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毓钧:施明德影响力不可高估 (图)

来源: crn2005 2006-10-24 06:45:5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866 bytes)

图:陈毓钧:施明德的浪漫主义观加上个人英雄主义行为,系倒扁运动能够迅速汇集人气,但也是最终大业难成的主因之一。   中评社香港10月24日电(作者 陈毓钧)台湾倒扁运动对两岸关系以及台湾内部政治发展的影响力,个人有些看法,论述如下:   第一,陈水扁无赖、欺骗而走险的性格,若不是美国的警告和压力,他必然会进行法理台独的宪改动作的,即使不见得会成功,但他拟在过程中挑起两岸紧张,坐收政治渔利,巩固自己的台独基本盘。实际上,倒扁运动对陈水扁的修宪意图是没有多少压力的。美国为何要看管陈水扁很紧?主因在于中美两国已具有预防台海因台独而出现战争危机之共识,也就是说,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愈来愈多,愈来愈大,双方都认为必须扮演全球利害与共的负责任大国之角色。   第二,倒扁运动不是全岛性运动,在媒体有些夸张式和自我反射式的报导下,使得参与民众的结构本质没有正确地展现出来。事实上,一百五十万人或一百万人都是宣传行销的口号,四、五十万人应该是比较客观的数字。不过、参与民众绝大多数以城市化比较深的台北市、台北县为主,其选民结构又以泛蓝色彩较广较多,虽然披上红衫,又说不要政治力介入,但实际上,倒扁群众和泛蓝选民的重迭性是很高的。   第三,施明德的浪漫主义观加上个人英雄主义行为,系倒扁运动能够迅速汇集人气,但也是最终大业难成的主因之一。又行动总部将倒扁运动广告化的过度包装行销之作法,使运动丧失原本该有的纯朴、真实、率真的理想性格,群众被工具化的现象出现。还有,施明德一开始就宣称“不是扁下台就是我亡”,将自己和阿扁形成个人对立面,而一副殉道者的形象,却也将他自己和运动失去弹性回旋空间。倒扁运动期间,施明德也没忘情政治,虽然他一再宣示拒绝政治力介入。施又呼吁李登辉等政治人物出面协商使扁下台,他偏好内阁制的发言,他批马迎宋又和王金平互动,在在令其高举道德理想本质的倒扁运动蒙上阴影,受到伤害。   第四,台湾是一个泛政治化的社会,尤其二十年来在台独意识形态挑动之下,已变成一个感性大于理性的政治挂帅“国度”。因之,任何社会群众运动,都会受到政治力的渗透、打压、利用,倒扁运动期间发生的种种现象已说明此一事实。倒扁运动虽以阿扁下台为目标,但也指出反贪腐的重要性。然令人遗憾,行动总部只以倒扁手势和口号为主,并进行高潮性的肢体动作,至于对反贪腐的教育启发,以及重建公民道德价值的论述却十分贫乏,口号大于实质。   第五,倒扁运动对台湾的现实政治以及未来政治与社会发展到底会有何影响?个人认为不会太显着,甚至可能是昙花一现。一九七九年的美丽岛事件,对威权时代的台湾政治发展、社会意识及对外关系,具有深刻和重大历史影响,这恐怕是以对陈水扁及其家庭成员的作为严重不满的民怨为基础的倒扁运动无法比拟的。有人将倒扁运动喻为“人民革命”、“新民主运动”、“新公民运动”、“社会价值重建运动”等等,我想这都未免言过其实,反映了主事者和部分媒体的主观意愿而已。   台湾未来民主的发展能否逐步改善从“非典民主”,走进“典型民主”,关键仍在选举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完善进步,经由选民投票决定“国家”大事,建立起超然独立的司法机构,以及社会道德公义价值更具现代性的展现,才是真正民主的正途。)作者 陈毓钧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 美国研究所所长兼大陆研究所教授)

所有跟帖: 

RIGHT! It cannot be over estimated. -tthota- 给 tthot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4/2006 postreply 06:49:2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