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事 判 决 书

来源: mmmwww 2007-09-09 09:54:5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6693 bytes)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07)鼓民一初字第212号


原告徐XX,女,汉族,1942年8月9日生,住本市XXX12号。


委托代理人唐X,南京XXX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彭X,男,汉族,1980年7月2日生,江苏XXX有限公司职工,住本市XXX2X3-1号。


委托代理人李X,女,汉族,198X年8月8日生,住本市XXX19号。


委托代理人高XX,江苏XXXXX师事务所律师。


原告徐XX与被告彭X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徐XX及其委托代理人唐宁,被告彭X及其委托代理人李舒、高式东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徐XX 诉称,2006年11月20日上午,原告在本市水西门公交车站等83路车。大约9点半左右,2辆83路公交车进站,原告准备乘坐后面的83路公交车,在行至前一辆公交车后门时,被从车内冲下的被告撞倒,导致原告左股骨颈骨折,住院手术治疗。因原、被告未能在公交治安分局城中派出所达成调解协议,故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40460.7元、护理费4497元(住院期间护理费897元、出院后护理费3600元)、营养费3000元、伙食费 346元、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630元、残疾赔偿金71985.6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5000元、鉴定费500元,共计人民币136419.3元,并由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


被告彭X 辩称,被告当时是第一个下车的,在下车前,车内有人从后面碰了被告,但下车后原、被告之间没有碰撞。被告发现原告摔倒后做好事对其进行帮扶,而非被告将其撞伤。原告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存在侵权行为,被告客观上也没有侵犯原告的人身权利,不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如果由于做好事而承担赔偿责任,则不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法律及事实依据,请求法院依法予以驳回。


经审理查明,2006 年11月20日上午,原告在本市水西门公交车站等候83路车,大约9时30分左右有2辆83路公交车同时进站。原告准备乘坐后面的83路公交车,在行至前一辆公交车后门时,被告第一个从公交车后门下车,原告摔倒致伤,被告发现后将原告扶至旁边,在原告的亲属到来后,被告便与原告亲属等人将原告送往医院治疗,原告后被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并住院治疗,施行髋关节置换术,产生了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等损失。


事故发生后,南京市公安局公共交通治安分局城中派出所接到报警后,依法对该起事故进行了处理并制作了讯问笔录。案件诉至本院后,该起事故的承办民警到法院对事件的主要经过作了陈述并制作了谈话笔录,谈话的主要内容为:原、被告之间发生了碰撞。原告对该份谈话笔录不持异议。被告认为谈话笔录是处理事故的民警对原、被告在事发当天和第二天所做询问笔录的转述,未与讯问笔录核对,真实性无法确定,不能作为本案认定事实的依据。


案件审理期间,处理事故的城中派出所提交了当时对被告所做讯问笔录的电子文档及其誊写材料,电子文档的属性显示其制作时间为2006 年11月21日,即事发后第二天。讯问笔录电子文档的主要内容为:彭X称其没有撞到徐XX;但其本人被徐XX撞到了。原告对讯问笔录的电子文档和誊写材料不持异议,认为其内容明确了原、被告相撞的事实。被告对此不予认可,认为讯问笔录的电子文档和誊写材料是复制品,没有原件可供核对,无法确定真实性,且很多内容都不是被告所言;本案是民事案件,公安机关没有权利收集证据,该电子文档和誊写材料不能作为本案认定事实的依据。


被告申请证人陈二春出庭作证,证人陈二春证言主要内容:2006 年11月20日其在21路公交车水西门车站等车,当时原告在其旁边等车,不久来了两辆车,原告想乘后面那辆车,从其面前跑过去,原告当时手上拿了包和保温瓶;后来其看到原告倒在地上,被告去扶原告,其也跑过去帮忙;但其当时没有看到原告倒地的那一瞬间,也没有看到原告摔倒的过程,其看到的时候原告已经倒在地上,被告已经在扶原告;当天下午,根据派出所通知其到派出所去做了笔录,是一个姓沈的民警接待的。对于证人证言,原告持有异议,并表示事发当时是有第三人在场,但不是被告申请的出庭证人。被告认可证人的证言,认为证人证言应作为本案认定事实的依据。


