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政治工程: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迎奥运提前八个月通车

来源: hpu1234 2008-04-07 16:33: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358 bytes)
(中国信息中心记者小卫报道)为迎接北京奥运,中共浙江当局弘扬“大跃进”精神,多次将原定于2009年初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工期提前,最终决定该大桥将赶在2008年5月1日通车。官方为了政治需求而无视技术常规,将为大桥的寿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隐患。

被称为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的浙江杭州湾跨海大桥原计划2009年初通车,因为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改为2008年8月奥运前通车。后来具体确认为2008年6月通车,而2008年3月的最新消息证实,该大桥则赶在2008年5月1日通车,原因是2008年5月奥运会火炬将经过这个地方。跨海大桥建设和竣工通车时间如此变动,突破技术要求常规,被称为中国特色的"政治工程"。

据宁波市政府公开方案,奥运火炬将于2008年5月19日通过杭州湾跨海大桥从宁波传递到嘉兴。

浙江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起浙江嘉兴市的海盐,跨越杭州湾海域,止于宁波市的慈溪,全长36公里,浙江的媒体宣传称是"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已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概算总投资约118亿元,后实际投资不少于140亿元人民币,同时该大桥附近的土地已经明显升值,被政府称为是"大桥经济",而当地依靠滩涂生活的农民将意味着失去大量赖以生存的口粮涂和种植棉花的大量淤积出来的农业用地。大桥工程于2003年11月开工建设,于2007年6月合龙,实现贯通。2008年5月1日通车后宁波到上海距离缩短120公里,将节约1个小时车程,但过桥收费每车80元,提前通车意味着可以提前收费、邀功请赏了。

宁波市常务副市长、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原大桥所在地浙江宁波慈溪市委书记王勇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中外记者称,自2003年大桥开工以来,杭州湾跨海大桥共获得25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九大系列自主核心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可就是这个大桥,却被南方周末记者吕明合在南方周末报(2007年01月18日)上曝光称"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北引桥被包工头举报偷工减料"。该报道揭露:虽然连日来各部门反复澄清,但新年伊始,一则杭州湾跨海大桥引桥北接线工程可能偷工减料的新闻,还是让这座世界上在建最长的跨海大桥卷入了一场质量风波。2007年1月8日,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的一则报道称,一名叫毛履平的小包工头反映,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工程52号桥出现质量问题。毛履平本人,正是"问题桥"下部结构的具体施工者。毛履平举报的内容有三:一是该桥承台下面的垫层不符合要求;二是立柱钢筋外露;第三,该桥4个桥台每个都缺20根"25厘米的加强钢筋"。浙江嘉兴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设计图纸显示,争议桥所在的这段路程,正是杭州湾大桥与沪杭高速的衔接段。一旦建成使用,正是车流量最大的地方。

中国新闻社的网上报道引用权威专家的说法称,若举报属实,"严重的话,说不定立柱开裂,桥头开裂,受到不均匀沉降整个桥容易垮掉"。报道称,毛履平曾向浙江省交通厅质检站举报。但举报后,他曾遭到施工方派出的摩托车杀手的生命威胁,经周旋后,才从小路逃生。而浙江省交通厅质检站监督科科长陈爱国证实,举报的前两个问题确实存在,只是第三个少钢筋问题与事实有出入。

由于中国新闻社多向海外华文媒体供稿,报道刊发后,引起海内外华人关注。可不久又出现一篇截然相反的报道,使大桥有关偷工减料的争议报道通过有限的异地舆论监督报道形式进行展开。

2007年1月10日,与浙江相邻的驻安徽某新闻单位跨省采访,刊登了一则与此截然相反的报道,其中这样说,"在质检部门和监理方、业主方等监管下,北接线工程与大桥主桥两个工程均进展顺利,工程质量合乎设计要求。另外报道还指出中新社的报道中存在把25毫米钢筋误写成了25厘米等问题"。

而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嘉兴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严凤翔,也一样得到"目前尚未发现原则性的质量问题"的说法。严凤翔说,关于毛履平举报的问题,嘉兴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已在2006年12月12日发给毛履平本人的《关于杭州湾大桥北接线工程合同举报事宜调查情况的反馈》中予以解答,没有新的意见。这份"情况反馈"承认,毛履平反映的第一个问题基本属实,但没有原则性问题。第二项所说的立柱有修补情况也基本属实,但其仅为外观缺陷,也无实质性危险。毛履平举报的第三项——"桥台上全部少钢筋"是实质性问题。严凤翔说,他们也很重视。站里的人曾根据毛履平的指点去现场检测,随机抽取了零号桥台左幅盖梁,凿开了一部分混凝土,检查是否有钢筋。检查的确发现了问题,本该为上下位置的钢筋,现成了左右并排,但"至少凿开的那根钢筋仍在,并不是他所说的一根都没有"。

至于钢筋移位的问题,严凤翔说,"我们已经请施工单位就其具体影响提交报告,不过目前还没拿到。"

但毛履平否认自己当时在场,"他们检查第三项的时候,根本没通知我。"毛履平说,钢筋没放,是他亲眼所见,"我愿意为自己所说的负一切法律责任,掉脑袋都可以。"

自南方周末、中新社曝光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出现质量问题的负面报道后,有关宣传部门封杀了后续报道,网上转载也被禁止,已转载的多被要求删除。包工头毛履平如果举报的属实,而有关部门掩盖真相,将有可能导致这个大桥得不到独立权威的检验而出现质量问题,到时"政治工程"就会成为负面的"问题工程",一旦出现质量事故就等于判决这个"政治工程"为"死刑"。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