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专访:马振岗冯仲平谈“布朗时代”

来源: 张一眸 2007-07-25 15:19:0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212 bytes)

专访:马振岗冯仲平谈“布朗时代”

 

   6月27日,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右)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做客新华网,就英国内阁权力交替等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图为嘉宾在新华网合影。

 

访谈策划:周锡生  制作: 王妍 万宏 余申芳 闫帅南主持:王咏涛 编审:曹建利

   6月27日,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右)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做客新华网,就英国内阁权力交替等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图为嘉宾在新华网合影。新华网 姚勇摄

| 实录 | 文字 | 图片 | 视频 |

    上篇:布朗性格“内向害羞” 但踏实干活

    中篇:布朗上台后亟待解决三大问题:教育、医疗、住房

    下篇伊拉克问题:布朗会刻意与布莱尔拉开距离

  新华网消息 6月27日下午,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做客新华网,就英国内阁权力交替与政局走向等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下面是访谈内容摘要:

布朗性格“内向害羞” 但踏实干活

    [主持人]与布莱尔相比,布朗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呢?他是否能干好这个首相?

    [冯仲平]布朗和布莱尔实际上都比较合适做工党领袖,两个人都德才兼备,都是非常优秀的领导人。

    不同点在于,布莱尔是天生的外交官,在没下台前先考虑下一步的职务,现在说法最多的是他卸任后可能当中东和平特使,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国际交际家,这是没有异议的。

    而布朗是搞经济出身的,布朗当“财相”这十多年,欧洲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可能就是英国,尤其是相对于法国、德国这些欧洲大陆国家而言。这些成绩与布朗十年辛劳有关,也与他跟欧盟其它国家的经济理念不太一样有关。

    还有,布莱尔的性格和布朗不一样。例如,在曼彻斯特的工党年会上,布朗讲完话以后给工党与会代表深深鞠一躬,布莱尔则不会这样,走到哪里都是手一挥。布朗是很谦逊的一个人,他讲话一般不会很激情,富有煽动力,但是布莱尔就不一样,这是他们两人在性格上最大不同之处。

    在英国,你要成为执政党,这个党在议会中必须占据多数,首相是靠议会选举,大选以后哪一个政党在议会中席位多,这个党的领袖自然会到白金汉宫接受女王的任命成为首相。

    [马振岗]我和冯教授看法差不多,布朗和布莱尔我都见过,给我的印象是布莱尔更像一个活动家,非常有个人魅力,特别是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的。布莱尔到中国访问期间,我和他有接触,他总是用大眼睛看着你,笑嘻嘻的,使你感觉很有亲切感,所以布莱尔公关比较好。相对而言,布朗就比较内向,比较踏实干活的。

    举一个例子,1998年初,朱镕基总理访英,布莱尔有一个欢迎晚餐,最早定的是让布朗主持,结果到了最后英国外交部找我说要换人,换成了上任议长兼大法官欧文爵士。我问为什么要换人?他们说布朗说不太喜欢搞接待活动,后来他们悄悄地说“他(布朗)有点害羞”,那是1998年,他刚上任的时候.其实他看起来也笑嘻嘻的,他的声音也很好听,有点像男低音的,我想,他当了首相以后可能会有点改变。

    我注意了很多年,他很少出访,除了参加必要的国际会议,他主要是抓经济.十年间,英国经济年均增长2.7%,比欧洲其他国家普遍都高,失业率是欧洲最低的,通胀率一般只有2%左右,工党连续三年在议会获胜跟经济平稳增长有一定的关系。

 6月24日,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工党特别会议上,新任工党领袖戈登·布朗(左)与新任工党副领袖哈丽雅特·哈曼交谈。当天,英国工党在曼彻斯特举行特别会议,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被任命为新任领袖。他将在3天后接替布莱尔正式出任英国首相。 新华社记者谢秀栋摄

    6月24日,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工党特别会议上,新任工党领袖戈登·布朗(左)与新任工党副领袖哈丽雅特·哈曼交谈。当天,英国工党在曼彻斯特举行特别会议,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被任命为新任领袖。他将在3天后接替布莱尔正式出任英国首相。 新华社记者谢秀栋摄

