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饺子的“毒”,日本人“巧迟”的“误”

来源: 辛泰浩 2008-02-05 05:27:2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975 bytes)
“饺子”事件折射出中日一部分人的内在性格和内心世界。

中国加工的饺子在日本引起“中毒”的事件在日本连日来媒体大量报导。
从“专题节目”到“花边新闻”,人们谈“饺子”而变色!从原来的“甲胺磷”
到新发现的“敌敌畏”。事件变的越来越朴素迷离!

奇怪的是围绕在日本发生的中国“毒饺子”报导越来越多,人们的关心越来
越少,仿佛媒体的独脚戏一样。

也许事件的真相无法调查清楚,但是可以看到日本人是那么冷静地利用
“新闻的价值”!口头上的叫嚷和实际上的行动是分得很开的。

在这次饺子事件中,受害者是日本国内市民,如果按照“食物中毒”的案例处理,
就事论事,人们都客观地往积极方向引导,或者按照处理突发事件性的态度来对应,
本来可以“因祸得福”,通过中毒事件中日两国当事者可以找到许多教训、学习
很多经验。
只要两国政府齐心协力查明原因并制定防止再次发生的机制,就能尽量减少
(此次事件对两国关系造成的)影响。

但是,两国之间始终有些让对方的发展感到“不爽”的人存在。
“愿人穷不愿人富”的心理在亚洲人身上都有。这部分人的双方之间始终处于
“锷竞合”(Tsubazeriai)状态(剑术的互相冲撞),一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短兵
相接、白刃格斗。

这次事件的风波中可以看出日本人一部分人企图利用“拙速”与“巧迟”的
战术来引导舆论达到其目的,然而他们判断失误了。

本来饺子中毒者在一月份就发生了,当事者已经掌握了“中毒”的材料。
如果善意地处理,对于患者,受害者和消费者的责任心,就应该在当时立即
公布于世,让所有消费者停止食用。然而按照日本人的思惟方式是:有可能
“捉住了一条大鱼”,按照日本式的表达方式就是“取得了鬼的首级”,说不
定通过这个事件会为日本国建立殊勋呢,因这种思想作怪,他们利用“巧迟”
的手法:即将信息隐蔽下来,蓄势待时而发,一鼓作气,说不定一股“神风”会
将中国的奥运会吹灭,日本会有更多受益。起码也会让中国的饮食加工出口
食品行业遭受比50年不遇的“大雪”之灾损失还要严重!

这就是日本人常用的“巧迟”战术。

他们过高估计了中国食品的危害和过高相信了日本媒体的作用。
首先他们认为水饺不可能在日本被污染。因为,在水饺中发现的杀虫剂成分
“甲胺磷”不在日本流通,而且,无论日本国内的进口、流通途径如何,中国
天洋食品加工厂的特定生产日期的所有水饺都出现了问题。到本月2日为止,
日本的1692名受害者均匀分布在37个广域自治团体。在新发现的敌敌畏
之前,它们绝对认为只有中国才能生产有“毒”的食品。

不由得让人记起几年前许多日本预言家说过,中国的“北京奥运会”不可能成功举办。
很有可能因突发事件改到日本举办,这看似戏言的预言对许多日本人来说可是兴奋
剂一样。他人的失败有时是自己的成功!

眼看2008年已到,中国的如期举办奥运会只是细节的问题,日本语言家的预言就要
不攻自破了。
就在这关键的08年初,出现了这“饺子”事件,这对于一部分日本人说看来是“转机”。

看到了中国的薄弱环节,让日本人这丝丝屡屡幸灾乐祸微妙心理显露出来,于是
发动了全民的媒体报导渲染!

