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矛盾 (图)

来源: crn2005 2006-11-04 04:56:3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789 bytes)

  中评社讯╱题:“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矛盾”;作者:赵穗生(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矛盾   美国的台海关系政策基于三个联合公报和台湾关系法,是一种两手战略。尽管这三个联合公报和台湾关系法存在内在矛盾,它们被认为符合美国战略利益,因为美国一方面需要发展与中国大陆的关系同时要兼顾台湾的防卫安全以防北京使用武力统一台湾。这种两手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维持台海现状的目的。然而,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的台湾民主化和台独运动发展使这种两手战略变成了两难战略,这主要是下列两个原因造成的。   第一,台湾民主化提高了台湾独立于中国大陆对美国决策者的价值。尤其是在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把促进民主化作为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民主化促进世界的稳定与繁荣。在亚太地区仍然多为专制政权的条件下,台湾民主政体的出现增加了美国维护台湾独立于大陆非民主政权之外的兴趣。一些美国政客由此希望借台湾民主化来推动大陆政治改革,因为这可以证明中国文化并非民主化的障碍。对于那些本来就反华亲台的政客,台湾民主化为他们提供了更有力的理由,从而使美国的台海政策更加复杂化。   第二,台湾独立运动的发展增加了美国由于对台湾防卫承诺而卷入台海战争的危险。李登辉开始的纵容台独发展到民进党执政直接推动台独,使大陆对美国的政策更加敏感。美国的对台湾的任何支持,无论是军售还是其他政治支持,都会严重损害美中关系的正常发展。这样一来,尽管台湾的民主化增强了美国对台湾维持独立地位的兴趣,但台独的发展却使任何具体的美国对台湾的支持更加复杂化。因为不仅北京会将其认为是挑衅行动而影响美中关系,而且美国也担心由此陷入为台独而发生的战争中。   从美国的角度来说,两难在于:一方面,美国不能对台湾做出太强的承诺以免台独领导人利用这种承诺有恃无恐地推动台独从而引起大陆强烈反应; 另一方面,太弱的承诺又会导致大陆使用武力统一的可能性。为了解决这个两难,美国对台湾的承诺长期以来采取一种模糊战略,既不说在什么具体条件下会卷入台海冲突也不说如何卷入。这种模糊战略所导致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可以防止台湾有恃无恐,另一方面也让大陆小心谨慎。   但是,这种模糊战略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有它的问题甚至达到相反结果,因为北京和台北都有可能误读美国的政策而铤而走险。模糊战略可以导致北京低估美国干预台海冲突的决心而动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也可能导致台湾高估美国的决心而不顾大陆警告在台独路上一意孤行引发战争。   解决这个问题的明显方案是战略明晰化,即明确美国干预台海冲突的条件。在克林顿政府后期,美国明确了对台湾有条件承诺的政策,亦即如果台湾没宣告独立而大陆动武统一,美国将会干预。这个政策的目的是减少不确定性的危险。它一方面告诉台湾,美国不会为台湾独立而防卫台湾,另一方面也对大陆武力统一作出警告。   布什政府对台海关系的认知与基本定位   布什政府上台之初,一方面出于冷战之后对中国威胁的恐惧,另一方面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改变了对台湾有条件承诺的政策,不仅增加了对台军售而且承诺不惜一切条件保卫台湾。这种非平衡政策鼓励了陈水扁政府的台独倾向,导致了对华关系的紧张,而且加剧了台海的紧张局势。   911恐怖袭击改变了台海关系在美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使中国从战略对手成为国际反恐同盟成员。布什政府意识,到必须重新平衡台海政策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与此同时,布什政府也意识到,台湾独立倾向的加剧与大陆近年来防独的被动局面已经增加了台海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使美国处于困难的境地。   因此,布什的政策开始从保卫台湾逐渐转到维持台海现状,以避免台海冲突干扰美国反恐国际战略重点。布什政府由此制定了两点总体原则:1、台海政策的目的是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2、美国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   由于陈水扁2004不顾美国反对而推动公投,布什政府意识到台湾独立势头与大陆防独失败会加剧台海战争危险,开始重点反对台湾改变现状。与此同时,布什政府改变了不介入岛内政治的政策,开始介入台湾内部政治,以防止台独引发战争。美国介入岛内政治是基于对台独推力于阻力平衡关系变化的考虑。   台湾独立力量来自于以下三方面:   (一)岛内政治力量。虽然岛内舆论要求与大陆发展经贸关系,但对于大陆统一的支持甚微。利用民主政体,执政党利用统独问题成功地动员了社会的支持,使台独在岛内成了政治气候。   (二)台湾认同的力量。半个多世纪的分治以及近二十年的台湾本土意识发展,台湾主体认同不断加强,而对大陆的认同则趋于弱化。台湾前途自决的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   (三)美国的支持。陈水扁政府认为如果与大陆发生军事冲突,美国会无条件支持台湾,因此不仅逐年降低国防支出而且有恃无恐地推动台独。   虽然以上力量推动台独,但台湾独立也面临以下四方面的阻力:大陆的军事威胁;亚太邻国的反对;岛内企业界、反对党和军方的反对;美国为自身利益而反对台独。   近年来,台独推力日强,唯独美国可以起到制约台独的作用。所以,在2004年台湾大选前后,美国强调的是反对台湾单方面改变现状。然而,2005年初,大陆反分裂法通过后,美国转到平衡干预。这是回到一种两手策略:一方面,美国明确宣布不支持台湾独立,甚至提到独立即战争(佐利克);另一方面,美国明确告知大陆解决台湾问题不可使用武力,敦促大陆应与台湾谈判。   这种新两手策略,是基于布什政府对大陆台湾利益的重新认知。就对台湾利益的认知,布什政府意识到台湾岛内已达成以下三点共识:与大陆发展经贸关系势不可挡;台海和平避免战争;台湾前途由台湾人民决定。就对大陆利益的认知,布什政府意识到大陆政府国家统一目标的下列三点政策考量:民族主义情绪和政府合法性界定统一目标不可改变;台湾问题关系国家安全,担心美国日本利用台湾问题钳制中国崛起;经贸交流促统,武力外交防独,重点已从促统转到防独,但如果防独失败,动武不可避免。   美国台海政策的困扰 由此可见,布什政府对台海关系的政策取向又回到了克林顿后期的有限承诺明晰战略。但是,这种战略的有效性仍然取决于下列两个因素:   (一)证明有限承诺明晰战略的信用度。美国必须一方面使北京确认如果台湾没宣布独立而北京使用武力时,美国军事干预的确定性;另一方面使台湾明确,美国利益决不会允许因台独而将美国拉入与中国的战争。   (二)解决渐进台独问题。有限承诺明晰战略的底线是台湾不能宣布独立,但是台湾仍然具有极大的空间进行台独活动,这些活动仍然可能引发大陆强烈反应从而产生台海危机。   到目前为止,美国政府仍然没有有效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美国台海政策的困扰与麻烦仍未得到解决。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6年10月号,总第106期)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