宵达旦。由于总参谋长刘伯承眼睛不好,在油灯下看字困难,周恩来将起草电令的事也担当起来。即便在吃饭的时候,周恩来也是一边听汇报,一边口授处理意见。

  如此繁重的工作,使他眼睛里总是布满血丝。长征中任干部团政委的宋任穷回忆夜间汇报的情形说:“恩来同志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实在支持不住了,在批阅文件或听汇报时不由自主地合上了眼睛,睡着了。这时我们不约而同屏着呼吸,默默地坐在一边,不敢发出一点声响,希望他尽可能多地休息一会儿。几秒钟或分把钟后,恩来同志便猛然醒来,继续同我们谈话,交代任务或写行动命令。”有一次参谋向他请示,周恩来在睡梦中“嗯”了一声,参谋以为他已经同意。第二天周恩来询问后说完全不知此事,马上规定以后必须把他叫得坐起来,才算叫醒。

  通宵工作后过于劳累,周恩来有时被迫在行军出发时躺在担架上睡一段,不过还经常被各种报告叫醒。他行军时很少骑马,因为担心打瞌睡摔下来,因而多是步行,一边走还一边同身边的人谈话,了解部队的情况。

  周恩来一向生活简朴,不过有时饮酒且量很大。他在路过茅台酒的产地时,看到这一名酒大家都想品尝,便喝了一次。1972年周恩来曾告诉尼克松,长征途中他在贵州的茅台镇一口气喝了25杯茅台,居然没有喝醉。不过在紧张的长征途中,这样的情况很罕见,即使在庆祝会上周恩来也节制自己饮酒,以防止酒后误了公事。

过草地患肝病 战友情谊一生牢记

  1935年6月,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川西会师,因张国焘不同意北上,中央多次开会仍很难取得一致意见。为了照顾党内团结, 周恩来同毛泽东商量后,主动将红军总政委的职务让给张国焘,并进行了耐心的说服。张国焘后来当了叛徒,在所写的回忆录中骂了党内许多领导人,却惟独对周恩来还表示敬重。

  红军在长征过草地之前进入藏区,当地粮食缺乏,周恩来同大家一起吃野菜和青稞。他因工作过度劳累已身体虚弱,这时终于支撑不住病倒,连续几天发高烧。经医生诊断,确认这是肝炎转脓疡,当地又没有条件动手术。患肺结核且已吐血的妻子邓颖超赶来看望时,从周恩来身上脱下的羊毛背心上,一下子就找到170个虱子。

  病势危急,干部团团长陈赓等人从雪山上取来冰块,采取局部冷冻的办法,使周恩来从便中排出半盆绿脓,才转危为安。由于连发几天高烧且未吃东西,彭德怀安排人抬着周恩来向草地行军。此时战士们因饥寒交迫,身体都很虚弱,在泥泞中一脚深一脚浅地艰难行走。因人手不够,兵站部部长杨立三也亲自来抬担架,双肩都被磨破。周恩来见此情景不忍心,几次挣扎着要爬起来自己走,都被陈赓拦住。

  1954年,任总后勤部长的杨立三患癌症去苏联医治病逝,遗体运回北京时,身为总理的周恩来亲自前去抬棺,以示永远不忘草地之情。1961年陈赓去世时,周恩来正在广州,他马上向北京打电话提出追悼会等自己回京后再开。他赶回北京下飞机后,未回家便直奔设在中山公园的灵堂吊唁。

  点评:勤奋忘我坚定不移

  周恩来在长征中的动人事迹,只是他一生奋斗精神的一个缩影。一提起周恩来的名字,人们就会油然而生敬意。

  在长征中,周恩来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看到了毛泽东领导的正确,从此坚定地拥护并以全力去辅助。周恩来以忘我的精神为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回顾当年红军长征的胜利,毛泽东起到了最重要的领导作用,周恩来则起到了最重要的辅助作用,他的英名将永远同毛泽东的名字一起铭刻在革命战争的史册上

所有跟帖: 

历史披露的越多,人们对总理就越崇拜,一生学习的榜样。 -人太多- 给 人太多 发送悄悄话 人太多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30/2009 postreply 16:34:59

为人谦虚,操心大事小事,记得那个时候有本少年儿童读物“周副主席在长征的日子”,里面说得是当时的 -诺爸- 给 诺爸 发送悄悄话 诺爸 的博客首页 (137 bytes) () 04/30/2009 postreply 16:46:11

好文。 -金笔- 给 金笔 发送悄悄话 金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30/2009 postreply 20:54:58

周恩来不是因为才华过人才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zhebian- 给 zhebian 发送悄悄话 (485 bytes) () 05/01/2009 postreply 02:46:36

您根本不懂国际共运才下此结论。 -NewCommer- 给 NewCommer 发送悄悄话 NewCommer 的博客首页 (290 bytes) () 05/01/2009 postreply 08:45: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