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点儿

来源: yy101 2007-09-29 11:25:3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321 bytes)
说起北京当年的干部子弟学校,也许我有资格补充一些。其实至少进入六十年代以后,所有的干部子弟学校都已经开始掺入一些平头老百姓家的子弟。印象中是周恩来的指示,防止干部子弟成了八旗子弟。即便是干部子弟,也不再专指13级以上的所谓高干。没有经过那些年月的人也许并不知道,实际上,育英中学和八一中学实际上根本是不在册的。那时侯是育英学校和八一学校,都是最好的小学。育英学校后来办了中学部,但那个中学部似乎不是寄宿制的,也不上档次。育英和八一后来成为中学是文革中的事情。育英当年名家子弟不少,可如今有多少出人头地的还真不清楚。101是中学,文革前与文革后都是最好的中学之一,可文革那几年也惨了。校史中应当记下一笔,77年高考竟然被剃了秃子。如今出自101考不上大学也不容易。校友里面有些出息的也不少,毛远新,曾庆红,施光南,还有那个刚过世的瞧这一家子里面的爷爷,想不起名字了。至于说北京的大院文化,能说的就更多了。叶京写的几部电视剧多少流露了一些当年的痕迹,部队大院与中央和国家机关大院的子弟相互之间也有不少有趣的话题。军队机关子弟出来就只看老爸领子上有几颗豆儿,可中央机关的那些老爸出来没豆儿就闹了不少笑话。许多中央机关出来的子弟又看不起部队机关出来的子弟,因为他们的父母过去也是军人,解放后有些文化的干部才去了中央机关。在他们心目中,那些留在部队的都不过是些没文化的工农干部。这竿称是永远扯不平的。叶京的电视剧中把国家机关的子弟描写的如同市井痞子,不知道是否有谁能有时间将其翻译成英文。我只感兴趣翻译后的作者姓名,JING YE,很响亮呀,哈哈。

所有跟帖: 

周的指示——是很多级别高的(毛周不整右派的)民主人士大骂特骂。 -明雨茶- 给 明雨茶 发送悄悄话 明雨茶 的博客首页 (118 bytes) () 09/30/2007 postreply 01:35:2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