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评「敢讲真话第一名」的中共高层官员,担任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的潘岳,应该是毫无异议公认的第一名了。这不仅因他说话直来直往,不拐弯抹角,更主要是面对「两会」众多媒体追逐,潘岳是少数能直挺挺、无所畏惧受访的高层官员之一。
北京「两会」召开,再怎麽管制严格的人民大会堂,内部总看到群聚的传媒发挥追逐战本领,不管两岸三地或外国媒体,管他认得也不好不认得也罢,总在开会前夕形成惨烈的追逐战。
面对媒体追逐,沦陷包围圈的中共官员通常就是东闪西躲,有时无路可走,但最后还是一句话不说的遁逃。唯独潘岳硬是不一样。
在三日政协「两会」召开第一天,曾被称为「政治新星」的潘岳还是不改「扮演乌鸦嘴」角色,谈到各地排斥环保指标时,仍指责地方利益作祟。在谈及不少企业对排污标准「走过场」时,他说「我们不能让富裕人群来消费,让贫困民众来承担环境的污染」。过去潘岳曾说「不在乎个人的毁誉」,对地方政府及对企业,态度也始终如一。
这位前中共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的女婿,也算是太子党,但这位曾在部队服役六年,又当过报社记者四年的中共副部级官员,面对媒体的「挑战」,硬是能站得直挺挺的,为自己政策辩护,不担心「抹黑」或「说错话」。
今年初,潘岳被英国「卫报」评为「可以拯救地球的五十人」之一。风光是风光了,背后却代表这位很有胆量的中共官员不畏惧大环境的挑战。
从去年开始,潘岳的名字就一直出现在报端。从「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到「绿色证券」,似乎都有潘岳的影子。前不久,潘岳又提出了「绿色贸易」,公布了今年首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产品目录,准备砍掉一百多种产品的出口退税。而频繁的政策出台,也让中国的环保政策路线,越来越清晰。去年十一月在一场国际研讨会上,潘岳就直言,中国环境保护「步履为艰」,主要阻力是来自利益冲突,「与重审批轻规划的部门利益,及短平快出业绩的地方利益起冲突」。
潘岳批评部门利益及地方利益阻挠环保工作,已相当多次。像潘岳这样的直言不讳,在中国官场的确少见,可能也因此,让他的官运至今不算很顺遂。
□ 中国时报
资料图片: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右1)遇袭沙尘暴。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 Sexy time... |
• | IBM-Cognos Boss Rob Ashe speaks about Google OneBox for BI |
• | 北京的交通 |
• | 毕淑敏 : 让我们害怕汽车吧 |
• | And it all started in British Columb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