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统独之间的钢索政治 ——台第二共和草案

来源: 十方 2007-03-27 10:56:5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302 bytes)
● 曾昭鹏
  酝酿数月的《中华民国第二共和宪法》草案日前终于出炉,至今虽未导致台海局势紧张,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原本敏感的两岸关系出现微妙变数,因此格外引起关注。

  呼应月初台湾陈水扁抛出的“四要一没有”主张,与之一脉相承的这部宪法版本完整保留原先总纲内容,最大特点在于新增的“前言”部分,尤其是其中对于两岸现状与未来的论述,不仅把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列,同时也精确界定中华民国的管辖范围,并允许公民投票决定两岸政治关系,促使外界对新宪可能存在明显“二中架构”,以及“法理台独”阶段性论述的解读。

  陈水扁去年11月接受英国《金融时报》专访时曾表示,第二共和就是要“冻结”现行宪法,制定台湾宪法。

  负责草拟“前言”的前陆委会主委、台大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陈明通认为,第二共和宪草对两岸未来“采取开放式选项”,不等于“两国论”入宪,原来“第一共和”宪法总纲,包括中华民国国号、国旗、固有疆域不变,“前言”作为台湾与中华民国之间的宪法连结,将强化两者的共同命运,并务实处理两岸关系。

  陈明通表示,台湾蓝绿恶斗壁垒分明,修宪常欠缺客观讨论的空间,但这部宪法以中华民国出发并保留中华民国之名,将两岸未来交付人民公投,符合各方期望。此外,第二共和宪法为协商两岸终局政治安排提供宪法授权,将来执政者可以跟中共谈判,不致被批评“卖台”。

  据媒体报道,目前仍身为民进党政府国安系统核心幕僚的陈明通在公布第二共和宪草版本之前已和府方沟通,岛内政治观察家认为,随着相关草案台面化,加上较早时候台湾驻美代表的人事异动,执政民进党年底立委及来年总统大选的选战主轴其实已呼之欲出。

  民进党主导议题的能力,成功使蓝营一再陷入被动的不利局面,从利用二二八悲情意识、正名台湾的“去中国化”运动、批判威权领袖蒋介石,到由“四要一没有”延伸而出的新宪催生工作,多项议题分进合击的战略只为达到让统独课题持续发酵,巩固台湾主体意识的目标。

  东吴大学政治系主任罗致政教授告诉本报:“我想第二共和与其说它是一个修宪工作,不如说它是一个所谓的修宪运动,建立一个全民共识,其中不只有选举的操作,它比较像是一个政治教育的工作,让人民知道宪法内涵是什么。”

  一般预料民进党接下来将积极操作公投绑大选的策略,进一步凝聚支持者的认同,可能成为公投议题的包括追讨党产、迁都南部,以及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但修宪公投未必能顺利登场,因为按宪法规定,修宪草案必须先由立法院通过,公告半年后再交由人民投票,因此公投能否与立委或总统大选一并进行,得视立法院是否能及时通过相关提案。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