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政策和雅尔塔会议有关东亚的议程

来源: kevinatridgeland 2008-04-17 20:59:0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658 bytes)
F·C·琼斯 [英国] [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8卷》] 1954

美国对华政策和雅尔塔会议有关东亚的议程

罗斯福召回史迪威,是同他的对华总政策一致的——美国的对华政策差不多是罗斯福总统一手制定的。使赫尔非常恼火的是,总统往往用派遣总统特使的办法去处理问题,而绕过了国务院。杜鲁门政府继承并继续执行这一政策。虽然罗斯福对蒋介石多所批评,对他的态度也颇为专横,但是他还是认为蒋介石是唯一能保持中国统一的人。不过正如他在1943年9月对萨姆纳·韦尔斯所说的,他担心在打败日本以后,国共之间可能重新发生全面冲突,苏联可能站在共产党一边进行干预,而西方列强可能因此被迫站在另一边进行干预。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罗斯福想促进国共达成协定,还想促使中苏订立协定,以排除苏联干涉中国内政的可能性。罗斯福总统抱着这些目的,于1944年夏派当时的副总统亨利·华莱士到中国去。在6月21日至22日的会谈中,蒋介石告诫华莱士:中国共产党人是共产主义者,而不仅仅是民主的土地改革者,并力劝美国勿与他们接近。蒋介石重申他愿意同共产党人和平解决,也不排除接受美国为此目的进行斡旋的建议的可能性,但同时,他也不隐瞒自己对和平解决是缺乏信心的。在另一方面,蒋介石对苏联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他宣称他愿意同苏联进行讨论,并希望美国政府能协助实现这种讨论。他还说,为了避免中苏冲突,只要不损害中国的主权,他什么都可以同意。

没有理由怀疑蒋介石的诚意。他希望同苏联达成由美国提出的某种协定,据此,莫斯科政府将同意不给中国共产党人以任何支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蒋介石准备付出代价。如果同俄国人达成了这种协议,那么蒋介石就可以自由地迫使中国共产党人就范,因为到那时共产党人会发现他们已丧失了任何外国支持。蒋介石对共产党人的意图是不抱任何幻想的。这时,苏联政府表示同意美国的对华政策。赫尔利将军已经动身经由莫斯科前往重庆。8月21日,他拜会了莫洛托夫。这位苏联外长宣称,苏联政府同中国共产党人没有任何联系,他并暗示说,严格说来这些人并不能真正被认为是共产主义者。他表示,苏联赞成美国在尽力促进中国的统一和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是他又说:“苏联政府不打算关心中国政府的事务,除非蒋介石试图改变政策来改善中苏关系。”

这些交易就是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的背景。关于远东,罗斯福有两个目标:第一,一定要使苏联参加对日战争,他的参谋人员认为这一点是重要的;第二,要苏联对他的促进中国国内和平与统一的政策予以合作。为了达到这两个迫切需要达到的目标,罗斯福是准备付出代价的。为了第一个目标,他一直认为萨哈林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应由日本交还给俄国。为了第二个目标,他也一直认为苏联应该在满洲得到商业特权,特别是苏联的进出口货物应该有在大连港自由转运的权利。他希望这两个让步能满足斯大林的要求,并希望能就远东问题达成一项总的苏美协议,作为他正在争取的全球协议的一部分。

但是,罗斯福发现,他不得不对斯大林付出比他所预计的更大的代价。很明显,在召开雅尔塔会议以前的几个月里,通过美国驻莫斯科大使哈里曼,罗斯福同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之间一直在讨论苏联在远东将得到些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当罗斯福到达雅尔塔时,他已大体知道斯大林想要什么了。他也许曾希望能说服斯大林减少他的要求,至少希望避免向斯大林作出什么不能改变的许诺(这是他一直不愿做的事)。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是失望了。在德黑兰,他看到斯大林给了丘吉尔当头一棒;现在,他自己感到苏联大棒的分量了。斯大林坚持说,他所要求的这些让步是必要的,不然的话,他无法对他的人民说明苏联参加对日战争是正当的。斯大林处于讨价还价的有利地位,因为即使罗斯福对日本的形势和关东军虚弱情况的了解比他实际上知道的还要清楚,但是还存在着一个苏联对中国的态度问题。所以,最后罗斯福让步了。1945年2月10日,罗斯福和斯大林起草了“有关日本的协定”,11日,丘吉尔也签了字。

