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 习仲勋忠于改革挺胡耀邦 

来源: hpu1234 2007-03-29 16:03:2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387 bytes)
亚洲周刊章海陵/习近平之父习仲勋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推手,他一生高风亮节,贴近民众,坚持人性,在党内高层围剿胡耀邦时敢于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如果说,中共党史上曾出现胡耀邦、赵紫阳这样的改革先锋,那么同样高风亮节的习仲勋也不该被遗忘。习仲勋是新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的父亲。五十四岁的习近平与其父神形酷似,更引发人们对二零零二年去世、享年八十九岁的习仲勋的?念。

一九八七年初,中共高层保守派兴风作浪,在中央民主生活会上围剿胡耀邦,逼他辞去总书记职务,而大部分改革派噤若寒蝉。这时候,习仲勋拍案而起,伸张正义,斥责那帮阻止历史车轮前进的政治老人:“你们这是干什??这不是重演‘逼宫’吗?”习仲勋痛斥他们“讨论党的总书记的去留问题,这违反党的原则。我坚决反对你们这种做法!”六四天安门事件以后,习仲勋更在一九九零年的一次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上,指名批评对民主学潮诉诸武力的邓小平和杨尚昆。

在大时代关键时刻,能做到伸张正义、为民请命,政治家也不虚此生了。但习仲勋令人追念的是,他在中共建政后的五十多年岁月里,一直显示不凡的精神气度。一九五一年,他敏锐发现下级报告中所称当地“人民代表由选举产生”是谎言,马上展开调查,坚决纠正。在他看来,“人民代表将来要进行直选”是不可蒙混的,也是不可动摇的。

习仲勋反对领袖崇拜,一九五三年苏共领袖斯大林去世,他就在党内会议上说:“人老了总是要死的,让青年人上台吧!”毛泽东大刮“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浮夸风的同时,习仲勋却在管辖的地区到处宣扬“当前工作必须是生产第一,一切要围绕著生产进行”。

中共大力开展阶级斗争,一批批唯恐对“敌”不够狠、说话做事不够左的党棍和积极分子应运而生,各阶层、各领域人人自危,但在这种抑郁氛围里,习仲勋告诫周围的人:“知道的就揭发,不知道的会有人揭发,何必抢著说呢?”高岗事件中,中央高层让习仲勋“劝降”高岗,他却提醒高岗不要乱咬别人;他甚至训斥要与丈夫“划清界线”的高岗夫人,当场撕毁她写的“揭发”材料。

这是因为习仲勋有一条高于政治原则的底线,即忠于真理和人性的信念。所以,耳熟能详的“放手发动群众”,到了习仲勋的口中,就成了“放正确之手,而不是放错误之手”、“乱打人,乱斗争,乱没收……这些都是错误的”;他“胆大包天”指出,不能抄袭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的斗争方式。即使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由习仲勋主政的西北地区杀人指标减少一半,为总人口的千分之零点五,比全国其他地区少杀百分之六十,保长一级旧政权官员基本没碰,而在邓小平主政的四川,保长以上“敌?人员”全部被杀。

曾提文革赔偿被否决

今年是中国反右斗争运动五十周年,当年一些右派要求当局赔偿,被一些人视为“天方夜谭”。可是,早在一九八二年,习仲勋、彭真和聂荣臻等元老就提出,要设立中央、地方二级“文革赔偿基金”,对被迫害致死者及非正常死亡者进行赔偿。赔偿金分为三档:五万元、二万元、五千元。基金从两个方面调拨:国家灾难特拨款、地方政府税收款和中央、省级组织部的党费;“政治上平反后,必须从经济上作出赔偿,二者合一才是法律上的终结”。

习仲勋等人的提议,得到陈云、徐向前的表态支持。但该提议在中央政治局讨论时被否决,理由是:对文革的政治结论已作出,冤案基本已平反;如果再作经济赔偿,这笔费用预估为一百二十亿至一百四十亿元,国家很难承受,文革后对三十八万被定性为敌我矛盾的干部,平反后补发工资、福利已达四十二亿四千万元。不过,倘若“文革赔偿”落实,岂不就是一座“文革博物馆”?

习仲勋等人的提议虽然泡汤,但他们的胆识与魄力却成为美谈。看今朝,中国政坛要人几乎个个自称“为政清廉”又“锐意改革”,却忍看国家腐败横行、冤民上诉无门,制度改革之难如逆水行舟。这不能不使人想到作家莫言在《红高粱》中所言,先辈们一幕幕英勇悲壮的大戏,使得那些良心已被酱油腌透了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这真是“种的退化”。中国新一代政治领袖,何以召唤那些徘徊在“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