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选举爆发力大决战

来源: hpu1234 2008-01-18 12:14:4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480 bytes)
立委选举揭晓当晚,马英九和谢长廷立刻展现出人意表的政治爆发力,迎战两个月后的总统大选。蓝营虽然大胜,但马英九反而要「戒慎恐惧」,并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新三不」政策,又与小党及第三势力连结,避免「赢了立委,输了总统」。谢长廷则在翌晚举办「承担为台湾」晚会,又和阿扁的民粹政策划清界线,拜访李登辉,接触党内不同派系,强调「不挑起族群对立」,要放大钟摆效应。在爆发力大决战中,中间选民是赢得总统大选的关键。

一月十二日台湾立委选举国民党大胜的晚上,蓝绿阵营各有出人意表的反应。双方都在快速部署,如何才能在总统大选前这六十多天内,迸发出最大能量的政治爆发力,夺取总统大位。

对于「狂胜」的国民党来讲,他们知道不能让「钟摆效应」奏效,避免赢了立委,却输了总统宝座。马英九强调国民党要「戒慎恐惧」,不准在党部开香槟庆祝。立委选举翌日,国民党还在媒体刊登谢票广告,但广告里多位党内高层一脸肃穆,弯腰鞠躬,有读者看后说不禁笑了出来:「为什么蓝军选赢了却像在办丧事一样苦瓜脸?」因为国民党知道骄兵必败,如果这一次不以谦恭、低调的姿态面对群众,就可能继续失去政权。因此,他们逆向思考,发挥出最大的政治智慧和能耐,立委选后,马随即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新三不」政策,又向小党请益,并随即马不停蹄展开第二阶段的下乡long stay (长住),一刻都不敢松懈。

一月十二日晚上,也是民进党的总统候选人谢长廷最大的政治考验。这一晚,民进党以相差一百五十万的选票大败,大大跌破了前高雄市长谢长廷的眼镜。谢长廷不得不深思,他如何能在短短的六十多天内,扭转颓势。而熟悉台湾政情的人都知道,在谢长廷数十年的政途中,有多次反败为胜的惊人魄力。

败选翌晚,谢长廷马上在高雄举办「承担晚会」,有上万名支持者参加;败方在选后举办大型晚会,而且吸引了上万支持者参与,这在政治选举史中是非常罕见。接下来,谢长廷亦马上扛起后扁时代的民进党,包括接任阿扁留下来的烂摊子当上代理党主席、与因选举而闹翻的台联接触并拜见李登辉、重新接触党内不同派系、拜访独派大老辜宽敏等等。谢长廷一方面是要稳住深绿票源,但更重要的是争取中间选民的支持。

立委选后,马英九和谢长廷更加清楚,中间选民是决定他们总统大选胜负的关键。正因为这样,马英九在选后马上提出「三不」——不统、不独、不武,以吸引中间选民的支持。而对谢长廷来讲,则是要大力摆脱过去陈水扁遭美国视为「麻烦制造者」的形象,开放两岸政策,并大声疾呼未来要与中国大陆和平相处、友善协商。马谢在两岸政策上有很大程度的交集。

在短短两个月,总统大选就要投票,马谢要在爆发力一决高下,看谁蓄积的能量够力,因为这场对决比的是真枪实弹,看谁的政策利多,看谁的组织缜密,看谁的文宣吸引人,看谁走的路线符合多数民众期待,看谁较有政治魅力,更重要是谁能赢得民心。

民进党在陈水扁下台不到四十八小时内完成高层权力改组,谢上台后,立刻重新整军,将党中央与竞选总部整合,为展现团结,一向目标导向的谢,不得不与在立委初选过程中遭谢系打垮的新潮流系携手,并利用选后的「黄金七天」大改造,要让民众在短时间重新认识一个不是「陈水扁第二」的谢长廷。

