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外国人在中国为所欲为折射出中国文化中缺乏对勇武的崇尚

来源: hpu1234 2007-09-05 23:49: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532 bytes)
最近在网上看到几条关于中国人和在华外国人发生冲突的消息。由此产生了一些想法,想和网友们商讨。其中一条是关于某先生在武汉见日本旅客用日语侮辱中国人,这位先生回了他们几句,于是遭到四五个日本游客的围攻,周围路人没有帮助这位同胞,警察来到后表现依然令人失望,一面向日人说“SORRY”,一面说自家同胞扰乱治安。这位先生在失望之余表示“有钱”就“移民”外国。我对这位先生敢于迎击侮辱我们的日本人表示敬佩,但觉得他“有钱”就“移民”外国的想法值得商榷,毕竟,国外也不是天堂。

另一条是关于《韩国人在南京造成的破坏!》:2007年6月17日,三名样貌11岁左右的韩国小孩将石块砸入正在南京市苜蓿园大街公交站附近急速行驶的59路公交车内,当场造成车内一名乘客面部血流不止,司机紧追不舍并擒获肇事小孩一名。来往围观的韩国人帮其开脱,更有会中文的韩国男子对激愤的民众高声吼叫以威胁。110赶到时显得优柔寡断,让人心寒,最后该文的笔者写道:“一边是被砸得血流不止的乘客和忿忿的司机,一边是漠视中国法律的韩国人。法律到底是用来保护什么人惩戒什么人的?中国法律更是用来保护什么人的?中国的执法部门为什么在关键时刻常常”缺钙”?!事后该小区的韩国人成群涌入该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恶人先告状般呵斥物管保安没有及时保护他们的孩子,让孩子遭受追打,并追讨责任,且声称誓不罢休。”
 
由此可见不少外国人在中国异常猖獗,他们普遍认为中国人软弱可欺,于是在中国为所欲为。笔者生活在海外,听说了并亲眼看到了不少华洋冲突的事例。这里所说的冲突和上述的两例有相似之处,不少华人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座右铭,在面对些许威胁时便夹着尾巴退却,留给外国人的感觉是中国人全是软蛋。这不但没有给自己的将来制造“少一事”的后果,反而使不少外国人产生这样的“经验”:对中国人,必要的时候,就得用无礼的、强硬的、暴力的方式来对待。

当然,我必须指出,不是所有中国人在海外都是软弱的,他们当中也有敢于面对挑衅的人.比如:有一位瘦弱的华人(是某大公司的工程师)在公交车上遭某白人挑衅并遭肢体攻击,但他没有下车逃跑,勇敢地和挑衅者相持,最后公交车只好停下,让冲突的双方分出胜负,华人工程师虽然被对手命中点数较多,而给对手的还击也较为脆弱,但他的勇气使挑衅者意识到这是个硬骨头,最后选择下车避免继续对抗的是挑衅的白人。可能这位同胞选择一味对抗而不用手机叫警察的方式使某些人感到不够“智谋”,而他事后也没有充分地利用西方的议员、“人权”团体来为自己寻找补偿,使人感到他还没充分领会“游戏规则”,但他面对威胁、挑衅表现的勇气确实是许多华人所缺乏的。

有的华人不但敢于面对威胁,而且在必要的时候敢于用西方人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利益。比如:我的一位朋友的工作场合经常有一个黑人来骚扰他,这个黑人依仗身材魁梧,并且工龄较长,经常到我朋友桌前来任意摆布,发号施令。我这位朋友在冷静地观察了整个工作场合后决定给这个狂傲黑人一点颜色看,有一天,当这个黑人一如继往地来他这里乱翻东西时,我朋友突然晴天霹雳的一声怒吼,还没等那个黑人从惊魂中醒来,我朋友便一连串厉声警告,并用英语脏话告诉他,如果再有类似事情发生的话,就抽他。那黑人果然从此后就不敢乱来,在公司的其他老职员也对我朋友产生了一些敬畏,不敢欺负他。必须指出,我这位朋友是有一定的能力的,他的呵斥、警告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的,所以决不是虚声恫吓。值得欣慰的是他敢于在必要时表达强硬的态度,而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笔者还见到有些华人巧妙地利用西方的“人权”、议会、“法律”的架构来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他们面对的不是公平的机智,但他们敢于转不利为有利。

再说国内的情况,中国人普遍缺乏对勇武的崇尚,这一点在对外(国或人)交往中很容易表现出来,中国人见到外国人普遍心里犯虚,畏惧
的心理似乎难以摆脱。在中外交往中往往是外国人显得十分潇洒,时而微笑,时而狂笑,时而握手,时而亲吻,时而骂人,时而打人,似
乎主动全在外国人。往往外国人当街站立便有阻断交通之势,中国公共场合的规定、禁令对外国人似乎全然无效,中国的执法人员对内尚可,对外国人犯奸作科则往往束手无策。

