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看,我们这屋!

来源: 聂耳 2008-09-13 15:03:0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2435 bytes)
我们二排,住一个原劳改农场遗留的粮食加工车间,顶上的天窗没有一块儿玻璃,躺下可见天,每天,星星月亮和我们对视。四十余人,挤得密密麻麻,翻身很困难。地中间有一条一米多宽的过道,其余地方全是人。鞋,脸盆也排起长队,整齐地放在过道上。下雨,雨水毫不留情地从天而降,人被雨淋,东西被水泡。雨夜,我们抱着被站在那里瑟瑟发抖。第一年的夏,草原的雨特别多,我们真是饱受“洗礼”。年纪小小的我们,不懂烦恼,待被褥和草晒干,便将一切抛之脑后。

  一排虽不受雨淋,但却遭风寒。离二排不远,有一个若大的汽车库,水泥地,中间一个深的水泥槽,人们分睡四周。没有窗,门倒有一个,很大,占距了车库一面墙。这个大门,夜里时分,想开不能开,开一小缝,风便飕飕往里钻。关紧门,里面像罐头盒,让人窒息。一个靠门睡觉的战士,夜间,让进门的小风吹歪了嘴。一排的战士,每日都胆战心惊地往那冰凉的被窝里钻,要知道,那是草原的盛夏啊。

  男生两个排,一个炊事班,连部,大车班的百余人无法安置,只好将他们合并。原老改农场犯人开大会的礼堂便是他们的屋。那大屋,土木结构,只四角有些砖,当时,形容这样的建筑是:穿鞋戴帽四角硬。大屋空间极大,马脊梁顶,椽.檩.柳笆.泥巴一目了然。地是黄土地,墙是黄土墙,没有任何修饰。正北方,有一个用土坯垒就的舞台,土坯残缺不全。东墙,有几孔不很大的窗,玻璃小得似豆腐块儿。这间硕大的屋,黑压压住着一片人,舞台上亦然。因屋太大,每两行人中间留一过道,头顶头睡,很是齐整。舞台上虽无过道,但很有次序,不象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保尔修铁路时那杂乱无章的住所。我们是有严明纪律的兵!舞台西墙有一小门,门旁住着的,是我们可爱的炊事班战士,班长紧帖门口,这是为工作方便。炊事班每日要先我们几小时起床,劳累一天的他们,早上按时醒不来,为此,炊事班人煞费苦心地想出妙招:在班长的被角上栓一绳直通门外,早起的女生拽这根绳叫班长起床,这招屡试屡灵。有一天,轮小朱叫起床,她拽一下那绳,睡梦中的班长迷迷忽忽地又将拉下的被往上揪,反复几次也没叫醒。三个女战士只好自己去做200余人的饭,好不容易开饭了,却迟了十几分。连长指导员当着全连人的面,点名批评炊事班。众目睽睽之下,班长流下委屈的泪。炊事班长从此离开那大屋,搬到另一个屋——伙房,他用木版搭一活动式小床,从此,迟到的事再没发生。

  男排的这间大屋,还是全连学习开会的地方,在这里学习,场面颇为壮观——以过道为界,似楚河汉界般,男女分坐两边,不许混杂,不许语言交流,真有咫尺天涯之感。过道边缘,男女鞋分放两排,学习结束,全体起立,先女后男依次退出。军制管理下,做事有条理,几百号人,竟然连穿错鞋的现象都没有发生。遗憾的是,大屋那浑浊的空气却没有哪个制度能将其改变。  有着大天窗的加工车间,大闷罐样的车库,男生排住的那大礼堂,这些屋,给我留下了终生的印象,所以,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我无论住到哪里都知足。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