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希望当局微服私访查粮仓虚报、瞒报现象(图)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space.wenxuecity.com/gallery/others/catchpic/0/02/02B10AE9E45024EA113DED688AC7F709.jpg onclick=document.location='http://'>


  袁隆平又说起了他著名的“禾下乘凉梦”———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而他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说完,老人家还很认真地强调一句:“是我真的做了这样的梦哦,还两次呢!并不是我的工作计划啊!”本报记者阙道华摄

 

  他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可人们还在为他十几年前落选中科院院士鸣不平———这个人就有这样的“魅力”;

  他已经将水稻的亩产从平均四五百公斤提升到了七八百公斤的水平,可还在为突破900公斤、为“种三亩面积收获人家四亩地产的粮食”这一目标而孜孜努力———这个人就有这样的“贪心”;

  他已经是78岁的高龄,但还宣称拥有“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还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这个人就有这样的自信!

  他是人们心目中科学家的典范,袁隆平,我们不愿他老去。

  作为“明星”

  “粉丝”大排长龙与他合影

  广东“科协论坛”昨天请来了这位“大忙人”。为公众开讲“超级杂交水稻与粮食安全”这样的话题,谁会比袁隆平更有资格!

  袁老身兼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所到之处,享受的完全是“明星”级待遇。不仅是农业科学领域内的专家、工作者、青年学生来听讲座,甚至中学生、中学老师也请假来一睹教材上这位杰出科学家的风采!一个大讲座厅根本容纳不下热情的听众,主办方只好开启了另一间会议室请大家观看视频;讲台前,拍照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结束后要求签名、合影的排成了长队……

  主人公袁隆平老先生还是一派平和,还是那老农似的花白平头,口音浓重的“普通话”,即使是谈到专业前沿也习惯用最浅显的表达方式,却又时不时脱口而出几个英语单词,还有入乡随俗的粤语“硑问题”,有趣得很。

  作为政协委员

  国家粮仓作假?这还了得

  刚一坐下,袁隆平就告诉记者,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政协会议上,他提交了一份跟我国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提案,反映部分国家粮食仓库存在的虚报、瞒报现象,希望有关部门微服私访摸清情况。袁老焦灼地说:“有人反映到我这里,居然有的国家粮库实际上都空了,还在账面上做出满仓的样子,这还了得!虚报的情况也不少。”提案交上去,不到两天温家宝总理就作出批示,还要求有关的粮食局长来找袁隆平。不过他直率地说:“我觉得还是要微服私访,大张旗鼓去检查怎么看得出来问题!”

  不过,这次“两会”还是特别让袁老感到兴奋,因为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两次捕捉到了自己毕生钻研的“杂交水稻”的影子。“一是总理说,去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1万亿斤,人均约800斤,人们的温饱基本没有问题了;一是在科技成果里,他提到了超级杂交水稻,这对我和我的同事们当然是一个特别的鼓励!”

  这份欣慰来得绝对有道理。要知道,从1976年到2005年,全国推广种植的杂交水稻已达56亿亩,增产稻谷达到5200多亿公斤,相当于中国一年粮食的总产量。现在袁隆平院士一年推广的杂交稻的增产量,就相当于广东省一年粮食生产总量,也就是说,每年可以多养活7000万人!

   作为科学家

  创出亩产1139公斤的纪录

  最近,袁隆平在忙两件事。

  一是“超级杂交水稻”进入了第三期攻关:第一期,是大规模种植亩产达到700公斤,已在2000年完成;第二期是亩产800公斤,也已在2004年提前完成;现在,袁隆平正在领导他的团队朝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迈进,计划到2010年实现。

  另一件则是正在跑“种三产四”工程的立项问题。他正在湖南大力推行这项工作,“就是在三亩地里种出以前四亩地才能产出的粮食!”去年湖南省的20个试点县中有18个县达标。“现在很多地方都来找我,安徽、浙江、四川、贵州、广西等等,都想加入‘种三产四’工程。可是我只代表一个科研单位,怎么能接受人家一个省加入!所以我已经向有关的国家部门反映,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得到国家正式立项,然后在全国推广。如果五年内扩大到6000万亩,种植的超级杂交稻就能产出以前8000万亩的粮食,相当于增加了2000万亩的耕地,又可以多养活3000多万人口!”

  袁老还告诉大家,他们已在云南永胜县的试验田里创造出了一个亩产1139公斤的纪录。有人问,难道水稻能够无限制地这样增产下去吗?水稻产量的潜力最高可以达到多少呢?袁隆平的回答是:“根据生物学家的估算,水稻最高产量在热带可以达到1060公斤/亩左右,在温带可以达到1200公斤/亩,按照2.5%光能利用率估算,还可以达到1500公斤/亩。现在我们已经把亩产提高到500至700公斤了,事实上还有空间的,所以我们现在首先向目前1000公斤发起冲击!”

  作为普通人

  钱是需要的,但用不着多

  从业几十年如此孜孜不倦,到底图个啥?袁隆平说:“研究杂交水稻是我的兴趣,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感到是一种责任和挑战,因为国家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希望寄托在超级杂交水稻上。”

  他继而很诚恳地说:“人一生要做点事,对国家、社会有用,就心安理得啦。钱是需要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用不着多到随便挥霍的地步。”他指着自己身上的衣服:“有人说我这个档次要穿一万多块的西装!其实呢,现在这件是学生送的,700多块,蛮好啊!我穿的衬衫也就值几十元而已。”“我现在每天吃的是粗茶淡饭,一天大约吃一二两荤菜,连牛奶也不喝。”

  但他的业余生活却远比菜谱丰富。如果不是出差在外,袁隆平现在还坚持每天去一趟田里,从播种到收获,已经成了习惯。而且每天都要锻炼,5点半下班到6点多打排球,晚上10点到11点半和年轻人下象棋。“所以我身体好得很,我是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还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呢!”

   超级稻口感不好?

  “嘴刁”女记者连吃三碗

  超级稻的产量提高这么快,但也有一种说法是这种稻米口感不好。对此,袁隆平就好像自己的孩子受到人家无端指责那样,显得有点激动。

  他说,开始搞杂交稻的时候,当然是提高产量、填饱肚子为首要目标。但是到了现在,温饱不是大问题了,人们想吃好,超级杂交稻就是“在高产的前提下求优质”,“虽然有难度,但是我们做到了!”

  袁隆平得意地举例:“前些时候一个港深记者代表团到长沙我们单位采访,其中有四个香港女记者,都是口味很娇气的啊。我们请她们吃超级稻米,结果其中三个人每人吃三碗,还有一个吃了两碗半!都说很好吃呢,不信大家可以试试!哈哈!”

  他又说,提高水稻的口感质量还有赖于后期稻米的加工水平,“技术好,二级米可以成为一级米;技术不高,一级米都有可能变成二级米。”

  有农科院研究者提问,如何提高超级杂交水稻的抗病虫性?袁隆平抛出观点:“可以利用分子技术,将抗病、抗虫的基因导入种子。但是国家目前还没有批准种植转基因水稻,我觉得这过于谨慎和保守了一点,转基因技术迟早要大规模运用于水稻种植中,我个人认为这没有什么问题。”

所有跟帖: 

如果“微服私访”出自上次温的核查令之后,那么,可以说 -llht- 给 llht 发送悄悄话 (46 bytes) () 07/31/2008 postreply 13:04:3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