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评林彪

来源: 上书房行走 2007-10-19 17:05:2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795 bytes)
本人曾向极端吹捧林彪的贴子拍过砖,现在又向极端贬损林彪的贴子拍个砖。

纵观林彪的历史,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物,有胆量、有城府、不轻易服人、也不善于东拉西扯。林彪之所以紧跟毛,应该是共同的思想、多年的感情因素,还有中共党内复杂的派系斗争等多种因素。

早在红四军的时代,在毛成为少数派、而且很失意的时刻,林彪就旗帜鲜明地、坚决地给于毛的支持。那时毛只是中共地方性的一个领导人物,还有绝对的权威,林对毛的支持只能是基于共同的思想。毛对林的赏识与器重,应该源于在这个失意的时刻,林对于他的宝贵支持。所以,指责林是“趋炎附势”,是不公正的。

毛重掌大权后,桃李相报,对林之后的脱颖而出,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林本身就是一个可造之才,好学、勤奋、考虑问题细致入微,也充分表现出了自己杰出的军事领导才能。从这以后,两人的关系,从纯朴的共同思想,发展出了友谊、情感、并逐渐形成了同一门派的密切关系。

林彪在主持军委之前,对于党内政治问题,关心及参与得较少,但也不会是没有自己的看法的。这一阶段,刘少奇如日中天。鄙人妄加揣测,林彪对刘少奇以及他的一班人马,可能有很大的不满,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林刘之间有什么矛盾,但林彪对刘下面的几员大将,如:彭真、陆定一等,却有难以调和的摩擦。从林在高岗事件的态度,似乎就表现了对刘的不满。

59年后,由于大跃进的失败,毛的威望看跌,刘的威望看涨。此时,林毛关系中的最主要因素恐怕已经是情感和利益了。基于这个因素,林可能不愿意看到这一局面。于是在毛的再一次“有难”时,跳出了拉一把。林彪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一举扭转了毛的被动局面(吴法宪有此回忆),并且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主要是军队)开始第二造神运动。鄙人认为,林彪一生中最大的错误(有人也可以称之为失误或罪行),就是这个造神运动,它奠定了毛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群众基础。

坦率地讲,对于“文化大革命”后来发展的广度、深度及混乱程度,谁都没有先见之明,林、周不知,刘、邓也不知,就连毛也没有预料得那么准确,否则毛不可能还表示““九大”还是要选刘少奇当中央委员”。“文化大革命”走到后来的地步,主要是毛看到彻底铲除刘的根基的难度太大,以及“斩草除根”的思想所致。这期间,能留到台上的人,恐怕都别无选择,都得跟毛走。恐怕给邓公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他也不会例外。鄙人认为,林彪和许多人在“文化大革命”中都有肉麻的表演,如举着“红宝书”之类,但不能背负主要的、决定性的责任。主要的、决定性的责任只能归罪于毛,林周陈等人物,有许多责任,但大部分只是照办、执行,有时还借着毛的话,做了很多稳定大局的事。真正不光彩的人物,主要是康生和江青,一个从来就有整人的癖好,不停地夸大矛盾;一个容不得半点不恭,一点小事就要致人于死地。这两个打击了一大片,给毛添了不少债。

毛林的矛盾,应该是个偶然,不象整刘少奇那样,早有预谋。本人认为,林彪本人在生活是俭朴的,但在政治上也是腐败的,最主要反映在提拔老婆当自己办公室主任,默许或支持提拔儿子女儿一步登天(他不可能不知道!)。同时本人还认为,正是他那素质不高的老婆,害得他死无葬身之地。林未必想当国家主席,也未必想“迫不及待”。但他的老婆领着“四大金刚”招摇过市,比如,叶群讨好江青,要装修钓鱼台的住所,说什么“我让邱会作给你办”;叶群在庐山带着黄、吴、李、邱去看江青,声称“我带他们看你来了”,就不是在显示自己的力量与威望吗?让毛和江能舒服吗?最主要的是,几大金刚在会议上口径一致地表态,让毛明显地感觉他们在下面有串联。毛最反感也最忌讳的就是背着他搞串联。这就是毛此时此刻强调“三要三不要”的原因。

