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别害马英九,别逼他干了那杯群众春药 (图)

来源: crn2005 2006-06-08 06:36:3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003 bytes)

  中评社香港6月8日电/昨天马英九宣读国民党罢免陈水扁行动的“誓师文告”,呼吁陈水扁最好赶紧主动下台,以免到时“死得很难看”。中时电子报今天署名文章说,马英九用四种语言逐一老实朗诵的模样,怎么看都像白面书生硬被押上台去背黑脸闯王的台词。虽然我从不是什么“马迷”,但看他那演技,再配上疲惫的眼袋和忐忑的神情,实在有点“不忍”。   文章作者说,不过,相信连日来高呼“马英九硬起来”的各路人马,这下子总算爽快多了。对政治实在没研究也没兴趣的我,这阵子总得假装很认真,才能勉强听完、或读完他们到底要“马英九硬起来”做什么。然而,这厢着眼于这个,那厢锁定的目标在那个,各有各的机关算盘,好复杂!   作者说,听来看去,我的印象大概是这样的:一、他们受不了马英九杵在那边讲理守法,简直跟无能书呆差不多;他们也看不惯马英九反应和缓、言词温吞,根本是“不上道”软趴趴的在野党主席。二、他们期望马英九严厉抨击、强烈呛声,率众卯上“火线”。三、他们讥讽马英九不是太天真就是太权谋,都什么时候了,还坐在那边盼“恶人”生羞耻心,静待“多行不义必自毙”。   偏偏马英九老是说务实──罢免、倒阁皆有现实为难,没那么简单;马英九老是说守法──未判定陈水扁涉案违法前,他不轻举妄动;马英九还以为四维八德对付得了狂妄的玩法陈水扁。   于是,在“批扁”部份渐成共识,“冲突性”下降、“戏剧张力”消失后,那些莫测高深的“政治高人”们,竞相转而“打马”,接着街头巷尾人民跟着鼓噪,一夕之间,陈水扁成了台湾的恶性肿瘤,马英九则是手术刀。有些人怕台湾命在旦夕,因忧急如焚,连正常生活都过不下去,还有人“走火入魔”搞放火、死谏;有些人则从一团混乱中看见机会无数,全身细胞都兴奋起来,他们以正义之名征召群众,也以绝对够硬的口号搜括激情喝采。   这下子原本低头噤声如过街老鼠的绿营又有悲情可以撑腰,他们“理性”地质问国民党难道要灭门抄家?难道为政治斗争不惜践踏司法、毁坏社会安定?才被冷落几天的绿营,俨然又悄悄抢回戏份了。在口水政治的时代,谁还有话说,谁就还有戏可唱、有路可走。   由此可见,马英九如此这般不负观众期待地硬起来,绝对可以让这出连续剧更热闹、有人气,而且紧张刺激、高潮迭起。只是,这样能解决目前政治僵局吗?是釜底抽薪、正本清源的办法吗?还是说,这就跟肥皂剧的品质水准一样,根本不重要,只要有广告、收视率高、大家都有得忙就好?   文章说,“硬起来”是台湾时下政界一个很奇怪的符码,一逮到机会,个个都要拍桌跳脚发毒誓以示“硬”,好像这样才能向选民证明他是多么积极认真不怕事。问题是,这种硬除了增益秀场气氛外,往往毫无意义。喊过如果怎样就退出政坛、就切腹跳楼的台湾政界人士早有一拖拉库,但台湾政坛并没有充满“硬颈精神”,反而多的是标榜“此一时彼一时”或“西瓜偎大边”之“弹性”、或什么“动态道德标准”。   台湾经过这些年政治选战,也渐渐形成一种接近“文革式语言”的“选举式语言”,这种语言在社会上快速蔓延、渗透,已渐渐模糊了是非好坏,也慢慢混乱了清浊雅俗。   原先许多人对马英九有点“小期待”,期待他的言行起码坚持一种书生君子的风格,“硬”是不同流俗,让人对台湾政治人物的可能性多一点想像;但是,看他昨天吃力的演出,只怕他对政治现实也无能为力,将一再被迫干了那杯群众春药,越来越骑虎难下。真不知那些拚命叫马英九这样硬起来的人,到底是爱马英九呢?还是害马英九?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