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和德国的关系不好了?

来源: europe 2007-12-02 05:42:0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73 bytes)
中国为什么和德国的关系不好了?

提问者: lyp323 - 试用期 一级

zt

无论是柏林政府还是德国媒体与中国问题观察家大都没料到,北京对默克尔"私会"*喇嘛的反应不再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特别是在默克尔访问印度和基民盟推出新"亚洲战略"后,北京在默克尔身后看到了一个企图阻止中国崛起的"西方敌对势力"的影子。

近日,北京取消了对德国财政施泰因布吕克(社民党籍)对中国的访问和两国外交部的例行"战略对话",引起了德国外交界、经济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德国媒体一致认为,北京的举动是对默克尔持续性的和升级的惩罚。"持续"指的是北京至今对默克尔今年九月在总理府以"私人名义"会晤*喇嘛依然耿耿于怀,"升级"指的是默克尔不久前访问印度流露制衡中国之意和基民盟议会党团新近推出疏离中国的新"亚洲战略"。

北京频频发出的对默克尔的愤怒信号,德国外交界、经济界以及媒体大体有两种典型反应:一种是认为默克尔对华政策矫枉过正,给本来是以实用主义为特征的德中友好关系带来没必要的后退,是一场外交策略上的灾难性失误,因此需要柏林立即采取"危机管理",以避免德国在德国中经济往来上蒙受损失;一种是认为北京的被激怒恰恰说明了默克尔对华态度的转变起到了应有的效果,说明默克尔不再像前任施罗德那样为了中国的市场而一味向中国"叩头"。

柏林大联合政府中社民党籍的外长施泰因迈尔对默克尔"私会"*喇嘛一事就感到不悦,因为默克尔在具有这么重大外交后果的问题上不与他事先沟通就擅自行事,使得柏林的外交部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柏林的与中国有关的外交人士原本认为,中国的抗议同以往一样只是走过场,不会有什么持续和严重的后果。社民党高层人士对德中关系的冷却感到担忧,例如社民党总干事长海尔周一(11月19日)就发出警告说,德国"对华政策不应该只想哗众取宠"。德国媒体也注意到,中国的媒体和网上舆论开始提出"中国还能信任德国吗"这样的问题。

德国经济界人士也原本认为,德中两国经济上是互相依赖和互惠的关系,外交上的一时风波不会波及经济,但现在看来,中国很可能对德国在华企业不再特殊照顾,一些大的订单很可能不会再给德国人。法国总统萨科齐马上就要到中国访问,德国人担心,法国人会乘虚而入,从德国人手里抢走一批中国人的订单。

在中国方面看来,默克尔上台后抛弃了以往德中关系的实用主义基本立场,取而代之的是带有西方意识形态色彩的对中国的不信任和敌意。从中国网民的言论中可以看出,默克尔的一系列言行让中国人感到她正在向美国靠拢,把"和平崛起"的中国当成对西方工业国家的一种威胁,从而采取一种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试图"围堵"中国的战略。以往,德国无论是科尔还是施罗德当政,中国人认为德国人是可以信赖的朋友,德国对华政策就像"德国制造"的产品一样可靠。但自从"铁娘子"默克尔主政后,中国人突然发现德国人开始变难以捉摸了。自"私会*喇嘛"事件后,中国几乎断绝了同德国部长级别的来往,就连原本计划在柏林开张的中国文化中心项目都被无限期推迟,可见北京这一次是动了狠,非得要柏林明白这一次"中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才行。

所有跟帖: 

中德关系热变冷 德国用新招对付中国,zt -europe- 给 europe 发送悄悄话 europe 的博客首页 (3222 bytes) () 12/02/2007 postreply 05:42:11

达赖事件只是借口而已,幕后是一场策划已久的,有目的,有明确动机的反华大合围 -anyde- 给 anyde 发送悄悄话 (60 bytes) () 12/02/2007 postreply 07:56:49

中国人一厢情愿!德国媒体啥时候对中国友好过? -Chery- 给 Chery 发送悄悄话 Chery 的博客首页 (82 bytes) () 12/02/2007 postreply 12:09:58

这些年,德国是从中国获得了最多好处的国家。自己不珍惜,可叹! -Aqua- 给 Aqua 发送悄悄话 (52 bytes) () 12/03/2007 postreply 08:25:5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