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抗战出过力(苦难的年代之二十三)

来源: UH 2008-06-12 18:08:5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319 bytes)

 

 

我为抗战出过力        刘振墉

(苦难的年代之二十三)


      区里
(江苏如皋县磨头区)或者是乡里办的基层抗日积极分子学习班,也不知是脱产还是业余,学员都是村干部和民兵骨干,其中有几个人我认得。学习班结束要考试,这可是件难上加难的事,难在学员们都不识字。

 

现在人们难以理解,全是二十岁左右的小伙子,怎么能不识字呢?阿拉伯数字、中国数字,自己的名字,赵钱孙李等常用字,那怕没上过学,三百、两百汉字总认识吧!不!他们中也许有几个人西瓜大的字能识得一箩框,大多数人却都是睁眼瞎。他们不但没上过学,接触纸张的机会就很少,接触有字的纸张,机会更少,连接触纸币的机会都难得。从小到大,生活中只有挑猪草、检粪、担水,劳动接着劳动。

 

瞎子走路可以带根棍子,我们四年级的十几个同学,就给他们当导盲棍。考试的时候,一个学员旁边站着一个小学生。考题只有是非题与选择题,内容非常非常简单。比如是非题: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八路军和新四军,认为对则画圈,认为错就打叉。又如选择题:德国法西斯正在节节败退,1、在苏联;2、在美国;3、在英国,在正确答案后面画圈。当主考人读到某题时,我们小学生就要用手指着这道题的位置,看着他们画圈或打叉,千万不要打错位置。有人觉得铅笔比镰刀锄头难使多了,就索兴扶住他们的手去画。我引导的这位姓韩,几年后做了乡长。

 

这个乡大约有近万人口,就只有这一所正规小学,(有没有私塾我不清楚)还是初级小学。农村学校,年级越高学生人数越少,我们三四年级是复式教学,合在一个教室,四年级只剩下了十几个学生。因此,在这个乡里,我们这十几个人,不但是在校生里的最高学历,就是在乡里,也能算得上有文化的人群了。旧中国农村就是这样,别见笑!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我为抗战出过力(苦难的年代之二十三)
•  去入党,去投票
•  哈哈!我也打过游击(苦难的年代之二十二)
•  邻床病友信教了
•  呼吁美国国会,给中国地震灾民移民名额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