另查明,在事发当天,被告曾给付原告二百多元钱,且此后一直未要求原告返还。关于被告给付原告钱款的原因,双方陈述不一:原告认为是先行垫付的赔偿款,被告认为是借款。


审理中,对事故责任及原、被告是否发生碰撞的问题,双方也存在意见分歧。原告认为其是和第一个下车的被告碰撞倒地受伤的;被告认为其没有和原告发生碰撞,其搀扶原告是做好事。


因原、被告未能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原告遂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损失,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审理中,原告申请对其伤情的伤残等级进行司法鉴定,本院依法委托南京鑫盾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鉴定结论为:被鉴定人徐XX损伤构成八级伤残。


因双方意见不一,致本案调解无效。


上述事实,有双方当事人陈述;原告提供的住院记录、医疗费票据;被告申请的证人陈二春的当庭证言;城中派出所提交的对原告的询问笔录、对被告讯问笔录的电子文档及其誊写材料;本院委托鉴定的鉴定报告、本院谈话笔录以及本院开庭笔录等证据证实。


本院认为,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对于本案的基本事实,即2006 年11月20日上午原告在本市水西门公交车站准备乘车过程中倒地受伤,原、被告并无争议。但对于原告是否为被告撞倒致伤,双方意见不一。根据双方诉辩观点,本院归纳本案的争议焦点为:一、原、被告是否相撞;二、原告损失的具体数额;三、被告应否承担原告的损失,对此分别评述如下:


一、原、被告是否相撞。


本院认定原告系与被告相撞后受伤,理由如下:


1、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分析,原告倒地的原因除了被他人的外力因素撞倒之外,还有绊倒或滑倒等自身原因情形,但双方在庭审中均未陈述存在原告绊倒或滑倒等事实,被告也未对此提供反证证明,故根据本案现有证据,应着重分析原告被撞倒之外力情形。人被外力撞倒后,一般首先会确定外力来源、辨认相撞之人,如果相撞之人逃逸,作为被撞倒之人的第一反应是呼救并请人帮忙阻止。本案事发地点在人员较多的公交车站,是公共场所,事发时间在视线较好的上午,事故发生的过程非常短促,故撞倒原告的人不可能轻易逃逸。根据被告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之人,从常理分析,其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城中派出所对有关当事人进行讯问、调查,是处理治安纠纷的基本方法,其在本案中提交的有关证据能够相互印证并形成证据锁链,应予采信。被告虽对此持有异议,但并未提供相反的证据,对其抗辩本院不予采纳。根据城中派出所对原告的询问笔录、对被告讯问笔录的电子文档及其誊写材料等相关证据,被告当时并不否认与原告发生相撞,只不过被告认为是原告撞了被告。综合该证据内容并结合前述分析,可以认定原告是被撞倒后受伤,且系与被告相撞后受伤。


2、被告申请的证人陈二春的当庭证言,并不能证明原告倒地的原因,当然也不能排除原告和被告相撞的可能性。因证人未能当庭提供身份证等证件证明其身份,本院未能当庭核实其真实身份,导致原告当庭认为当时在场的第三人不是出庭的证人。证人庭后第二天提交了身份证以证明其证人的真实身份,本院对证人的身份予以确认,对原告当庭认为当时在场的第三人不是出庭的证人的意见不予采纳。证人陈二春当庭陈述其本人当时没有看到原告摔倒的过程,其看到的只是原告已经倒地后的情形,所以其不能证明原告当时倒地的具体原因,当然也就不能排除在该过程中原、被告相撞的可能性。