 

  6月24日,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工党特别会议上,新任工党领袖戈登·布朗(左)接受前任布莱尔的祝贺。当天,英国工党在曼彻斯特举行特别会议,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被任命为新任领袖。他将在3天后接替布莱尔正式出任英国首相。 新华社/法新

    6月24日,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工党特别会议上,新任工党领袖戈登·布朗(左)接受前任布莱尔的祝贺。当天,英国工党在曼彻斯特举行特别会议,英国财政大臣戈登·布朗被任命为新任领袖。他将在3天后接替布莱尔正式出任英国首相。 新华社/法新

布朗上台后面临三个问题:教育、医疗、住房

    [主持人]布朗在财政方面很有能力,可以说是布莱尔的“重臣”,布莱尔三次连任布朗功不可没。布朗上台后为争取选民的信任。在执政风格上肯定要和布莱尔有所不同,那他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迎取广大选民的民心,从而提高工党的威望呢?

    [冯仲平]你说得很对,布朗内政、外交出发点就是保住执政党的地位。因为他不是民选首相,是内部交接权力产生的。其次,还有两年时间就要大选,我估计外交方面肯定不是他的重点。

    英国资深的媒体分析,布朗现在急需办几件事:第一就是教育,布朗觉得英国的教育水平应该成为世界级的,他强调说,“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在世界上的地位,最终是要看教育水平的高低”,为此,他专门提出一个战略,着力培养英国儿童的计算能力。

    第二件大事就是国民医疗保障体系。英国看病难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什么都免费,但是什么时候都排不上队,效率很低。医疗问题和选民的利益直接相关,布朗要赢得下一届大选,要保住首相地位,这也是他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另外我还看到,布朗要把整届内阁进行大的调整,要增加一个房产部长,这是以前没有的。他说要保证让英国人都能住上房子,所以有媒体说他有三件大事要办:教育、医疗、住房。

    [马振岗]我觉得布朗上台也是面临着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恐怕是他要赢得下届大选所必须做的事情。从内部来讲有两件大事,一件大事就是他首先要把工党的威信再次团结起来,工党以前的几次选举都比较团结,但是由于布莱尔的决策使工党内部有了很大分歧,很多议员退出来了。

    布莱尔上台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其中第一条就是经济问题,第二条是社会公平问题,这方面布莱尔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目前来看效果并不好,比如医疗卫生,英国搞的是公共医疗,包括我们使馆人员都享受公费医疗,但是效率确实很差。

    比如我驻英国时,一个办公室主任遇车祸把腿撞断了,很快过来了救护车,直接拉去医院,迅速就拿钢钉给接上了,但是第二天就给赶回家了,因为没床位住。又要保证公费医疗,又要保证质量这是很难做到的。另外“金钱换爵位”等丑闻让工党名誉受损,以前可能就盖过去了,但是因为伊拉克问题工党民心下降,前一阵子工党支持率被保守党超过了。

    还有就是英国撤军的问题,这也是老百姓很关注的问题。

布朗上台后内阁会“大换水”

   [主持人]布朗会不会使用布莱尔内阁原有人员?

   [冯仲平]英国媒体已经提前透露了一些内阁名单,内阁基本上“大换水”。财政大臣已经定了,在布莱尔时期曾担任外相的斯特劳将出任司法事务大臣。另外,他还任命了几个人,其中包括他的一个心腹,叫做亚历山大的,是英国政界的一颗新星,布朗上台以后肯定会重用他。外交大臣我估计也得换下去,岁数大了。

    [马振岗]虽然布朗内阁名单还没有公布,但是到时候布朗还是会用一些布莱尔的人的,他不会和布莱尔一刀两断,终究还是工党内部的事情。

   [主持人]如果布朗很内向,竞选会不会有问题?