民进党败选,早在预料之中,选前各种民调即显示选情不乐观,但没有料到会输得这么凄惨,比党中央原先预估最坏的四十席还糟,估票系统完全失灵,七十九席的区域及原住民立委,仅当选十三席,不只在北台湾大败,在传统绿营票仓的南台湾,也一败涂地,传统的北蓝南绿的政治板块全都打破,民进党唯一占有绝对优势地区只剩台南县市。

国民党又回到当年威权时代一党独大局面,但该党能否收复政权则要看两个月后的总统大选,虽说台湾选举有所谓的钟摆效应,选民会在每次选举中,自觉地作出「政治制衡调整」, 亦即这次选举是国民党胜利,下次就会轮到民进党,但前民进党立委沈富雄提醒,「不要忘了『裙摆效应』」,当民进党在台北市、桃园县、台中市、台中县、彰化县、南投县、云林县等地连一席立委都选不上时,谁帮谢长廷抬轿?他认为总统大选大势底定,不会有变量,「未来八年就看马英九了!」

然而,马英九也有不少隐忧,为开拓本土票源,他积极将国民党与大陆可能的各种连结切断,让深蓝急得跳脚;立法院长王金平也可能是马英九另一个绊马索,让蓝营整合的力量无法完全发挥。

谢长廷现在是在和时间赛跑,「黄金七天」也是社会在观察他要做什么的「蜜月期」。参与民进党高层决策的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指出,谢长廷现在全力在做的是「信赖与感动」,也就是重新找回人民对民进党团队的信赖,让人民感动。

民进党策士、中央研究院社科所助理研究员徐永明表示,民进党虽然大败,但三成五左右的基本盘并未动摇,加上台联约百分之五的支持率,总统大选在蓝绿强力动员下,民进党至少可以掌握百分之四十五的选票,换言之,这百分之四十五选票已牢牢放在谢长廷口袋,现在他要用非传统的选举方式争取到这百分之五的差距,让选票可以冲破百分之五十。

现在蓝绿之外一下能让谢长廷增加百分之五选票的就是李登辉。立委败选后,谢长廷第一步是拜会前总统李登辉,这是他在多次重大选举中必打的尊李牌,藉李所凝聚的本土票,让他在向中间移动时没有后顾之忧,纵使深绿不满其「和解共生」论调,也可以透过李加以安抚。

李登辉这次拼老命为台联辅选,台联仅获得三十四万四千多张选票,未跨越百分之五的得票门坎,全军覆没,但李在选举过程中,严厉批扁、批民进党仍掀起千堆雪,事实证明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徐永明表示,李登辉未让台联获利,却中伤了民进党,造成那些浅绿支持者因不满民进党而「含泪不投票」,让国民党渔翁得利。

前民进党立委林浊水认为,李登辉经常对民进党有强烈的意见,谢长廷去做补强,无可厚非,即使马英九也希望跟李登辉见一面。事实上,马谢都不约而同打尊李牌。连战当家时,国民党将李登辉扫地出门,李转而公开挺扁,后来扁李交恶,台联进而和民进党划清界线,台联原来深绿立场改走蓝绿之外的第三条路,但马英九始终维持尊李基调,从未批李,即使李对马个人有所批评,马也不回嘴。

体操选手出身的谢长廷身段柔软,不像陈水扁铁板一块。一月六日谢搭高铁「巧遇」李登辉,两人互动热络,谢当场吹陶笛给李登辉听。一位政治评论员指出,这种事陈水扁就是做不出来。

徐永明表示,要增加百分之五选票,谢的做法很清楚:对深绿诉诸危机感、对中间选民诉求国民党要制衡、要拼经济,最重要是国家认同部分,质疑马英九与中共关系,以及他的终极统一论,「这部份要藉李打马才有效果,所以李登辉很重要」。徐永明说。

徐永明认为,选前若李登辉和谢长廷站在一起,支持台联的三十多万张票就会回笼,若李不表态,谢几乎毫无胜算。但李登辉至今对马谢维持等距,尚未表态挺谁,他曾公开比较马谢两人,「谢有能力,马较 clean (干净)。」话说得四平八稳。