斯大林对国民党政权表示仁慈

这时候,中国政府正准备派外交部长宋子文到莫斯科去。1945年2月4日,赫尔利将军(他在2月8日继高斯任美国驻华大使)向华盛顿转交了中国准备的莫斯科会议的暂定议程,中国人要美国对这一议程提出意见。国务院拒绝提什么意见,并提醒赫尔利,美国政府不愿做拟议中的中苏谈判的顾问或仲裁者,赫尔利对此感到恼火,因为他认为中苏达成协议有利于国共的和解,这是他直到那时所未能获致的,而国务院却认为中国内部分歧的解决应当先于中苏谈判。2月19日,赫尔利离开重庆前往华盛顿,显然,这是为了向政府摆出他的观点。

4月3日,他开始了自己的返国旅行,取道伦敦和莫斯科,以便同英国政府和苏联政府讨论美国对华政策。4月15日,他拜会了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他向苏联领导人叙述了自己为调停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人之间的分歧所作的努力,并说,美国政策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在蒋介石领导下的自由、团结、民主的政府。他说,他在伦敦同丘吉尔和艾登讨论了这个问题,并说丘吉尔和艾登赞成美国的这一政策。他还说,他已成功地说服了共产党放弃他们单独派遣政治代表出席旧金山会议的要求,并说共产党已接受蒋介石根据美国的意见而提出的建议——在出席旧金山会议的中国政府代表团中给中国共产党一个名额。

斯大林表示他同意并支持赫尔利所概述的美国政策,并愿意在争取中国武装力量的统一方面进行合作。“他以赞许的口吻谈论蒋介石,他说,虽然在中国国民政府的某些官员中存在着腐败现象,但他认为蒋介石是‘无私的’,是‘一个爱国者’。在过去,苏联同他的关系是友好的。”赫尔利同意,在斯大林允许透露以前,不把雅尔塔会议的情况透露给重庆。

4月17日,赫尔利向华盛顿的上司汇报说,他已得到了斯大林的保证,斯大林将无条件支持美国的对华政策,包括完全承认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但是,美国在莫斯科的代办凯南并不那么乐观。4月23日,他告诫当时正在华盛顿的哈里曼大使说:

……从赫尔利大使关于他同斯大林谈话的汇报中看,没有什么事情斯大林不是坦率地表示赞同的,但众所周知,诺言对俄国人来说和对我们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当然,斯大林是准备确认中国的武装力量统一起来这一原则的。他知道,从实际意义上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所能接受的条件下,统一才是切实可行的。


凯南暗示,苏联尤其想利用中国共产党来排除英国和美国在中国北部的一切影响。他提醒他的上司注意,“对于苏联的援助,甚至对于苏联对我们在中国要达到的长期目标所给予的默许,我们都不能过分信赖。”4月19日,哈里曼就曾警告过国务院,他说,如果在苏联参加对日战争的时候,中国的内部统一还没有实现,那么,斯大林可能会趁机在满洲,甚至在华北,建立一个中国共产党政权。4月23日,国务卿告诫赫尔利,苏联的政策可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并指示他,要使蒋介石深信“早日取得军事上和政治上的统一的必要。这不仅是为了胜利地结束对日战争,而且也是为了建立一个基础,使得中苏关系最终能成为一种互相尊重和永久友好的关系。”

然而,赫尔利仍然只从表面上来理解斯大林的表白。在得到了苏联领导人与霍普金斯谈话的报告后,他更坚定了这种看法。霍普金斯是作为杜鲁门总统的特使,抱着弥合两大国之间已经出现的分歧的希望,于5月底到莫斯科去的。5月28日,这两位政治家在第三次会晤时讨论了远东问题。斯大林表示,他想直接同中国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讨论雅尔塔协定,并希望不迟于7月1日能在莫斯科会见宋子文。霍普金斯打电报回来说,斯大林已明确声明,他将尽最大努力,帮助中国在蒋介石的领导下统一起来,因为他认为还没有一位共产党领导人足以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他对蒋介石的看法有保留,不过他还是打算支持他。

斯大林声明,他对满洲和新疆没有领土要求。在同日本作战的过程中,在他的部队可能进入的任何中国土地上,他将尊重中国的主权。他说,他的部队进入满洲时,他欢迎蒋委员长派代表来,以便在那里建立一个中国的政府机构。他说他同意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并公开声明,美国是战后唯一有能力给予中国经济援助的强国。他认为,在今后的许多年中,苏联要保持国内的经济稳定,需要进行一番艰巨的努力。

所有跟帖: 

这是一段值得深思的历史。 -HPI- 给 HPI 发送悄悄话 HP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8/2008 postreply 07:05:4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