3、从现有证据看,被告在本院庭审前及第一次庭审中均未提及其是见义勇为的情节,而是在二次庭审时方才陈述。如果真是见义勇为,在争议期间不可能不首先作为抗辩理由,陈述的时机不能令人信服。因此,对其自称是见义勇为的主张不予采信。


4、被告在事发当天给付原告二百多元钱款且一直未要求原告返还。原、被告一致认可上述给付钱款的事实,但关于给付原因陈述不一:原告认为是先行垫付的赔偿款,被告认为是借款。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原、被告素不认识,一般不会贸然借款,即便如被告所称为借款,在有承担事故责任之虞时,也应请公交站台上无利害关系的其他人证明,或者向原告亲属说明情况后索取借条(或说明)等书面材料。但是被告在本案中并未存在上述情况,而且在原告家属陪同前往医院的情况下,由其借款给原告的可能性不大;而如果撞伤他人,则最符合情理的做法是先行垫付款项。被告证人证明原、被告双方到派出所处理本次事故,从该事实也可以推定出原告当时即以为是被被告撞倒而非被他人撞倒,在此情况下被告予以借款更不可能。综合以上事实及分析,可以认定该款并非借款,而应为赔偿款。


二、原告损失的范围和具体数额。


1、医疗费。根据原告提供的住院记录、伤残鉴定书等证据,原告主张的医疗费用均是治疗事故造成的有关疾病所必需,且有相应医疗票据加以证明,故原告主张医疗费40460.7元,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


2、护理费。原告主张的护理费为4497元,包含住院期间护理费897元以及出院后护理费3600元。由于本案原告为六十多岁的老人,本次事故造成其左股骨颈骨折且构成八级伤残,其受伤后到康复前确需护理,原告主张该4497元护理费用,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


3、住院伙食补助费。原告住院共计35天,原告主张该费用为630元,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


原告另主张伙食费346元,并提供了住院记录和票据予以证明。由于该费用在住院伙食补助费范围内,该346元与上述63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的主张重复,故本院不予支持。


4、鉴定费。原告主张伤残鉴定费为500元,有鉴定费发票予以证明,本院予以确认。


5、残疾赔偿金。原告主张的残疾赔偿金71985.6元。但根据原告病历及伤残鉴定报告,原告伤病为八级伤残,根据相关规定,该费用应依法确定为67603.2元【14084×(20-4)×30%】。


6、营养费。结合原告伤情,本院酌定1000元。


综上,原告各项损失合计为114690.9元。


三、被告应否承担原告损失。


根据前述分析,原告系在与被告相撞后受伤且产生了损失,原、被告对于该损失应否承担责任,应根据侵权法诸原则确定。


本案中,原告赶车到达前一辆公交车后门时和刚从该车第一个下车的被告瞬间相撞, 发生事故。原告在乘车过程中无法预见将与被告相撞;同时,被告在下车过程中因为视野受到限制,无法准确判断车后门左右的情况,故对本次事故双方均不具有过错。因此,本案应根据公平责任合理分担损失。公平责任是指在当事人双方对损害均无过错,但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又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受害人的损害、双方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判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予以补偿,由当事人合理地分担损失。根据本案案情,本院酌定被告补偿原告损失的40%较为适宜。


关于原告主张的精神损害抚慰金问题。本次事故虽给原告的精神上造成了较大痛苦,因双方均无过错,故原告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5000元的诉讼请求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第一百一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彭X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一次性给付原告徐XX人民币45876.36元。


被告彭X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本案受理费890元、其他诉讼费980元,合计1870元由原告徐XX负担1170彭X负担700告已预交,故由被告在履行时一并将该款给付原告)。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XX


代理审判员 XXX


代理审判员 XX


二○○七年九月三日


见习书记员 XX








丑女的天空 评论于:2007-09-08 16:31:02 [回复评论]