林彪在战争年代曾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但在主持军委后,却对军事问题、军事训练以及大的国防策略不那么关注,反而鼓吹形式主义的政治,这也是作为一个军事家的败笔。

林彪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但胸怀似乎狭窄,特别容不得老部下的不敬。这一点,在与陈光、彭真等人的纠葛中体现了不少。比如,罗荣桓去看望彭真的母亲(岳母?),林不高兴地说,看她干什么。再如,在处理邓华、洪学智、万毅、钟伟等人,也显得小肚鸡肠。都是你的老部下,彭当家时他们跟得紧点、关系好点,也是人之常态,拉回来不就行了吗?

林彪战功显赫,作战深思熟虑,不轻易冒险。有人赞他为中国第一,也有人评价说不如另一位军事家粟裕,因为粟裕险中取胜的神仙仗较多。本人认为,比较两人高低既无意义,也无公平的可比性。战场不同,对手不同,形势不同,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不同。粟大胆有大胆的道理,林谨慎有谨慎的道理。兵临决境,等是死,打也是死,何不一赌?!面对强敌,自己若能够进退自如,为何要冒险一赌?

有人吹林彪曾有一个连战胜一个师的战例,这个说法应该定义为单独的一个连战胜完整的一个师,本人实不敢苟同,也查不那一个具体的战例。一百来人赶一万只羊也没那么便当,况且是手握比你还好的火器。一百来人看管一万个俘虏也不简单呀!一个连对一个师,能够偷袭一下得手,再趁乱安全撤出就算是大英雄了。

还有人吹林彪曾在斯大林面前对苏德或欧洲战略形势有先见之明,本人也实不敢苟同,须知战略、战术及战斗力是因武器装备而不同的,战略、战术及战斗力也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发展的。林彪的战斗经历主要掌握步枪、少数机枪和迫击炮(山炮都未必有)的战斗,他也没有条件从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上了解他从未见过的新型武器,更谈不上具体的探讨研究,他如何能精确地计算出苏徳两军的战斗力?如何能熟悉苏徳两军的战略、战术?如何能熟悉苏徳两军态势?难道苏军大本营还天天向他汇报?况且还有语言障碍的问题。另外,斯大林心中,看得起掌握落后武器的东方人?

一句话,要公正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带自己的喜恶情绪。

所有跟帖: 

佩服!但据江青的秘书回忆文章透露:“二月逆流”事件之后 -月蚀我心- 给 月蚀我心 发送悄悄话 月蚀我心 的博客首页 (202 bytes) () 10/19/2007 postreply 18:59:13

林的一个失误:太过明显地提拔自己的部下 -上书房行走- 给 上书房行走 发送悄悄话 (320 bytes) () 10/20/2007 postreply 09:58:14

林彪确如韩信,军事好,政治一塌糊涂,人品也私心太重 -walawala- 给 walawala 发送悄悄话 (74 bytes) () 10/19/2007 postreply 19:38:45

有道理,赞同。 -HPI- 给 HPI 发送悄悄话 HP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0/2007 postreply 08:46:32

精辟:周公如萧何 -上书房行走- 给 上书房行走 发送悄悄话 (640 bytes) () 10/20/2007 postreply 10:38:05

"刘帅如张良"倒是有意思,急流勇退,而且以谋略著称 -walawala- 给 walawal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0/2007 postreply 14:32:26

还有一点:林露骨地提携林立果在军中地位,此正犯下老毛最核心的禁忌。 -CtMan- 给 CtMa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0/2007 postreply 02:11:52

林立果在军中职位比毛侄远新可差大了:副师(军)级 <--> 大军区正职 -骑驴看唱本- 给 骑驴看唱本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0/2007 postreply 22:01: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