    [冯仲平]布莱尔能够三次连任,一方面因为布朗经济搞得好,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反对党太软弱。保守党自撒切尔夫人下台以来一败涂地,十年来没有出来一个像布莱尔这样一个振臂一呼就有号召力的领袖。最近情况发生变化,保守党出了一个很年轻的领袖,叫喀麦隆。这个人很能干,他曾经在议会里指着布莱尔的鼻子说,“我就是十年前的你” 布莱尔很生气。这个人确实是工党的挑战对手。有媒体曾预测,布朗下次大选可能敌不过这个人,还有媒体讲过,布莱尔曾经想把布朗换掉,换成工党中另外一个年轻人,那样才有可能和喀麦隆有一拼,当然,这些都是媒体说的。但是我估计,保守党在喀麦隆的领导下对工党2009年的选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马振岗]我对这个问题抱一半对一半的看法,喀麦隆有人比较看好,但是我觉得喀麦隆没有提出一整套能够赢得民心的方案,作秀是其中一方面,选民要看你能不能有真正的政策,英国的老百姓比较务实和保守,他要看你能不能让生活继续好下去。喀麦隆要想取胜必须拿出比工党更好地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良方,但到目前为止,喀麦隆还没拿出来。 

 

 

   6月11日,英国财政大臣布朗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与驻伊英军见面。当日,即将接任英国首相的布朗抵伊拉克访问。他表示英国将继续支持伊拉克政府。这是布朗被确定为英首相布莱尔继任者后对伊拉克的首次访问。 新华社/法新

伊拉克问题:布朗会刻意与布莱尔拉开距离

    [主持人]伊拉克问题也是布朗非常关注的一点,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挑的头,布莱尔亦步亦趋地跟着走,退任前他也没有承认英国对伊政策有误,甚至他还去伊拉克看了一眼。布朗上任之际也突访伊拉克,这有什么特殊含义?是想传递给美国什么信息吗?

    [冯仲平]布莱尔下台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伊拉克问题。所以人们也说布莱尔的赌注下得太大,就是说,2003年伊战开始前他已经把自己的地位赌进去了。我个人认为,布莱尔其实并不是真心实意地支持布什搞单边主义,但是布莱尔清楚意识到,英美特殊关系对英国和世界都特别重要,他认为如果全世界都不支持布什,美国就彻底孤立了,一个超级大国在世界上受孤立对世界而言是很危险的,这也是布莱尔讲话中经常阐述的观点。

    所以我认为,布莱尔跟着布什打仗并不能说明他是美国单边主义的同路人。布莱尔认为,二战结束后,英国不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对美国的政策用两个字说就是“影响”,通过影响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来影响世界。这是英国外交政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思想。

    这是照顾英国国家利益的,伊拉克战争确实也在一定时期内、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英国的地位。

    布朗和布莱尔不一样,一定会在伊拉克问题上与上任刻意地拉开一些距离,这也是出于选举的需要。怎么拉开距离呢?

    第一就是要和布什本人拉开距离,欧洲人对布什的看法很糟糕,英美利益关系一定程度上也是建筑在首相本身关系问题上的,布朗上台以后会和布什本人淡化关系。

    另外一个办法就是怎么能够在伊拉克问题上尽量不得罪美国,又使在这一问题上与布莱尔有所区别,贸然撤兵对英美特殊关系造成的影响会比较大,但是他会想一个办法出来。

    [马振岗]英美特殊关系我觉得主要是一面的追求,美国觉得英国是可用的时候就用,不可用的时候就不用,美国人并不强调和英国人的特殊关系。但是英国人非常讲究和美国的特殊关系,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的国力有所衰退,要保持更高的地位就需要借助美国的实力,这是当年丘吉尔访美时定下来的。

 

 

托尼·布莱尔

    托尼·布莱尔 (Tony Blair) 1953年5月6日生于英国北部的爱丁堡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法律系,1984年成为大律师,1994年被女王封为枢密院成员。

    布莱尔1975年加入英国工党,1983年当选英国下院议员,他先后任工党财经和贸工发言人。布莱尔1988至1994年历任影子内阁能源、就业、内政大臣。他1994年当选工党领袖,是工党历史上最年轻的领袖。同年被女王封为枢密院成员。