五年前我回国,看到一个小女孩摔倒了,下意识的跑过去把她扶起来,没想到身边的朋友去埋怨我:别再干这样的傻事了,如果他母亲嫁罪与你,那你就麻烦大了!当时我都听不懂了。事后感到这个民族没有希望了。


crazyaboutyou 评论于:2007-09-08 13:04:08 [回复评论]

回复网路警察123,
不要替法官辩解太多了,等新闻届闹一闹,领导一出面,二审就改判了。到时侯你自己打自己嘴巴都来不及了。


easyone 评论于:2007-09-08 10:03:59 [回复评论]

this is the point, it can help us even in north american.
4、被告在事发当天给付原告二百多元钱款且一直未要求原告返还。原、被告一致认可上述给付钱款的事实,但关于给付原因陈述不一:原告认为是先行垫付的赔偿款,被告认为是借款。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原、被告素不认识,一般不会贸然借款,即便如被告所称为借款,在有承担事故责任之虞时,也应请公交站台上无利害关系的其他人证明,或者向原告亲属说明情况后索取借条(或说明)等书面材料。但是被告在本案中并未存在上述情况,而且在原告家属陪同前往医院的情况下,由其借款给原告的可能性不大;而如果撞伤他人,则最符合情理的做法是先行垫付款项。被告证人证明原、被告双方到派出所处理本次事故,从该事实也可以推定出原告当时即以为是被被告撞倒而非被他人撞倒,在此情况下被告予以借款更不可能。综合以上事实及分析,可以认定该款并非借款,而应为赔偿款。


ddti 评论于:2007-09-08 09:44:15 [回复评论]

回复五千集的评论:
常理是只有撞人者想逃跑时老太才会大喊大叫可能。如今对方没跑还帮助她,老太来个大喊大叫?那才叫反常。同理对方只有想逃跑警察儿子才会要求其留在现场,现在让撞人者送老太医院完全符合常理。



雕塑佛 评论于:2007-09-08 09:19:48 [回复评论]

作者的意思是,以后不要做好事,不要与人为善,不要关心别人,不要提高中国人的素质,是这样吗?因为一次“失误”的判决,大家应该得到的教训是什么?遇事躲三分,勿管他人事吗?也许作者并不是这样想的,但是看了这篇文章,让人感到的是,作者提倡的是消极的东西,就是“好事做不得”。对此,我嗤之以鼻。


sheeshman 评论于:2007-09-08 08:50:26 [回复评论]

大家牢记心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在国内时,我见老头老太立马避而远之,骑车跟在他们后面或旁边,那就是和自个儿过不去。他们是谁啊?经风雨见世面,全是厚黑学自创学派家,他们要写下心得体会,一定不输李宗吾的《厚黑学》。只怪彭宇不懂:‘得绕人处且绕人’之古训。嗨,我为彭宇哀叹!


ddti 评论于:2007-09-08 07:36:37 [回复评论]

请诸位就案论案。有人非要拿它来批共党或骂大陆百姓素质,那就没讨论的基础。这里的首要问题是常理或逻辑能不能作为此民事案件的判决依据?其次是那方的常理或逻辑更清楚明白?还有是判决的赔偿金合理否?


ddti 评论于:2007-09-08 07:13:41 [回复评论]

诸位还是没搞清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的差异。即使是刑事案件也有死刑和一般刑事之差异,也就是说死刑要求百分之百铁证,一般刑事要一般人证物证。至于民事案件在缺人证物证时法官可以按常理(或称逻辑)判断,如果民事案件也象死刑案件那样要求铁证,就会造成公理偏向,形成社会不公。这是因为死刑案件是宁可放过真凶也不能有任何冤枉可能。请诸位明白即使是人证物证,也不一定是不是百分之百真相,但是有了人证物证得到真相可能性就大大提高,常理或逻辑判断比人证物证是差一些,但也可帮助人们接近真相。所有的刑事民事案件都按死刑百分之百真相要求办,不但社会成本承受不起,而且会造成司法效率极度低下;大量放过真凶,也会造成社会不公。不错以常理或逻辑判决会有多些误判可能性,但是民事案件众多和只是赔偿的性质决定了其应该承担得起误判,美国辛案的刑事和民事的不同判决充分说明这个问题。请指责此案的人们可将此案例交与西方人论坛,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诸位也可上电视多看看美国“人民法庭”节目,就知道美国法官是如何按常理或逻辑判决的。


润涛阎 评论于:2007-09-08 06:51:12 [回复评论]

我给你提供佐证!

