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个年代》:解读潘汉年谜案(4)
王可/
潘汉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哪里知道离开国内一年半时间,中共党内实际掌权的已是毛泽东了,向中央汇报时还口口声声地王明交代如何如何。毛泽东为此耿耿于怀,从此认为潘汉年是“王明的人”,二十年之后,“此人不可信用”,终于找到机会爆发出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力平反冤假错案。作为中央纪委第一书记陈云登高一呼,又有廖承志、刘晓、夏衍等人提供材料,潘汉年冤案终于平反。而平反的主要依据,还是1955年李克农所提出的五大有力反证。但是陈云的一段讲话,却为破解潘汉年案的谜底提供了一把钥匙。他说,当时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代表和主管同国民党接触的有三个人:王明、康生和我,如今只剩我一个了。我再不说话,没有人知道了。陈云还说,我要开刀动手术,结果如何不知道,我相信潘汉年必将平反。这就表明,潘汉年的案子,毛泽东给潘案定的性,实际上是和王明有关。
最近,有人写史道出了潘汉年和王明博古的关系,以及滞留苏联的任务。(《炎黄春秋》2006年第10期)
那是个已逝去久远的年代,但让我们再回味一下那年代活过的人们,发生过的事情。本书所叙述的人和事,从建国初到文革,几乎涵盖了整个毛泽东时代。
1931年9月王明去苏联担任共产国际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行前,组成了临时中央政治局,博古为总负责人。王明向博古单独交代,如果发生与共产国际的电讯中断,出现特别情况必须报告共产国际时,“我们两人确定一个秘密联络员,只有他来莫斯科,说的话是代表你的意思,我也只相信他的话。”博古认定只有他的好友潘汉年才是最佳人选,因此潘汉年成为两人的秘密联络员。
1935年2月上旬,红军在云南威信县水田寨花房子村休整时,博古把潘汉年找来,同他谈了遵义会议的全过程。博古强调:“现在我决定让位给张闻天,并同意会议的决定,重新起用毛泽东。这是为了中央红军的命运,为了中央政治局的团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我作为中央军事上掌握最终决定权的人,难辞其责。红军需要一个有独特军事才能的人,来帮助中央掌握有军事行动最终决定权的周恩来行使这个权力。”
博古说:“交权不仅是交印章、文件,最重要的是要向共产国际交代,让他们批准张闻天接班。这个工作必须由你作。因为我和王明约定的秘密联络员是你,只有你去了,他才会相信。为预防万一,我和周恩来决定让陈云也去。你们分开走,汇报以你为主,陈补充。”
潘汉年于9月到达莫斯科,陈云先到。此时共产国际“七大”已闭会,王明在“七大”上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主席团委员。他听了两人关于遵义会议的详细报告后,对博古主动交权感到遗憾,对张闻天上台表示接受。1935年10月2日,共产国际执委会批准张闻天为中国共产党临时负责人。10月3日受命回国,王明决定派潘汉年和张浩(原名林育英)两人分别回国,向中共中央传达共产国际“七大”文件和对张闻天的任命。
11月7日,张浩到达陕北,向周恩来传达了共产国际的决定。可是潘汉年并未回国,他先是受命花了三个月学新密码,启程回国前,王明又找他商量国共和谈之事,和国民党驻苏使馆武官邓文仪接触,打开了国共和谈通道。潘汉年回国比张浩晚到了九个月,让毛泽东很不满意。毛对周恩来说:“博古、王明很看重他,我看他是王明的人,对王明安排的任务比交密电码给中央还看得重。”本来毛泽东是不主张潘汉年去参加国共和谈的,但由于周恩来的表态以及博古的赞同,毛泽东也就只好同意了。
潘汉年在动身去和国民党谈判前,向博古辞行,博古语重心长地对潘说:“你在向张闻天汇报时,一再说王明交待的任务,要中央把国共合作、联合抗日放在第一位。这种说法不准确,国共合作联合抗日是中共中央首先提出来的,不是王明。王明不了解国内情况,在国外指手画脚,想指挥国内,毛泽东对这种做法最反感。”(实际上,首先提出联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是王明,左翼作家联盟的“两个口号之争”也是出自王明,这可详见王明《中共五十年》,首先为开启国共第二次和谈的也是王明,王明有大过也有大功。这是现代党史研究肯定的。1938年8月,王稼祥从莫斯科回国,传达了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季米特洛夫的指示,说毛泽东是中国革命斗争中实际锻炼出来的领袖,这才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潘汉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哪里知道离开国内一年半时间,中共党内实际掌权的已是毛泽东了,向中央汇报时还口口声声地王明交代如何如何。但是王明要潘去和国民党谈判接触,也不是王明一个人的意见,是王明、康生、陈云驻共产国际的中国代表团的决定,所以,陈云感到必须把这个问题讲清楚。而且,这是一正确决定,可是毛泽东为此耿耿于怀,从此认为潘汉年是“王明的人”,二十年之后,“此人不可信用”,终于找到机会爆发出来。
毛泽东一生,真正知己、亲密战友极少。这使人联想到另一事例。1957年的庐山会议。毛泽东硬说他和彭德怀的关系,是“三七开,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会上,毛泽东又第四次提起24年前的会理会议。那是1935年5月,毛泽东刚在军事上掌权不久,林彪给中央军委写了一封信,大意是,毛朱周随军主持大计,请彭德怀任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四方面军会合。毛十分恼火,以为是彭德怀在背后搞鬼。直到57年此会上,林彪公开解释此信与彭德怀无关,林写信彭不知道。事情才就此作罢。作为一开国领袖,要是缺乏大度胸怀,性格上生就阴暗心理,天下是不会太平的
《我们那个年代》:解读潘汉年谜案(4)
所有跟帖:
•
唉,小人论君子,与君子无碍,只能显示文章作者的小人心怀
-没敌神探-
♂
(229 bytes)
()
12/25/2008 postreply
08:34:42
•
回复:唉,小人论君子,与君子无碍,只能显示文章作者的小人心怀
-yma16-
♂
(207 bytes)
()
12/25/2008 postreply
11:39:26
•
You can find everything except "logic" or "sense" from the posts
-Innercool-
♀
(0 bytes)
()
12/25/2008 postreply
11:59:33
•
唉,高岗,彭得怀,刘少奇,林彪,陈毅, 贺龙,老一辈都被打倒了。
-蒋道理-
♂
(0 bytes)
()
12/25/2008 postreply
15:04:23
•
君子?遵义担架密谋,反右引蛇出洞,庐山彭黄张周,文革...众叛亲离! 接班人抓老婆!
-caddy-
♀
(0 bytes)
()
12/25/2008 postreply
18:00:42
•
在民族寸亡之关头,勾结鬼子破坏抗日, 敢妄称君子? 无耻小人!
-相当冷静-
♂
(0 bytes)
()
12/25/2008 postreply
13:43:38
•
"作为一开国领袖,要是缺乏大度胸怀,性格上生就阴暗心理,天下是不会太平的
-蒋道理-
♂
(21 bytes)
()
12/25/2008 postreply
1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