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青春梦(续四)

来源: 鲁冰花 2007-05-14 14:44:0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882 bytes)

         四、那远去的老歌、老电影

  “当青春只剩下日记,乌丝就要变成白发,不变的只有那些歌,在心中来回地唱──”

  那个年代文化生活还相对贫乏,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仅有的文化娱乐就是看电影。刚到部队时放的影片不过是“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八亿人民八个戏;外加同志加兄弟国家的影片。“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每次放映前,在我们架机器作准备的同时,战士们照例要做的就是赛歌喉──拉歌。如坐在左边的一人领头喊:“右边的

  最难忘1976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太多的变故。三位伟人相继辞世,山河哽咽、神州同悲。郭兰英一曲深情的“锈金匾”,唱得多少人心碎。9月9日,我和小S在下属某师参加放映员训练班,在课堂上惊闻噩耗,真如晴天霹雳,把大家震呆了。不敢、也不愿信以为真。不是天天喊“毛主席万岁”吗?怎么他老人家也会死?用颤抖的手在笔记本上含泪写下:“群雁无首难成行,中国向何处去?”“空中,回荡哀乐;蓝天,半降红旗;把最沉痛的哀悼献给你啊,我们敬爱的毛主席--” 我的一首长诗上了小报,从此奠定了在我们大院的“湿人”地位,以后大小活动都要抓我捉刀。当时真的很天真,不知道革命自有后来人。紧接着“十月里,响春雷,八亿神州举金杯,”同饮那干杯万盏也不醉的、舒心的美酒--。于是,郭兰英的另一首山西民歌“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又唱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我们小S是王心刚的“粉丝”,而我更喜欢冯哲(双吉)的电影,(主演“南征北战”、“羊诚暗哨”、“桃花扇”等)。那个儒雅潇洒,那个风流倜傥,迷死人不偿命。只可惜1969年死于非命,年仅48岁,英雄命短啊!

  随着文艺政策的调整,大批被禁锢多年的电影又重放异彩。戏曲艺术片如,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红楼梦”、新凤霞主演的评剧“花为媒”、严凤英主演的黄梅戏“天仙配”等,代表了那个时代戏曲艺术的最高生就,给戏曲观众留下难忘的艺术形象。大型音乐舞蹈诗史“东方红”,将一代人的感情宣泄到极至。影屏内容日渐丰富,部队也出现了一批“追星族”(那时叫“影迷”)。不少战士把“五朵金花”、“阿诗玛”的主演杨丽坤、“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的主演陶玉玲想象成“梦中情人”;上影厂演员孙道临(主演“家”、“早春二月”等)、八一厂演员王心刚(主演“侦查兵”、“红色娘子军”等)成了很多女兵的“心中偶像”。“侦查兵”里,英俊潇洒的王心刚饰演的解放军侦察连长,用带着雪白手套的手指往敌军炮口上轻轻一抹,蔑视地瞥着敌军团长拖着长腔:“你们的炮是怎么保养的?”那神情、那动作、那声调迷倒了多少追随者,用现在追星族的话讲绝对是“帅呆了”

  那些日子,几乎每天演电影。没新片儿时复习老片儿,新片儿来时更激动人心。有时一部拷贝三、四家跑片儿,有时半夜11

  我和小

  因为电影的原因,我和小

 

S成了大院最受欢迎的人。无论走到那里,总被热切的目光所包围:“今天什么电影啊?”再没有别的话。天长日久,实在厌烦了,就告诉一些人,今天是“白跑战士磨鞋底儿”,“新电影么?怎么没听说过?”受了骗的会马上电话打过来质问,或白跑一趟自己悟出来,再见面时骂我们“一根筷子吃灌肠--调皮!” (当然不敢骗那些老头儿)。一年后,在机关后院山脚下,盖起了大礼堂,安装了固定放映机,鸟抢终于换了炮。(待续)
~12点才开始,那些白发苍苍的老首长也与战士们一起坐在那寒风里等。等的时间就拉歌。时间长了,老歌唱完了,“XX连,来一个,唱什么?最新的!” 渐渐地一些爱情歌曲也敢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河里的青蛙从哪里来?”--甚至把刚看过的印度电影“流浪者”里的“拉兹之歌”、“丽达之歌”都拿到这场合唱了:“到处流浪,到处流浪,命运把我带向远方--”、“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心--”,也照样给唱得慷慨激昂! 不知何时开始,邓丽君的“甜蜜蜜”、“何日君再来”、“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等,也在部队暗中传唱。S去以前,放映员只有W老兵,用的是否16毫米小型放映机,一人操作,换片儿时电影中断。我们去时购置了35毫米移动“提包机”,AB两部机器,两人操作。在我们俩忙忙碌碌装片儿做准备时,汽车排一些调皮兵就在后面小声唱:“我叫王小义,我叫艾买提,今年都是18岁,个头儿差不离,哎! 个头差不离--”紧接着一阵哄笑。有时W老兵帮我们架机器,架高了我们装片儿时要踮起脚尖,于是又有人起哄:“够不着,蹦一蹦啊!”从此,“小蹦蹦”成了我俩的绰号,他们暗中叫了好多年。这帮“最可爱的人”啊,有时叫你恨得牙痒痒!
!”众:“来一个!”,“右边的!”,“来一个!”,右边的则当仁不让,推一人出来领唱,刚唱两句,左边的歌声随起,或同一首歌、或另一首歌,气势总想盖过右边的。而右边的也群情振奋,提高音量,那阵势真如排山倒海、势不可当! 唱完一曲,右边的领队又喊:“好不好?妙不妙?再来一个要不要?”于是掌声如雷,左边的歌声再起,右边的急起直追,直唱到电影开始。战士们最常唱、最上口的当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向前、向前、向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铁道兵之歌”、“我是一个兵”、“打靶歌”等等。至今唱起“打靶歌”仍觉豪情万丈。(当然,只在一个人开车时,关上窗子喊几声。)“走向打靶场,高唱打靶歌,豪情壮志震山河,──阶级仇,压枪膛;民族恨,喷怒火。瞄得准来打得狠呀,一枪消灭一个侵略者,消灭侵略者!”最后一句简直是咬牙切齿吼出来的。听这嘹亮的军歌,看战士们的精神风貌,你就知道这是一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队伍。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十年一觉青春梦(续四)
•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  十年一觉青春梦(续三)
•  十年一觉青春梦(续)
•  想起你,我就唱

所有跟帖: 

对不起,请版主删了从文,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谢谢 -鲁冰花- 给 鲁冰花 发送悄悄话 鲁冰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4/2007 postreply 14:48:1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