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世纪是汉语的世纪(ZT)

来源: 方鴻渐 2008-12-09 11:49:5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373 bytes)
未来的世纪是汉语的世纪

纪洞天

哪一种语言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无疑的,理应是上帝亲自创造的语言,有人称之为“亚当语”。《圣经》说:“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创世记》11:1)可是人太狂妄自大了,居然想造巴别塔,塔顶通天,为要传人的名。于是,上帝变乱了天下人的言语,收回了“亚当语”,从此天下再也没有人懂得这门语言了。当今的世界,哪一种语言最优秀呢?首先要知道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语言,据统计,世界最畅销书籍《圣经》的外语译本截止 1997年就达到2197种,语言种类当然多于文字种类,《圣经》至少证明世界语言种类应多于2197种。迄今比较精确的统计数字来自人类学家,他们通过民族研究发现世界语言有6809种。要想从6809种语言中挑出一种语言也太费事了,我以为可以从联合国认可的六种官方语言(英语、法语、俄语、汉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中挑出一种。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势头的进一步强劲,全球汉语热必将持续燃烧,并深入世界各个角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一亿。有专家预计,用不了多久,汉语将和英语、西班牙语一样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工作语言。三种语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汉语,有十四亿人(包括一亿外国人)说汉语;使用的国家和地区最广泛的是英语,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在使用。客观地说英语是世界上第一通用语言。那么,英语和汉语相比,哪一种语言更优秀呢?这个问题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我以为汉语确实比英语优秀多了,但这毕竟是我的一家之言,现公之于众,望读者横挑鼻子竖挑眼,品头论足。是非自有公论,真理毕竟是越辩越明的。

我以为汉语的优越性从本质上说: 汉语是二维的形声一体的放射性信息,而英语则是一维的单纯表音的密码式信息。

我们知道人是三维生物,生活在四维空间(它是由长、宽、高三轴,再加上一根时间轴构成的)。让我们假设有一些生活在二维空间的扁片人(二维人),他们只有平面概念。假如要将一个二维扁片人关起来,只消用线在他四周画一个圈即可,这样一来,在二维空间的范围内,他无论如何也走不出这个圈。现在我们这些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人对其进行“干涉”。我们只需从第三个方向(即从表示高度的那跟轴的方向),将二维人从圈中取出,再放回二维空间的其他地方即可。二维人要想关三维人根本就办不到,三维人有难二维人想来相救更是天方夜谭了。三维人与二维人相比,谁的智商更高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档次上。不妨从二维、三维人类推到一维、二维的语言。汉语是二维的,英语是一维的;汉语有长度也有宽度,英语只有长度没有宽度;汉语既是字,也是画,英语只能是字,不可能是画;汉语是形声一体,英语纯粹是表音;汉语是放射性的信息,可以由“类”联想到“种”等等,英语则是密码式信息。写英语其实就是在编密码,读英语则是在解密码。如果把英语的a、b、c、 d、e换成1、2、3、4、5,是没有什么原则上的区别。汉语是是世界上结构最复杂的语言,方块形的汉字远比线形的英文储存信息多得多。汉语是二维的,这是纸面上最大的维数,她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纸面上的几何空间,因而每个汉字就是一幅画。试问从一幅画上得到的信息快信息多,还是从一行密码中得到的信息快信息多?一位日本汉字研究专家说:“每个汉字就是一个集成电路。”这就是对汉语的最高评价。举个例来说吧,男,英语:MEN;汉语:男。英语解码后,M、E、N,除了男还是男。汉语可就大不同了,男由田和力组成,田最初指伊甸园,甲骨文甸和田同一个字,后来才引申为田地。力就是家具耒。男最初指上帝授权管理伊甸园的亚当,后来才指在田地耕作的人。同样是一个男字,汉语与英语所包含的信息量相差何其大。科学家曾做过测定,英文平均信息熵是4.03比特左右、汉字是9.6比特左右,汉字平均信息量比英文符号大了许多。汉语与英语谁优谁劣由此就可窥豹一斑了。

由于汉语比英语多出一维,所以汉语就比英语多出了许多的优越性。举例来说吧:

一、汉语比英语来得更简洁。

联合国的文件一般都要翻译成这英、俄等六种文字,用英语,俄语等写的文件往往厚厚一大本,用中文写则要薄得多。同样的信息量,用汉字来表述最节省。比如见面时说“你好!”只用两个音节,英语说“how are you ?”是三个音节。反对者说,这是因为英语书写和汉语书写的方式不同。英语是字母符号单线字符串方式,而汉语则是部首笔画平面绘画方式。如果汉字的部首笔画也用单线字符串方式,那么,一个汉字所需要的单线长度往往超过英文字母方式;如果英文词汇也用平面绘画方式,那么,它所需要的平面空间与汉字差不多。举个例子,“中国人”用三个汉字符号,英文“CHINESE”用七个不可再分割的书写符号单线串写而成。然而,如果汉字也用不可再分割的符号以单线字符串方式书写,例如部首笔画,那就有“竖、折、横、竖”等14个符号,比英文的字符串长得多。反对者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汉语的优越性恰恰就在于是平面绘画方式而不是单线字符串方式。有本事英语也写成平面绘画方式看看?印刷同样内容的一本书,用西方语言要比用汉语浪费2倍的纸张。书本薄了,节省了材料,人力、物力、财力都节省了,这不是优越性又是什么?
  也许有人要说,汉字总数六万多个,英文字母只有26个,为何汉字比英文还简洁。不错,但汉字再多,数量不再增加,并且真正常用的汉字非常有限,不会超过7000个。汉语中有3000个常用字,其频度要达到99%,另有1%,其字数也达到3000个之多。著名的语言学家安子介列出1000个汉字,只要认识了就能读懂《人民日报》的95%。
  英文字母虽然只有26个,但英语的单词量一直在猛增,其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在莎士比亚时代,单词量只有三万个。到了到了丘吉尔时代,英语已经拥有近百万个单词了。不懂2万个单词,别想读英文报纸;不懂3万个单词,别想将《时代》周刊读顺。语言学家们对于英语单词的要求是:一个受过教育的英语使用者应该掌握五万到二十五万个英语单词。你说累不累?你说苦不苦?