在日本历史上的“投毒”案件,如“森永”巧克力事件到沙林撒布事件所有的报纸、
电台都是专题报导,跟踪追击的。
而这次日本媒体的报导,不得不让人想到是“处心积虑”地选择了报导的时间和背景的。

因为事情发生在去年11月,在事情发生当时没有报导,而是“蓄势待发”的“制人一击”。
一时准备好的口径突然出现在报章杂志和广播电视台上:
“中国杀人饺子”,“中国毒饺子”,“中国药饺子”,“中国农药饺子”,
“速冻要命饺子”……。

这确实让中国方面可以说是措手不及地被“扇了一个耳光”似的。
到现在中国有关方面都还没有回过神来,象那南方的“鹅毛大雪”一样降到中国
食品的身上,中国饮食文化在名义遭受受到不可低估的诋毁。
仿佛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受到了否定,仿佛十三亿人口都在食毒似的。

在经济上的损失虽然大,而真正受到打击的还是日本的进出口商社,但者日本“JT”
烟草公司的副业一样的进出口,经济上的损失是极小的,而中国的传统饮食行业
的“口碑”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日本的媒体选择这种时候突然鹊起的宣传背景是耐人寻味的。
日本媒体机器开动所选择的时机正是日本股票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中最低下的地位。
日本的经济受到严重挑战的关键时刻。
股票资本利润率(ROE)在全世界41个国家中出于第41位,
2007年日本股票的涨跌率是52个国家中的第51位,全世界都在涨只要少数的
国家在跌的环境下日本居然跌幅最高谨次于爱尔兰的6.55%。
在饮食、速食行业逐渐“脱日本入中华”给日本人带来的危机感。
许多日本人就正好趁机提出“不要让中国人的食品控制日本人的胃口”!
从这次“饺子”事件可以看出中日之间的往日平静表面下的“心灵交锋”。

“白毛浮绿水,红掌划清波”!
中日两国之间就像生活在亚洲池塘的两群鹅,不管是白天鹅还是黑天鹅还是塘鹅
(有区别于南北极的企鹅)都有一个共性,表面看来悠闲自然,而在水边下的“鹅掌”
是在不停的运动中。

这次“饺子”事件不同的地方是中国的饮食面子被涂污染,而日本人的消费者受到的
痛苦是短暂和轻微的。
日本人在这事件上是有“胜算”得到最大的利益,而付出最小的牺牲的。
从现在警察调查的结果来看并没有任何突破性的进展。
中方和日方很可能在今后较长时间内“各说各的罗生门”。
很多推理小说会摆在日本的书架上,让中国人的食品卫生将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任何时候媒体的作用都可以借鲁迅的说法“捣鬼有术,有效,也有限”。
事情的发展看来并不象日本人初料的那么简单。

他们应该想一想:要是饺子所附着的“甲胺磷”来自日本犯罪团伙的作案,
那结果所有的负面影响都会落在日本国家的头上。
要是所有的销售点被日本熟知中国饺子零售点的同伙们象“9·11”犯人一样
“同时多发”作案,日本在国际社会的信誉就会一落千丈。
其结果可能是“不寒而栗”的!
所以最近日本媒体的调子显然低沉了下来。
要知道万一是日本人的“捣鬼”那“搬起的石头”砸到的不仅是日本人的
“脚”,很可能是“头”啊!

肯定有人想起那“古文物村”的自编自演蒙骗亿万人的“历史学家研究者”;
肯定有人想到那“海底珊瑚”的自编自演蒙骗亿万人的“电视台记者”的伎俩;
肯定也有人想一想中国“纸箱包子”自编自演出现在中国,然而日本大肆渲染
结果是“空振”(打不到球=没捞到好处),比中国还尴尬的收场。
·······
日本人内心希望驱出“中国制造”在日本市场的洪水般的泛滥,但价格的诱惑力又太大;
日本人内心希望的是取缔中国食品进入日本市场然而偏偏日本人又希望通过价廉物美
来赚钱;
日本人希望生产自给自助的蔬菜水果,奈何国土太小又满足不了日本人“养胃”的需要。

中国人通过这次“饺子”事件可以大大地加强对于食品卫生的安全力度。
比照经常发生的“饮食中毒”事件,无不令人痛心疾首,希望从这次事件中吸收教训
而防患于未然!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让人深受启发的几句话(英、漢、日)
•  高尔夫球爱好者的“早死”病例
•  婚姻的等式含意(各国比较)
•  女人的微笑VS男人的微笑
•  女人的微笑VS男人的微笑(男人的微笑)

所有跟帖: 

呵呵,祝新年快乐. -老沙弥- 给 老沙弥 发送悄悄话 老沙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5/2008 postreply 08:23:45

部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确实奇怪。 -乱弹- 给 乱弹 发送悄悄话 乱弹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5/2008 postreply 09:27:5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