谢长廷与阿扁切割

在陈水扁八年来以意识形态治国的总路线彻底失败以后,不得不辞去党主席一职,由谢长廷接任代理主席,谢上任第一刀即砍向陈水扁,以具体动作宣示去扁,他在接任党主席的记者会上提出「选战三原则」,向人民承诺,要打一场优质选战,「不买票、不鼓动民粹、不挑起族群对立」,后两者是针对陈水扁执政下台湾人民最深的渴望。

过去二十多年来,陈水扁始终压制谢长廷,扁被民众唾弃后,谢终于可以独当一面,走自己的路,不必像小媳妇一样处处看扁的脸色,而且从现实来看,谢要讨李登辉欢心,去扁更是势在必行。林浊水认为,谢的想法本来就跟扁有距离,调整路线不是问题,扁大动作辞去党主席,就表示他所主导的政策失败,必须改走另一个方向,此时「谢长廷的方向就出来了」,林浊水认为,谢的主张过去被扁「遮住」,「现在要擦亮一点」,如多宣扬「和解共生」等。

马英九积极经营本土票源,谢长廷也积极打出他的「两岸牌」,如开放直航、开放陆资登台、开放陆客观光等,明显向中间路线移动。谢长廷指出,他主张取消赴中国大陆投资上限,改采「个案审查」。他同时强调要「尽最大努力寻求对话与谈判,以便让台海和平」。

谢长廷不是陈水扁,从「宪法一中」、「和解共生」到「两岸开放」,谢要走的是跟扁不一样的路,但这条路并不好走。柯建铭表示,两岸政策蓝绿都一样,「不是操之在我们」,不论开放陆客观光、三通等,谢长廷都支持,问题牵涉到协商,在「一中」原则下,台湾立刻被矮化为地方政府,「谁当总统都一样」,他认为,纵使马英九当选总统,也不可能立刻直航。

谢不当麻烦制造者

两岸问题确实不是台湾片面可以解决,谢长廷要做的是不让自己变成美、中眼中意图「片面改变现状」的「麻烦制造者」。谢表示,他会坚持台湾主体,但要兼顾开放性,未来会和中国和平相处,「但主权独立现状要保护」,他强调是要「保护」,而非破坏现状,摆出一副跟陈水扁完全不同的低姿态。

林浊水认为,台湾主流是稳健的台独,谢长廷有所体会,所以他不再谈「宪法一中」,比起陈水扁对统独激进的做法,可以确定谢不是冒进的台独分子;另一方面,国民党也有所调整,包括推返联公投、不再谈「终极统一」,都是正面的调整。林指出,牵动谢马两人改变的轴心正是稳健台独的民意趋势,若蓝绿统独立场靠近,台湾内部冲突将会大为降低。

统一像是马英九的烙印,亲绿媒体更以「马统」嘲讽他。马十五日提出两岸不统、不独、不武的「新三不」政策,呼应台湾绝大多数民意维持现状的主张,在两岸路线上先发制人,尤其他过去所提的「终极统一」饱受批评,提「不统」,正可以封住绿营之口。

林浊水认为,「不武」是中国的问题,也是普世价值;「不统」是马从终极统一所做的调整,他给予肯定。但「不独」的说法「有问题」,「不用台湾之名独立,那是情感问题,但别忘了多数民众认为中华民国已是主权独立国家」。

蓝营的论述认为,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也本来是两蒋时期的理念,甚至在联合国席位之争提出「汉贼不两立」的立场。只是现在「中华民国」不再谈消灭或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要与对岸和平共存,再由双方民意来探索未来的前途。

民进党大老、前海基会副董事长张俊宏对于民进党的惨败,心里极为沉重,他有感而发指出,二千年民进党夺得政权时,他几乎是狂喜,却不知「祸之将至」,八年后会出现这样结果,「未来不管哪一党赢,如果经营政权,不能对内对外为国家开拓『生产线』,只在『分配线』你争我夺,任何党当权,都会有此下场」。他表示,八年来当家者暴露人性丑陋面,却无法开拓经济、外交资源,最终整个国家一起受害,两岸问题就是关键。

