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战七捷时,霍乱正流行

来源: UH 2008-08-06 11:55:3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776 bytes)

 

 

 

  七战七捷时,霍乱正流行  刘振墉

 

不久前看过一部电视片“七战七捷”,有些感想。

七战七捷中的某个战役,打仗的地点距离我家约十多公里,好在当时战争水平不高,虽能听到北方影影约约的炮声,却未受到直接波及。不过本地也变得热闹起来,因为我家住在交通要道上,每天都有不少支前人员推着独轮车或扛着担架,从门前往北去,几天之后,又零零落落的有支前人员往南返乡去。因此,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小道消息。

那时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加上战斗地区以玉米、高粱等高杆旱地作物为主,这个时候在青纱帐里,又热又闷,时间稍久,就可能脱水休克,伤员更容易感染。据说双方都有伤兵,以及一些民夫,死在农田里和田间小路上。更有甚者,有民工抬着担架,精疲力竭时,将伤兵往高梁地里一扔,自己逃命去也。

当时又正好遇上霍乱流行。乡下人叫做“绞肠痧”,是因为病人肚子疼痛;又称做“瘪罗痧”,是由于病人大量拉稀,失水以至指纹处凹陷。我的伯父就是饱读古医书的中医,对于霍乱其实也无能为力,所以死亡率很高。我们当地也有人生霍乱死去,但只是零散发生,并没有引起很大恐慌,倒是听到的小道消息,让人害怕。据说在军队和民工中,疾病流行得更严重,有的人走着走着,说要大便,到路旁拉过几次后,就再也不见回来了。

战争并不像电影或电视里那样浪漫、那样豪情万丈,而是惨烈、是残酷。每一个死者,对于他本人、家庭而言,都是一出悲剧,一场灾难。每次看战争片,特别是描写内战的片子,我心里都很难过,不由得想起死者和他们的父母,真让人心酸。

粟裕是天才的军事家,是一代名将。然而,每一个名将的身后,都躺着无数年青的尸体。俗话说“一将成名万骨枯”,非常正确。何况是内战,实在令人痛心。

中国人经常同室操戈,被外国人利用,伤害自己的国家、民族,每见及此,唯有叹息一声。

少拍战争片,不拍内战片,这是我的希望。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七战七捷时,霍乱正流行
•  同桌小和尚
•  通奶与催奶
•  播种中华文化
•  我为抗战出过力(苦难的年代之二十三)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