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亿绝非中国证券市场迈入发达国家行列信号

来源: changbaishan 2007-08-13 03:33: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900 bytes)



沪深股市总市值一举突破20万亿,占GDP的比重已接近100%,但这绝非中国证券市场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信号。

8月初,沪深股市总市值一举突破20万亿大关,传媒与市场中欢呼者甚众。去年我国GDP总量为21万亿,如今两市20万亿元的市值意味着
中国资产证券化率接近100%。通常发达国家资产证券化率均接近或高于GDP,因此就有人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已达发达国家水平。然而,我还是要在这里给这些盲目的乐观主义者泼一盆冷水,如果投资安全感没有相应大幅提升,虚拟经济的增长也只是一种缺乏坚实根基的虚增。

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之后,两市总市值于2005年7月底触底反弹,突破3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15%;2007年8月3日,A股市场总市值达20.31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短短两年间,总市值增加了将近6倍。这不能不说是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个“奇迹”。

从数字的角度来看,统计显示,在这20万亿元的庞大规模中,事实上流通市值只有6.88万亿元,只是两市总市值的34%,居民储蓄的43%(以2006年底居民储蓄计)。也就是说,中国实际的经济证券化率其实很低。另一方面,据2006年底的数据,美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为32.59亿美元,日本股市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为22.17亿美元,而中国股市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为8.06亿美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显而易见。

实际来看,比上市公司数量多寡、平均市值高低,以及近来我们热议的投资渠道宽窄更值得关注的,是投资安全感这一软元素。投资安全感是指投资者在实物市场或资本市场上的一种求稳求安的心理诉求。换言之,市场风险引起资本波动,正是通过投资者因势作出的某种心理回应这一“杠杆”完成的。

但是反观这两年A股市场的情形,以“5·30行情”为分界线,前后市场上形成贪婪与恐惧两种风格迥异的流行风。之前A股开户数曾一度达到一日40万,似乎遍地尽是黄金,市场处处弥漫着兴奋情绪,这一兴奋却是与各种投机势力共舞时的一种刺激。而之后两轮调整,开户数又一度跌至几万,市场情绪甚为萎靡,尽管8月初沪指一举登上4500点,但多数中小投资者心里却异常不踏实,这一不踏实是对整个股市缺乏安全感的特别反应。

造成这种两极现象的原因,在于一种不成熟市场体制的隐性推动。这种不成熟表现在尽管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警示并打击内幕交易、老鼠仓等事件,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作为市场链条终端的普通投资者,能动性等诸多方面陷入被动,基于本能,他们在股指攀高时极易患上“传染性贪婪”的特征,而在大调整时又极易患上“传染性恐惧症”。

另外,权力的不断集中是全球证券市场的一个共同特征。50年前,华尔街90%的上市股票为个人所持有,今天这一比例只有30%多一点。而在中国资本市场,权力过分集中导致的控盘、爆炒、内幕交易等事件层出不穷,以至于如今上市公司高管违规事件被曝光后,一些投资者认为“很正常”。

导致这种反差的根本原因在于中美两国证券市场违规的机会成本大不相同。去年美国开始实施的萨班斯法案规定,上市公司如果造假,高管可能面临10到20年的监禁,以及100万到500万美元的罚款。而中国证券市场自2007年以来有不计其数的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被查出违法违规,但最后处理结果却“不约而同”地难以服众。恶风难以真正削减,普通投资者的利益和安全感就难以有着落。

一言以蔽之,20万亿是一个新数字,但绝不代表中国证券市场进入了发达国家水平。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安全感如果不能与市值的飙升和改革提速同步,那么整个证券市场就缺乏长期稳定发展的根基。

所有跟帖: 

头脑发热 -老陈酒- 给 老陈酒 发送悄悄话 老陈酒 的博客首页 (157 bytes) () 08/13/2007 postreply 13:30:4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