张俊宏进一步指出,中共崛起,台湾本应进去开拓更大生产线,现在台商已经进去开拓生产线,但台政却未能进去共享繁荣,造成今天台湾的坠落。近年来对两岸问题相当执着的张俊宏表示,谢长廷要打赢选战,只有一个做法,「见胡锦涛解决两岸问题」,他认为,中共崛起,没有理由台湾反而坠落,谢长廷作为台湾未来的领袖,应要打开这样的局面。

面对这场硬仗,谢长廷并非毫无机会。副总统吕秀莲十三日接受电视专访指出,民进党这次立委得票比二零零四年少了二百六十九万五千票,这二百七十万应该是「含泪不投票」,反观国民党并没有人「含泪投票」,剩下六十多天应设法挽回这二百七十万人的心。

谢长廷要在短时间展现爆发力。柯建铭表示,中央党部与竞选总部结为一体后,谢已强调不搞族群对立,要化解对立气氛,民进党要走中道,未来文宣将「重质不重量」,以打动人心为主轴。

组织运作是谢长廷的拿手。柯建铭指出,民进党二十七位新科立委在各地的总部将转成谢苏竞选总部,原来个人的网络全部转移投入辅选,谢苏也会分进合击走访各地的工商、宗教、弱势等社群,并走入校园宣传吸引年轻选票。

国民党过了国会这一关以后,很多人都认为总统宝座已唾手可得,谢长廷完全没有希望,但国民党中央一点都不敢大意,总统大选幕后总操盘之一的副主席詹春柏表示,国民党虽然赢了,但民进党的基本盘没有崩盘,他不认为马英九胜券在握,零四年总统大选前连宋大幅领先民进党陈吕,最后却翻盘的教训,国民党记忆犹新。

马英九说,未来两个月,竞选重点还是放在经济、民生议题,「我们还会特别强调找回台湾的核心价值,就是勤奋、善良、正直等」。

南韩新总统李明博在大选时主打经济民生牌奏效,其中李明博提出国家发展的「七四七计划」琅琅上口,马萧阵营立刻仿效,提出「三三六主张」,希望执政后台湾的失业率降到百分之三以下、国民所得达到三万美元、经济成长率则达到百分之六。马英九便夸下豪语,「你给我八年,我给你百年的盛世」,他说,国民党要弥补过去陈水扁主政下台湾所失去的八年,还要奠定百年的盛世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谢长廷已经意识到以公投绑大选等「奥步」(贱招)失灵,开始回归正常选举路线,也改打经济牌,要和马萧比政策、比开放。他说会让生意人可以做生意,投资人可以来投资。

民进党回归经济,等于是回到国民党的立场,正中国民党下怀,国民党开创过台湾经济奇迹,财金人才济济,民进党不太可能讨得到便宜。

马英九幕僚指出,马英九选战打法是「抓两边」,一方面提政策,一方面贴近民意,不跟民进党打口水战,受访时也以谈论经济民生议题为主。从去年中旬开始马开始启动的long stay,深入中南部民进党票仓,住平民百姓家,直接听到民众的声音,收获丰硕,自二十日开始,下一阶段的long stay 再度启程,锁定国民党在立委选举中落败的区域。

客观情势对谢长廷极不利,国民党已取得国会主导权,就算谢当选,面对朝小野大的国会,也难以施展。因此,谢改打「制衡牌」,强调独大的国民党现在不只是「整碗捧去,而是整桌搬走」,为了不让这种现象发生,就要选他当总统,「保护」台湾。

面对总统大选,谢长廷将要如何挑战这不可能的任务,要看他如何展现其过人的魅力及精于谋算的智慧。而对马英九来说,去打一场不能高调却必须积极的战争,也同样有难度。但无论如何,选民这次以行动提前了后扁时期的到来,也是民主选举制度中最让人骄傲的地方。

所有跟帖: 

分析的有道理。但台联的5%他重算了两次。 -不明则问- 给 不明则问 发送悄悄话 不明则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18/2008 postreply 15:47:1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