我在国内念研究室时的室友就在北京西单大街看到一老太太被人骑车撞倒,骑车人跑了,他下车帮忙把老太太送到医院。老太太愣说是他撞的,让他出钱。他怎么解释都不成,最后老太太的家里人到了,逼他付医药费。他火了,大骂起来,导致我们单位出面。考虑到他为人善良热钱诚实,单位认为他是冤枉的。可别的单位的人不信,怎么会真有或雷锋?最后,老太太的儿子的单位和我们单位商量公家报销了医药费,因为那时的医药费很低,不同现在。


风雷 评论于:2007-09-08 03:10:29 [回复评论]

如果学习雷锋,一定要注意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要想学习雷锋,一定要精通法律,要有证人,还不能告诉是自己做的好事。

雷锋精神的道德体系本来就是有问题的。


贝贝88 评论于:2007-09-08 03:01:41 [回复评论]

这不是共产党或其他党上台下台的问题,而是中国人的素质太差!你看那老太太不感恩还诬赖那小伙子,就这种妈当然她当警察的儿子肯定没素质!有无赖的妈就有无赖的儿子!


4566 评论于:2007-09-08 01:52:27 [回复评论]

这是荣呢还是耻呢?胡锦涛的8荣8耻到底是什么?谁学了?


五千集 评论于:2007-09-08 01:37:18 [回复评论]

这个案子按常理来判的话,那老太太如果觉得是被小伙子撞到的话,按常理她当时就会和他大吵大闹,对不对?她没有,法官大人考虑了为什么吗?小伙子的律师也不怎么样。再有那个老太的警察儿子,如果他妈告诉他是小伙子撞她的话,按常理,他身为警察就不会自己离开现场让小伙子送他妈去医院。判小伙子用常理,为什么不能用常理来判断另一方的奇怪行为呢?


五千集 评论于:2007-09-08 01:31:17 [回复评论]

回复网路警察123的评论:
再讲一遍:您老人家身为黑猫警察要读全文。不要断章取义。俺通篇没讲这是冤枉啊。俺是对那法官不用客观证据而用所谓常理来推理发些议论。您老人家这一性格是俺最痛恨的所谓黑白论者的性格。当然国人里这类人很多。所以您老人家也别太难过。:)


shavignon 评论于:2007-09-08 00:50:47 [回复评论]

回复火山倒的评论:
因为共产党宣传的无神论,所以人民心里没有道德的约束,做什么都不会有神或者老天芽儿的谴责,因为在很多中国人的脑子里,世界上是没有神的。所以你要问那个老太太的良心之类,遭报应之类的,对于很多人,他们不在乎,也不认为存在的。



827 评论于:2007-09-08 00:25:53 [回复评论]

按常理车站应该有很多人, 应该能找到更多的证人.


南瓜饼 评论于:2007-09-08 00:23:42 [回复评论]

共产党不下台,中国的体制永远都只能这样,过几年还会有继续发展.


engineer 评论于:2007-09-08 00:07:13 [回复评论]

从老太,老太儿子,派出所长说假话这些事实判断,
彭被冤枉的可能性极大


火山倒 评论于:2007-09-07 23:00:38 [回复评论]

天理何在?良心何在?老太太自己心里最明白。相信因果报应一说。。。。


MU89 评论于:2007-09-07 20:30:23 [回复评论]

"案件中老太太的儿子是警察" - 你跟警察打官司, 你准输.

警察酒后开车把你撞了, 责任还全在你. 信不信??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