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来源: 啊扑 2007-12-16 22:17:3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6630 bytes)

 

天国的女儿


 

天国的女儿,神秘,震撼,有厚重的宗教虔诚。

这曲子在元英的顶级音响里放出来,真是慑人心魄,剧中听过的人无不迷到昏厥。小丹也不例外,两眼放空,沉入迷思,思维经两次变轨,离嫦娥越来越近,感叹:原来这世界人可以这么活,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

其实,这归功于元英价值40万的音响。可当小丹问起它的价格,元英却笑呵呵随意地说:差不多4万吧。低调,低调啊,这也许是由于元英的觉悟,更可能是他开始动了凡心,至少他会觉得,小丹听了这曲,一半的魂已被他收了。

看到这里不尽感慨,原来泡MM也可以这么泡,嘿嘿。小丹是通过元英的生活状态,朦朦胧胧看到了他的品位,这不仅仅在音响发烧,更多的在精神。令人安慰的是,在悲剧的背景下,小丹顺着这曲子,最后成功地扒拉到了元英的灵魂。

该剧又扒拉了三个著名小提琴家,和一支更著名的曲子,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Zigeunerweisen,Op.20,又名《吉普赛之歌》)。这三位小提琴家是:穆特(Anne-Sophie Mutter),海菲兹(Heifetz)和 弗雷得曼(Erick Friedman),这些都是小提琴界响的一塌糊涂的牛人。

丁元英对这些牛人演绎的《流浪者之歌》,有这样的评价:“穆特诠释的是悲凉、悲伤、悲戚,弗雷德里曼诠释的是悲愤、悲壮、悲怆。”“海飞兹也许他太在乎技艺精湛了,反而染了一丝匠气,淡了一丝虔诚。”,有点不信,仔细听了N遍,的确如此。

 

 

 

听《流浪者之歌》这首曲子,难免会情绪大起大落。躁动不安的开头,如泣如诉的中间,狂放自负的结尾好象也正好暗合了剧情的发展。边回味剧情,边听大师们的演绎,会发现他们的技法如此娴熟,如此炫丽。尤其是拨弦部份,更是令人惊叹。要是慢慢能听出哪部分是用左手拨弦,哪部份用右手,那么,你的耳朵正从原来的猪耳朵逐渐进化为银耳朵乃至金耳朵:))










Up @ Dec 17,2007 并祝圣诞快乐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