中国人在中外交往中除了礼貌、微笑、文明、拘束、好巴结外,没有给外国人留下别的印象,外国人会觉得和中国人交往是在和一个服务
生讲话。甚至有国外介绍中国铁路旅游的网站公开声称:在中国延铁路旅游如遇到麻烦,难以解决,就用拳头对付他们。中国人作为个体普遍不敢在必要时正当自卫,执法人员作为集体不敢正当执法,久而久之,外国人轻视中国人的心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在中国,韩国小孩胆敢用石头砸公交车,如果在北美的话,他绝对不敢,如果敢的话,不等警察到来,当地群众就会把他和同伙一起收拾了。日本人、韩国人以致所有的外国人在北美都老老实实,不象在中国这样
猖獗;为什么?因为当地老百姓绝不会容忍外来人放肆,自发地会用和平或暴力的手段来解决他们认为必须解决的事。在北美如果发生本国人和外国人的冲突,一般是本地人收拾外国人。在这里,“这是老子的天下”的信息可以从大多数人自信的面孔上流露
出来。

尽管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国力正在不断强大,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这对海内外每一个华人来说是件大好事;但必须指出,中国人,作为个体的中国人,在国际上还远远没有赢得外人的尊重。

外国人谈到中国人,或指近年来变“富”了,有些嫉妒;或指平均收入微薄,有些轻视,但表达敬畏的,可以说是很少。

笔者认为这和中国文化和文明近一千年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中国自北宋以来,主体的思想是“弃武重文,与人为善”。
不但作为国家对国防经营乏术,就连大多数百姓心中也缺乏勇武的精神。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软弱的文明。把汉唐强盛时期勇猛开拓的精神丢得一干二净。

这个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不同国家的国民之间的平衡是靠多方面来维持的。除经济实力、政治实力外,还要看国民的智勇程度。不勇敢、不智慧的人,即便有经济实力,也会被人看轻。在海外华人中有经济实力的很多,但在不少地方华人在光天化日下受侮辱。所以经济是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笔者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还缺少一个方面,那就是国民素质的现代化。现在中国人作为个体,要和整个国家一样,进行心灵和素质的现代化。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中国人,那他应该具备:

1-勇气
如果自身或同胞或国家的利益遭到攻击侵犯时,应当敢于挺身而出。

2-智慧
面对挑衅者,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和平或正当防卫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要配合但不必要依赖“110”,对我们的执法人员要监督,以防范其因缺乏勇气而龟缩。

3责任感、
团队精神看到挑衅和问题不躲避,看重个人、同胞、国家的每一丝一毫的利益,不允许这些利益遭到践踏。能自发地和负责任的同胞一起维护自身和国家的利益。

如果国民素质提高到这种程度,作为个人敢于正当自卫,维护个人和同胞的尊严,作为执法人员严谨执法,一丝不苟,在这样自信自觉的国民面前,外国人只有老老实实地按中国的章程办事。

在这里,笔者不是鼓励排外思潮,也不是要催生一大批鲁莽无知之人。相反,我认为中国、中国人应更多地和外国、外国人交往。但在交往
的过程中应把握形势和主动。在海外则要争取自己正当权益;在国内则要对在华外国人进行管理。对来自对中国抱有险恶居心的国家的公民,更要制订相关的法规、条文规范其行动。至于外国公民长期滞留中国,笔者要提醒中国政府注意一件事:不客气的讲,南韩、日本、印度这三个邻国的公民对中国普遍抱有敌意,他们当中来华久居的也不在少数,中国政府一定要加强管理。明朝中期因治理来华经商、交往的日本人失策而造成糜烂沿海的倭寇是一个惨痛的教训。现在南韩国民大量窜入中国,若不加以治理,久后必然为患。

回到中国国民素质现代化的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在中国人普遍缺乏勇敢的气质,再细看,还有下列问题:

1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已经成为大多数海内外华人的座右铭,能少一事则少一事。这样,使人普遍缺乏公德心、责任感。连自身正当的权益也可以漠视。更不要说帮助遭围攻的同胞;以致外国人可以在中国横行无忌,轻则侮辱个体的中国人,重则直入禁地,危害国家安全。

2-错误地以为世界人民是朋友,认为外国人都是朋友,对外国人中的险恶者缺乏应对策略。同时不敢面对事实---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个实力
与智勇的平衡体;软蛋尽管礼貌周全,也不会得到尊重。

3-华人普遍对内时勇,对外时孬。这和国民素质不健全有很大关系。“弃武重文,与人为善”的文化发展路线造就的恶果可能一时难以纠正。

4-在北美,打人者为上,被打者为下,打不过用法令框架取胜也为上,充满了现实的体现。中国应及时修正当前的教育,适当加入尚勇的成分,使中国人能智勇兼备。

一千年来造就的全民软弱的问题要解决可能是一个痛苦的历程,要从现在国人普遍软弱转变为有勇、有智、有力、有节、有礼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需要两到三代中国人不懈的努力。但这是所有中国人不可回避的问题,华人的个体普遍软弱的情况如果不能扭转,那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现代化就没有实现。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