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经济失衡不是中国过错

来源: changbaishan 2007-09-01 04:57:3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466 bytes)



前不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多边磋商小组成员戴维·罗宾逊撰文指出:目前大规模的全球经济失衡将是不可持续的,各国必须在这种失衡经济崩塌之前,想办法减少失衡。近来,美国次级债危机作为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一种真实体现席卷了各个经济体,IMF的预言似乎正在以这种突兀的方式得到验证。

带着对经济失衡问题的关注,本报特别采访了IMF研究部副主任科林斯先生(Charles Collyns)和亚太地区事务部副主任杜纳威先生(Steven Dunaway)。

全球失衡是一个多边问题

《中国经营报》:IMF曾经指出,从长期来看巨大的经济失衡将是不可持续的。近年来,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么你能不能谈谈“中国的不平衡”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有人把这种失衡又归结到“中国威胁论”里头,你对这种论调是怎么看的?

科林斯:归根结底,全球失衡是一个“多边”问题,而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问题或“过错”。基金组织为处理全球失衡问题举行了首次多边磋商。首次多边磋商取得的一个值得欢迎的成果是,参加磋商的各方清楚地认识到,按照有利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方式解决失衡问题是一项“共同”的责任。参加方还强调,有序处理失衡问题在整体上有利于世界经济,其中一个原因是持续的失衡将引发保护主义压力,尤其是如果全球经济增长放慢的话。

失衡将危害中国稳定

《中国经营报》:看起来要解决这种失衡问题还需要长期的共同努力。在问题还未解决的时候,我们很想知道如果这种经济失衡问题继续发展下去,对中国自身又有什么影响?

杜纳威:与其说全球失衡将损害中国,还不如说反映在全球失衡问题之内的中国宏观经济失衡将会危害中国国内外的稳定。

中国过去3年来的经济政策侧重于控制信贷和投资的过快增长,但是所采取的措施并不是长期的解决方法。由于居民消费不能与投资增长带来的生产能力增长同步,超额部分反映为贸易顺差上升。同时,官方储备的急剧上升增加了银行体系内本来就很充裕的流动性,这可能会触发贷款和投资的进一步增长。关健价格扭曲——公用事业、能源、土地和污染的低成本——促进了投资的大幅增长。但是更重要的是,资本成本低,汇率存在明显低估,并且越来越被低估,继续刺激着投资(特别是贸易部门投资)的增长。在缺乏使经济增长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向更加依赖消费的措施下,特别是随着大部分经济部门的超额供应增加和主要贸易伙伴的保护主义情绪上升,中国面对冲击的脆弱性可能增加。

《中国经营报》:中国政府对这个问题显然也非常重视,他们正在使用汇率等手段在解决这个问题,你对中国政府的这些努力又是怎么看的?

杜纳威:作为处理中国主要经济问题措施的一部分,需要提高资本成本,这将要求进一步紧缩货币。但是,货币紧缩要想达到效果,需要伴随着更大幅度的汇率升值。汇率进一步升值后,将促进提高居民实际收入,并向生产商提供更加合理的价格信号,从而有助于恢复经济平衡。

改进金融中介作用也是经济恢复平衡的关健,特别是通过提供更加合理定价的信贷,改善居民和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能力,并提高居民拥有的巨额储蓄的回报率。进一步发展股票和债券市场也很重要。使发行股票和债券建立在信息披露的基础上,而不是由政府审批,将有利于这些市场的发展。

为促进经济恢复平衡,政府可做的工作包括改善教育、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这将有助于减少居民高额的预防性储蓄并促进消费。

减少失衡要大家共同行动

《中国经营报》:众所周知,IMF将采取许多手段来监控各国在解决经济失蘅问题上的政策实施情况,你能具体谈一谈将采用哪些手段么?

科林斯:我们计划采取几种方法跟踪进展情况。例如,我们已经在例行国别报告中引进了一个共同框架,概括评估多边磋商参加方提出的政策计划的实施进展情况。

还应当指出的是,我们计划不仅监测5个多边磋商参加方的进展和态势,也将监测其他国家,这些国家对于减少全球失衡并支持全球经济增长也将起到有效的作用。我们还将通过基金组织每半年出版的《世界经济展望》和《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等,继续积极监测进展和态势。

必须认识到,各国参加多边磋商是一项自愿活动,基金组织对此表示支持。但是,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付诸于行动。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