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两个干实事儿的王朝—秦、隋

来源: 小瓜头 2007-12-19 10:40:0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309 bytes)
历史上两个干实事儿的王朝——秦、隋

秦和隋两个王朝均是两代而亡,在一些史料中甚至沦为笑柄,两个“二世”(胡亥和杨广)也被当作为人为君的反面教材,我并不想辩解些什么,只是从事实出发,说明这两个王朝对历史发展的积极意义,大的方面很明显,并不多说(以后还有帖子),只一句话概括,就是这两个王朝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任务,结束了分裂混乱的局面,为中华两大盛世(汉、唐)准备了必要条件。

在此重点讨论小的方面,我认为,秦和隋都是干实事儿的王朝。都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或者说物质遗产),余荫直至今天,如果我们算乘凉的话,他们就是栽树的。这两个王朝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并没有杜撰什么“思想”来愚民,也没有用华章文采来粉饰太平,而是一心发展国力,抓物质文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产业报国、实业兴邦”。

先说秦,物质文明成果最“火”的大家都知道,万里长城和兵马俑,可是这两个在外国人看来的伟大物质遗产在中国名声并不怎么好,一边唱“万里长城永不倒”,一边说“姓孟的那个女的真可怜”,还有人说泥人里面糊的是活人!没关系,屎盆子有老赢头儿收着,全世界羡慕的目光我们来收,起码门票钱有人来收。

还有一点大家可能不熟悉,秦代的手工业水平傲视当时的世界,冶金、水利、建筑、造车、交通等的发展成就足以令各朝代汗颜,这和其求真务实的法家统治思想有关系。

现在具体说明一下——

冶金行业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他能统一中国就证明了手里的家伙不赖,很多人会问,那时最出名的可是干将、莫邪呀!我认为,他们两的玩意儿顶多算工艺品,给主子玩玩可以,形成规模了吗,不能批量生产的产品的是什么?秦代冶金产业的规模效益在当时哪人能比?

水利方面一个郑国渠现在还有用处。

交通方面秦代第一个修建了贯通全国的道路网(这里的全国指当时秦朝疆域),虽然当时是为了战备需要,但也堪称首开先河,据考证后世乃至当今的国道建设有的还采用秦道的路线。

建筑成就就相当遗憾了,我们没福看见阿房宫,真是可惜、可叹。

值得重点说明的是造车业,秦代的造车技术领先世界不止一个时代,看看电影里(例如:刺秦)我们“开”的是什么战车,再看看那时欧洲“开”什么破车(例如:特洛伊),最后看看现在的“豹Ⅱ”、“宝马”,我们作何感想?

一声叹息!!!!!!!

该说说隋朝了。

如果说长城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的话,那京杭大运河就可以配称是恩泽后世的伟大工程了,有人说修运河导致了隋的亡国,是小杨的罪过之一,我却认为,运河是杨广的不世之功,影响何止千年。

先说为什么修运河?从南北朝以来,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逐渐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是什么?交通。交通成本最低(起码当时最低)的是什么?水运。杨广顺应发展潮流积极修建大运河怎么能“定罪”呢!这和现在修青藏铁路和京九线有什么区别,以修运河民不聊生为定罪证据是不是勉强一点,按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又打了几百年仗,能修得起就是奇迹,而且,好像没听说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说法。

杨广南巡(下扬州)更是被史学家糟蹋得一文不值,南方有发展潜力,是国家财政的未来支柱,作为领导人,去看看,指导一下工作,难道不应该吗?现在不也流行“南巡”嘛。

据考证,杨广本人也是当时著名的水利专家,相当于现在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在大转折时期能摊上这么一位专家型皇帝,历史之幸,中国之幸。

在这里要特地说一下隋朝的建筑成就,因为本人我就是搞建筑规划的,算是以文谋私吧!呵呵。

当时东都洛阳城的规划建筑水平在当时世界是首屈一指的,很多学术思想现在还在一直应用。宇文泰作为总设计师堪称当时乃至当今最伟大的建筑大师,其成就无人能比。反正我的专业老师把它当作规划建筑学科的鼻祖(注意噢,不是鲁班,他是个木匠)。可惜的是,宇文泰的后人被史学和文学家埋汰得够呛,所以,我们这行从不看《隋唐演义》,那是对祖师的不敬噢。呵呵。

所有跟帖: 

回复:史上两个干实事儿的王朝—秦、隋 -huaxiachuanren- 给 huaxiachuanren 发送悄悄话 (120 bytes) () 12/19/2007 postreply 11:07:0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