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条李鸿章的威力:令大清的一个藩属国彻底死亡

来源: wint 2007-11-12 17:15:0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726 bytes)
老油条李鸿章的威力:令大清的一个藩属国彻底死亡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在奏章中谈论藩属问题,他阐述道:

朝鲜是我方历史最久的藩属,更是东三省屏障……绝非孤悬海外的琉球可以比拟,(琉球、越南此时已失)“我藩属之最亲切者,莫如朝鲜”。

这样不待见琉球。

但是琉球对满清可是够忠贞了!

琉球在顺治三年就通过洪承畴传达了希望成为满清藩属如期进贡的意愿,因为没交回上个东家(明)的敕书和金印所以被打发回去,到了顺治十一年才得遂所愿。

1682年,琉球国王尚贞在给康熙皇帝的奏章里激动地描述了一个特别的场景:

使船向我们这里驶来……成千上万的海鸟环绕着,鸣叫着,而船的两边,有大鱼随同着一道前行,使船所到之处,波平浪静,琉球的国民们都把这看成是奇迹,仅见的奇迹……

这是康熙派去册封的翰林院的两位公务员的座船。

后面的言辞暴露了尚贞拍马屁的意图:

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景象是因为康熙您的圣功武德,最重要的是,您的御笔在船上……(康熙赐字:中山世土),我乞求您同意把这样的景象告知搞文史工作的同志们,让他们记录下这罕见的祥瑞,告诉全世界和后世子孙……

另外,我请求您答应,请您同意让来我们这儿的公务员们大大方方地收下“辞宴金”,那是我们的一片赤诚啊和行贿受贿没啥关系……(注一下:辞宴金——把公务宴请直接变现)

不消说,康熙愉快地表示了同意。

一如明朝时所为,琉球用频繁的入贡表达着对中华文化的亲近和热情。

到了咸丰的时候,琉球世子遣使入贡,赶上太平天国如火如荼无法北上,咸丰的意思就让他们直接从福建上船回国就是了,但使臣们很是执着,坚持要冒着危险进京完成使命。

同治五年,琉球世子尚泰还接受了满清授予的册封敕印,为琉球王,并依照惯例派陪臣子弟四人去北京国子监学习。

但是,当危难来临的时候,满清是怎么对待这个属国的呢?

十余年后的光绪五年(公元1879),日本灭琉球,掳走国王及世子,改其国为冲绳县,满清不过由总理衙门轻描淡写地问了问日本“灭我藩属”的理由。(注一下,1874年,琉球船民在台湾与土著冲突,日本以此为理由入侵台湾,同年日清签署《北京专条》,以日军退出台湾为条件,赔付日本白银50万两)

一位官场老油条出马了。

李鸿章受命于光绪皇帝对此事“统筹全局”,他自作聪明地对皇帝及太后总结说:

我调查了,琉球总共有36个岛,其中北方有9个,中部有11个,南边有16个,纵横不过300里。

其中北部的9个岛中有8个早就被日本占了(注一下,270年前就是如此了,1609年,日本势力侵入)琉球控制的就剩了一个而已。

去年日本灭了琉球之后,我们这边已经抗议了好几次,另外,美国的前总统格兰特也居中协调,帮着我们说了不少话,最终他帮着搞了个“南北分治”的方案。

今年日本一方派人(特使竹添进一)来天津和我谈了,重申了这个分治方案,大体是这样:

北岛、中岛归日本,南岛归中国。

我的意思呢,这个琉球刚被占了的时候,对我方而言关系到脸面问题,不可能不在场面上和日本好好理论,可是皇上你也知道,现在北边俄国的事情也要紧的很,要两件事情都兼顾还真不好办。

而且日本人的附加条件多的很,全答应呢,咱们就太吃亏了,全部拒绝呢,当下就给咱们又树了一个敌人,所以我的态度是:从长计议,暂不表态。

我把在北京的一个琉球官员叫来问了问,他告诉我说,中岛是琉球最富庶的地段,南岛呢,最贫瘠荒凉,不可能拿来作为琉球重新立国的根基,何况琉球王和琉球世子都被日本人捉了,日本人死活也不肯释放他们。(要重新立琉球国就没王室人选了)。

前几天我收到出访日本的大使何如璋的来信,他说他问了琉球王的意思,琉球王觉得南岛从来都是些土著居住的地方,他们基本处于自治的状态,要拿来立国,琉球王室不愿意,琉球的百姓也不会同意,所以他对这事情也觉得没什么办法。

我觉得咱们向日本方面争取的,是保住琉球王室的宗社地位,咱从来也不是要图琉球的物产或者土地、人民,如果按照日本的方案把南岛划回给咱们,咱在那里重新扶植个琉球国,可能就不得不派官员啊士兵啊去那里镇守,而如今把那么珍贵的兵力资源、经济资源投入到那些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是不是太可惜了?而且恐怕会是个无底洞哩。

而且这琉球离着太远,假若将来怕花钱,咱不派人去守,那人家要夺走就太容易了,这事不就成了别人给咱设立的一个大圈套了吗?

而且我还有个担心。

假如将来西方人把这南岛给占了,经营开垦,搞得欣欣向荣的,岂不就扼住了我太平洋的咽喉?那可不是咱希望看到的。

所以假如真的强烈要求日本按照这个方案走,最终结果是拿到了南岛,但是我们左右为难,进退不得,将来恐怕一定要后悔的。

我的态度:假如我们拿出决心,好好和日本谈判,一方面让日本释放琉球国王和世子,一方面要求日本把中岛、南岛都还给咱们,咱重新打造一个藩属琉球王国,那我觉得好处和坏处还能相抵,勉强说得过去,但是如果谈判的结果不能达成这个呢?

那最后就变成了他们(日本)享受好处,我们万分尴尬的状态,而且我们在大陆的利益也会因为这件事情损失巨大。(谁能保证能谈出一个理想结果呢?)

所以我觉得,(格兰特和日本的)这个方案不可取,不谈也罢。

还是缓一缓再说吧。

不消说,这样的说辞说服了紫禁城的决策者,满清放弃了这个从明朝朱元璋时代就开始朝贡的坚定藩属国,琉球就此丧失了仅有的复国希望,从而彻底在历史舞台上消失,人们所知道的,就只有日本国的冲绳县了。

这份奏章宛如一份鲜活的标本,演示了满清外交决策的产生过程和心理历程,官场老油条的智慧与权变,可以为任何的耻辱找到最妥帖的藉口和理由。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