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報社論】:李遠哲是知識分子還是綠營支持者

来源: hpu1234 2008-01-24 16:35:3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080 bytes)
【世界日報社論】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李遠哲從中央研究院院長卸任以來,頗以超然的科學家身分致力於自然生態的保護,但最近接受日本產經新聞訪問時,又見其發表政治意見,明確表態支持民進黨的謝長廷。李遠哲的說法很簡單,就是不能讓國民黨獨大,不能讓國民黨贏了立委選舉,又讓馬英九勝出。希望台灣人民要有平衡感,否則台灣會陷入危險。
八年前李遠哲以「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沈淪」為辭,公開站出來為陳水扁助選,結果,陳水扁是提升了還是沈淪了?這個答案相信藍綠應有共識,即過去八年台灣應是逐年沈淪而非提升,特別是公是公非已接近指鹿為馬的地步。四年前李遠哲公開表態,認為陳水扁是可塑的,然而過去四年陳水扁貪墨無度,民忿難抑,導致台灣紅衫軍走上街頭反貪腐要求陳水扁下台。試問李遠哲的識人之明如何?

李遠哲這回比較馬英九和謝長廷兩人,認為謝長廷比馬英九有能力。或許謝長廷真比馬英九有能力、有魄力兼有膽識,這就像陳水扁確有能力說服李遠哲,讓李遠哲不識其真面目,即原來是可塑的黑金。但李遠哲會說,他不單是支持陳水扁而是支持政黨輪替。不過在這裡必要說清楚的是謝長廷會把能力用在那裡,陳水扁提倡「拚經濟」多年,然世人皆知其用心於為其個人、家族和黨派利益的「拚經濟」,甘於受黑金擺布。謝長廷市長任內的黑金案,要以前年高雄捷運泰勞抗暴案最知名。高捷案的真相至今未明,有太多黑幕仍在層層政治包庇下未見大白。唯謝長廷身為市長應承擔的政治責任無論如何都無法推卸。如果李遠哲相信民主社會應由政治強人掌政不論其他,那麼這只能說:謝長廷在各方面的能力絕不下於陳水扁,若讓謝長廷當權,強悍也絕不下於陳水扁。對此,馬英九也只有甘拜下風。但相信台灣具有政治智慧,以及深受民進黨執政之害的選民,大概都會和李遠哲不同調。

再談李遠哲所謂的平衡感和台灣的危險。台灣近半個世紀的最大危機,單以內部發展言,民進黨執政八年和陳水扁的濫權八年實屬其中最大禍害,這次立委選舉反映的民意取向,就是政黨輪替的先聲。台灣人民不過是以選票唾棄了綠營執政和陳水扁。過去綠營濫權和黑金,未聞李遠哲有任何具體而深刻的針砭,此時借由「出口轉內銷」的方式宣示個人政治意向,非但未見其在立委選前評估過去八年台灣執政者的「政績」,反倒驚呼獲勝的在野黨只能到此為止,立委選舉獲勝就夠了,要把「政黨輪替」的運轉勢頭硬生生地擋下來,姑不論選民是否會受其影響,但李遠哲的說法若是以綠營支持者態度出之,反正是選邊了,則是誠實的;但若是挾其身分地位,掩藏其身為支持者的心態,那麼就有必要接受檢驗,讓選民和公共論壇檢驗其說法是否成立。

目前在台灣,不論藍綠相信有一個最基本的共識,就是對陳水扁的唾棄。選民以選票唾棄陳水扁和綠營,李遠哲選擇繼續支持綠營,雖然要謝長廷和陳水扁切割,卻用打擊、質疑在野黨候選人的方式論述其選擇。這是有差異的,用的是雙重標準。況且李遠哲一貫享有輿論的論述權,不能說這只是他個人的意見而已,有必要付諸公論。今天多數選民所以選擇「投藍」,相信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基於對綠營失望,他們是沈默的,所以只能用選票作出決定,而且反映出對台灣民主有信心,相信台灣的民主的最大制衡機制在政黨輪替,而非行政和立法部門藍綠的互為牽制所可概括。

三權分立和制衡是古典民主論述,但李遠哲僅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有跟著綠營論述走的傾向。今天台灣民主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在綠營執政階段刻意發動民粹,刻意作廢民主制衡,而思假手民主包裝完成其台獨論述,台獨論述一言堂傾向的可怕,連戒嚴和延選論述都可以出籠,這些均未見李遠哲曾經及時或帶頭站出來大聲疾呼期期以為不可,或作出批判,而今卻要反省檢討選民對在野黨的支持,這就不能不令人質疑其為知識分子論政,抑或是單純的一位綠營支持者表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