二、汉语的造词比英语更科学。

比如vehicle这个词,在英语中代表车,如果把汽车car、火车train、自行车bicycle、卡车camion、马车carriage、独轮车wheelbarrow货车truck、行李车fourgon、救护车ambulance、消防车fire engine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话就发现,英语中所有的联体词都是一个与其中任何一个分解词毫无关联的新符号,而它们却构成了英语词汇的主体,英语中几百万的单词就是这样来的。一点也不科学。汉语才不像英语那么笨,汉语能够将英语中联体词汇巧妙地分解,它使所需要记忆的词汇大大地减少;不仅如此,它还能够将词汇在人们头脑中的位置整理得清清楚楚,便于记忆。这就使人想到了瑞典著名的物种学家林奈(Linnaeus,Carolus),他将所有的生物先分类,并且给出一个类名,然后在类名的下面放一个词,两者组成双名法的名字。这样不但清晰,而且大大的减少了需要记忆的符号;比如原来有一万个名字,现在分成一百个类,又在每类中分成一百种,我们所需要记忆的仅仅是一百个类名和一百个种名,共二百个,而不是原来的一万个。这种方法使得各种印象在脑子中由原来的平面,变成立体的。汉语也是如此,她先造出“车”字这个“类”,然后,汽车、火车、自行车等都属于“车类”下的“种”,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汉语的这种特殊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林奈是个虔诚的基督徒,他能发明“双名法”是受到《圣经》的启迪的,在《创世记》中上帝一连十次提到了“各从其类”,这绝不是偶然的。仓颉出生于公元前4666年,林奈出生于1707年,两人相差六千多年,仓颉造字时就懂得运用“双名法”,你说神奇不神奇?如果说仓颉没有得到神助能造出汉字来吗?

三、汉语的思维速度比英语更快。

因为英文字是由字母线性排列而成的,汉字则是由笔划组成的二维图形,所以阅读中文比英文要来得快。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曾经比较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乘法口诀的速度,测定的结果是,汉语使用了30秒,而英语则使用了45秒。 因此,如果两个人同时用英语和汉语来背诵的话,到了30秒的时候,汉语使用者一定想到了九九八十一,而英语使用者则一定到不了这里,说不定,他想到的仅仅是七七四十九。至于思维速度快是否就代表聪明这个问题是已被很多学者所肯定的。

四、汉语的包容性比英语更大。

古人云:“有容乃大”。文字具有包容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汉语中出现英语、俄语等拼音文字是很正常的事,而在英语中出现汉字则是格格不入,根本无法兼容。在汉语的学术论文中汉语可以和阿拉伯数字以及西方拼音文字的混合出现用,彼此兼容,但在英语论文中则根本找不到一个汉字。包容性是一种语言成为世界性工作语言的重要条件之一。

五、汉语是智能型的语言而英语不是。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拼音文字都属于一种“单脑文字”即这种拼音文字主要是音码刺激,这一刺激只在人的左脑发生作用。相比而言,汉语则是一种十分奇特的“复脑文字”,具有音码、形码(平面排列)、意码三种不同的刺激,需要人的左右脑同时发生作用。据新加坡的有关专家对7000多名年龄介于6至12岁的孩童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新加坡孩童在智商方面的表现要比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的孩子突出。专家们认为,学习汉字可能是其主要原因。这是因为汉字的象形特性对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大有帮助

我想不用繁琐地举例了吧,(比如可以说汉语最古老,汉语最美丽等等。)汉语已存在几千年了,其优越性明摆在那里,只要愿意重新认识汉语的人都一定能体会得到的。目前,汉语还不是世界通用的语言,这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的。中国人在明朝时走错了一步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当时,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中国的航海技术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可是中国人却在这鼎盛时期主动退出了航海业,实行闭关自守,从此走上了下坡路。由于国力不强盛,汉语也没落了,就连原来属于汉语圈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也纷纷自立门户,跳出了汉语圈。国运昌,汉语盛;国运弱,汉语衰。如今,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强盛,汉语开始走向世界了。未来属于汉语的世纪,为了迎接这一伟大的世纪,就有必要理直气壮地为汉语正名,汉语确确实实是比英语优越,全世界人民该重新认识汉语这门最古老而又最富有青春活力的语言了。

所有跟帖: 

汉语和汉字不是一回事。拼音文字也存在几千年了。 -老忽- 给 老忽 发送悄悄话 老忽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08 postreply 11:53:06

虽然不同意noworry的观点,但你的这个也实在不可能。 -萨克斯风- 给 萨克斯风 发送悄悄话 (36 bytes) () 12/09/2008 postreply 11:55:07

别光看标题,看内容 -方鴻渐- 给 方鴻渐 发送悄悄话 方鴻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9/2008 postreply 11:58:26

早就看过了。 -萨克斯风- 给 萨克斯风 发送悄悄话 (56 bytes) () 12/09/2008 postreply 12:08:0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