    1997年5月任首相,成为自1812年以来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后兼任首席财政大臣和文官部大臣。2001年6月在大选中再次获胜,连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首位连任的工党首相。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在2005年5月5日的英国大选中再次获得胜利,布莱尔也成为工党历史上第一位三次蝉联首相职务的领导人。

 

十年之功

  • 国内经济

    10年中,伴随着低通货膨胀率、低利率和低失业率,英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公立学校的学生人均投资在10年中翻了一番,国家卫生服务系统的预算也增加了一倍多。 

 

  • 国内政治

    1997年当选首相之初,布莱尔提议通过全民公决决定是否设立苏格兰地方议会,最终从宪法上确立了在苏格兰和威尔士设立地方议会、实行地方自治、分权管理的大政方针。今年初,他又领导英国下议院通过了废除英国上议院的世袭贵族制,为英国有史以来最为激进的宪法改革之一铺平了道路。

 

  • 北爱和平进程

    推动北爱尔兰和平进程是布莱尔的主要历史功绩之一。在布莱尔和爱尔兰总理埃亨的积极斡旋下,今年北爱尔兰敌对政党最终握手言和,并于5月8日正式恢复中断运行近五年的自治政府。

 

十年之过

  • 伊拉克战争

    布莱尔一度希望推翻萨达姆政权能成为他的自由干预主义学说在实际应用中的"榜样"。没想到,在美英联军的干预下,伊拉克不仅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和平”,却深陷教派纷争和血腥冲突之中,无数无辜平民丧生。

 

  • 国内改革缓慢

    布莱尔上台之初志向高远,力主通过全面改革解决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减少贫困。可10年光阴过去,改革成果未现。据英国公共政策研究协会前不久发表的报告,布莱尔执政以来,英国国内贫富两极分化明显加剧,地区收入差异呈扩大趋势,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赤贫人口。

 

  • 金钱换爵位

    在布莱尔的第三个任期内,由于工党涉嫌向捐款人或贷款人提供贵族院爵位,从而引发“金钱换爵位”的丑闻,布莱尔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在任内作为证人两次接受警方问询的首相。

 

戈登·布朗

    布朗1951年2月20日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的一个牧师家庭。他从小对政治有浓厚兴趣,12岁时开始为工党拉选票,并于1968年正式加入工党。1972年,他获爱丁堡大学硕士学位,198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爱丁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83年6月,他当选为国会议员。1985年后,他先后出任工党影子内阁财政首席秘书、贸易和工业事务发言人、财政大臣等职。 

    1997年5月布莱尔出任首相后,布朗一直担任财政大臣。他参与了布莱尔的主要决策,包括2003年英国参加伊拉克战争。担任财政大臣期间,布朗成绩显著。2007年5月17日,布朗获得工党领袖提名。由于他的候选人资格无人挑战,在6月24日工党举行的特别会议上,布朗作为唯一候选人,未经选举便被直接任命为工党领袖。根据规定,本届工党政府的任期到2009年5月届满,因此当选工党领袖将自动成为首相,直至本届工党政府的任期结束。

布朗政策走向的三大看点

  • 如何有别于布莱尔

    分析人士认为,布朗在一些重要政策领域将采取有别于布莱尔的举措。伊拉克问题及“金钱换爵位”等丑闻已使很多选民对布莱尔失望。布朗在24日就任工党领袖后反复强调要实施变革,目的是摆脱布莱尔的影响,改变工党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 同美保持多远距离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英美之间的密切关系不会有太大改变,但布朗会以布莱尔为前车之鉴,考虑英国公众的感受,与美国既保持关系,又保持距离。

 

  • 如何率工党迎接选举挑战

    布莱尔相信,随着他的离任,伊拉克问题也将随他而去,人们对工党的不信任和厌倦也将告一段落。就在布朗担任工党领袖和首相前夕,英国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公众对工党的支持率已上升到39%,是去年10月以来首次领先其强劲对手保守党。此间媒体称,布朗在担任财政大臣10年中所展示出的“果决和言行一致”等特色已得到公众认可。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