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里的少男少女

来源: YY101 2007-10-02 17:43:1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330 bytes)
红墙里的少男少女(1) ?
  
  进入北平后,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子弟小学与育英学校合而为一,称中直育英小学,校长是原育才小学的教导主任、后来出任北京市教育局局长的韩作黎。合并后学生一下增加到几十人,都是中共领袖、部分领导干部和部分中直机关干部的亲属子女。搬家和安顿并没费太久的时间,很快恢复了正常学习。

  学校实行供给制,一些生活用品,例如被褥、洗脸盆、牙具等,还有学习用具,都由公家发放。衣服由公家统一做,多用呢子或精细布料,都是缴获来的。

  最初的在校生,全部实行寄宿制,吃、宿在学校。显然是由于多为中共领导人子女的缘故,学校管理极其严格,订立了一大堆规章制度。校门把守得极其严格,门卫中甚至有1935年参加革命的老资格。学校管理如此严格,难为的是送孩子在这里读书,而本人却在外地担任领导工作,难得来一趟北京的家长。例如陈毅,他在上海任市长,却把孩子搁在北京的育英学校。

  一次,陈毅到北京开会,利用午休匆忙赶往育英,想看一眼多日不见的儿子。结果就被那位恪守规定、绝不通融的1935年的老资格,屏挡在校门外。下午继续开会时,陈毅看见名誉校长杨尚昆,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定的制度很好嘛,你的工作人员执行制度也很认真嘛。”

  杨尚昆听得一头雾水。当他得知中午的故事后,有点过意不去,打算跟学校联系,让陈毅父子见上一面。可陈毅会议一结束,就必须赶回上海,遂以“下次再说吧”,谢过杨尚昆的好意。

  由于育英学校距市区较远,接送孩子们上学回家,家长们是各显其能。有的委托公务员接送,有的家长则派轿车接送孩子。毛泽东有时让机要秘书跑一趟,有时托保健大夫王鹤滨代接一下,因为王妻子的两个弟弟也在育英上学。

  后来,外交部亚洲司一位叫魏宝贵的服务员,为此专门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反映中央机关某些干部用公家小汽车接送在育英小学读书的子女,造成汽油等的浪费。他建议由育英小学设二、三辆汽车专送小孩,同时在西单附近设一联络点,由家长到那里接送孩子,以节省国家开支,节省家长时间。信送到毛泽东手里,他很重视,立即转批给担任育英小学名誉校长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尚昆同志查明酌办。这个建议值得注意。”

  从那以后,中央办公厅就专门拨了一辆中型的汽车,还从警卫处抽调了一位女同志,在星期六下午、星期天傍晚,接送家住中南海的学生回家和返校。坐车的孩子可不算少,刘少奇的女儿涛涛刘允丽,陆定一家的陆德德,李维汉家的李铁林,杨尚昆家的小二杨绍明,胡乔木家的胡胜利、胡幸福,金城家的金戈、金矛,汪东兴家的汪延群,康一民家的康辉,吴振英家的吴苏立、吴延立,钟步云家的钟晓兰、钟延辉,徐福静家的张纪宇,侯波家的徐小焱……毛泽东家的毛娇娇、李讷、侄子毛远新,有时和大家一起坐大车,但次数很少。

所有跟帖: 

红墙里的少男少女 -2 -YY101- 给 YY101 发送悄悄话 (3118 bytes) () 10/02/2007 postreply 17:48:40

特权阶层形成了 -菜鸟东南飞- 给 菜鸟东南飞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02/2007 postreply 23:44:34

平头百姓和民主人士(老毛惹不起宋庆龄何香凝张士钊..)骂得太厉害... -明雨茶- 给 明雨茶 发送悄悄话 明雨茶 的博客首页 (71 bytes) () 10/03/2007 postreply 00:33:5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