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中的台湾因素

来源: hpu1234 2006-08-07 13:42:5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69 bytes)
  《反分裂国家法》与“胡四点”相继推出,让两岸关系在一夕之间主客易位,北京首次掌握了对台主动权。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登陆,让代表台湾主体性的绿色势力在红蓝两色的互动中进一步边缘化。

  红蓝联手拉住了泛绿势力试图使台湾脱离大陆的势头,然而中共与泛蓝势力的合作,加深两岸交流互动,也让台湾能够以更真实和完整的面貌呈现在大陆民众面前。台湾在两岸隔绝了近60年后,首次在大陆社会演变中发挥了特殊的催化作用。

  台湾流行歌曲在这之前已经并在当下继续风靡大陆,台湾的企业管理文化逐渐在大陆发生影响。同时,台湾饮食文化在大陆沿海城市开枝散叶并带动潮流,连电视节目也大量介绍台湾的小吃。

  两岸在政治与思想上的交流则开展了另一轮意义更深远的互动。连战和宋楚瑜在大陆公开讨论了台湾的民主自由与孙中山的均富理想,台湾作家李敖的文化之旅,更挑战大陆民众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下的合法权利。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大陆《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陆续发表文章,《你可能不知道的台湾》、《文化是什么?》、《一个主席的三鞠躬》等,介绍了台湾的民主道路与多元价值,连带拓展了大陆民众对自身社会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

  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在7月10日至12日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妥善处理五大社会关系,其中就包括了要加强对台湾人民的工作,加强同台湾人民的团结,扩大和深化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促进社会和谐,也被胡锦涛列为“统一战线的突出任务”。

  “和谐社会”是大陆政府最新的政见,它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台湾在民主及活力方面,一定程度上已经先大陆一步取得了小成果,对大陆官方有借鉴作用;而台湾多元与宽容的民主精神,也逐渐对大陆民间产生了示范作用。

  大陆今年初出现了一个叫“中国泛蓝联盟”的民间网络团体,自认是属于中国国民党的精神党员,主张建设大陆为人本、自由、优质的社会,认同三民主义,志愿同中国国民党一起推动中国的统一。

  “中国泛蓝联盟”成员也身体力行,积极参选大陆乡县基层人大换届选举。他们印制有孙中山肖像的T恤,作为竞选宣传之用,还计划把各地的参选人名字、联络方法等资料在网上公布以增加选举透明度。

  “中国泛蓝联盟”主张中国统一的立场基本上还与中共一致,但是另一个新近成立的民间网络团体“中国泛绿联盟”,则更进一步探测大陆当局“和谐社会”中的“民主法治”,是否真正包含了民主价值里的多元和宽容精神。

  “中国泛绿联盟”主张:“凡是认同‘台湾的前途要由台湾人决定’、‘两岸问题只能和平解决’的都可以加入”。

  这两个网络团体所呈现的“台湾因素”对大陆的社会建设都有非凡的意义:它们显然受到了台湾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的主张也都与台湾有关;而它们是否能在大陆生存发展,也将成为外界观察大陆社会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