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1)

来源: 老哥XD 2007-09-14 16:18:5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673 bytes)

  “与青春有关的日子”52集,一股脑儿全看完能把人累弹。一下子耗那么多时间在节奏缓慢的剧情里,岂不过分剥夺我独享一人颓废的时光?于是我只好零零散散挑些出来,时断时续地想起一出看一出,结果哩哩啦啦看看停停了几个月,总算才完。关于剧之水准如何,那不是咱想琢磨的事儿,引起我注意的是,里面也学老片儿“阳光灿烂的日子”,用了马斯卡尼的乡间骑士。我~策!那不就是咱百听不厌的靡靡怀旧之音么?要是对剧中50年代末问世那几批大孩儿们唾沫四溅出的冗长赘余的瞎贫略表宽容和忍耐的话,但凡与乡间骑士陪衬在一起的时刻,逗乐之余,能勾勒出一大把我对童年青春的怀旧。

  有人说怀旧是衰老的landing paper,可反过来一思衬,一个缺乏记忆的童年,就不落得空泛?失去怀旧的青春,不会显得苍白?既然衰老终将无法拒之门外,我干嘛不在沉闷的温哥华碌碌无为之中,拿怀旧来解闷儿,顺手给往昔褪色的青春涂抹点儿油彩呢。有人说那么怀旧,也忒颓废了吧?可不是吗,在这连吸毒政府都给买单,种大麻抓着了顶多罚俩钱儿了事,大白天溜人家里摸点儿东西出来都不治罪的颓废地界儿,再不怀旧,一不留神还不得学坏了呀?

  上小学时,学校每学期都组织集体排队看电影。那些电影给我们留下了过目不忘的记忆。有时候老师会让我们作文写观后感,那个时代做什么都强调要鲜明突出主题,写作文当然也不例外。谁要能把主题思想凸显得跟根棍儿似的立起来就挡亮的话,就会被树为范文,号召大家学习,甚至于在下回民主选举班委会时,写主被老师推为学习委员候选。可我从小学二年级半道儿那天起──我没读一年级,记得是嫌一年级内容特浅特没劲,而二年级老师是我家邻居,我妈和她打过招呼就把我直接送进她的教室──就喜好自由散漫,这不仅反映在时不时旷课、离队等组织纪律观念薄弱的行为上,也表现在日后写思想汇报作思想总结时,常缺乏中心意识,偏离主题思想。等到了看剧听小曲儿的时分,那思绪就更加容易走神随处游离,甚至前后满拧了──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枪声侧耳听...瓦西里,快去救列宁,快去通知捷尔任斯基,托洛茨基捷米涅夫布哈林是,是...那年月各地一定有无数男孩儿喜欢从高处往下蹦吧?我们小学隔墙是大学的校工厂,厂房之间堆着高高的沙丘,我们喜欢在沙丘上开战,竖个梯子爬高,再高喊瓦西里跳下。为了不绕远儿,下课后我们就翻墙而过,先把绣着为人民服务五个红字的黄绿帆布书包扔过墙,再爬上墙头。老实巴交些的贴着墙壁跟蝎了虎似的一点点往下出溜,多数好逞强的要在墙顶站直了,再屈膝反弹,腾空跃起。这种跳法让我每次脚掌和脚跟都疼上好一阵子。成年以后,这种疼痛曾一度被带入梦中,隔三差五再现,持续多年。而且,每次那样的梦境,都在膝盖或脚心儿转筋儿的高潮之中瓦解。

  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伊利尔,跳!?记得六百工分儿?记得乡村女教师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她倚窗笑看楼下手捧鲜花的毕业生们对她欢呼?我们经历的童年也是自诩为火红的年代和变革的年代,尽管与八九十年代后来的变革可能正好反了个个儿。从八〇后的视角望去,说我们那个年代是个大革命疾风骤雨非常时期激情岁月,我看都不为过。在那场大革命的洗礼中,我们撞铁拐、抽三角、抽陀螺、穿军装,将地图钉在门后,平时拿口罩纱布做帘儿遮住,战时扯开布帘儿用红蓝铅划出敌进我退敌退我追的路线图。那几拨儿50年代末出生的大哥哥们可能在光天化日下从房顶往过路的身上吐痰玩儿,到了我们这里,则改成趁天黑上房顶打电筒,向贴院墙鬼鬼祟祟做谈情说爱勾当的一对对儿身上紧密聚焦,再放声高歌:彩凤的天,二林的地,彩凤的锄头,二林的犁...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看水印儿…听水印儿…
•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  八千里路云追月:泡温泉
•  八千里路云追月:开篇
•  听歌未央,漫谈一箩筐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